医药生物: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 医药生物 2022 年 03 月 10 日 医药生物 优于大市(维持) 证券分析师 陈铁林 资格编号:S0120521080001 邮箱:chentl@tebon.com.cn 王绍玲 资格编号:S0120521090003 邮箱:wangsl@tebon.com.cn 研究助理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 1.《 医 药 行 业 周 报 : 明 确 看 好 医药 , 当 前 值 得 战 略 配 置 》,2022.2.27 2.《科研试剂行业报告:行业景气度 高 , 国 产 品 牌 蓄 势 待 发 》,2022.2.20 3.《 医 药 行 业 周 报 : 疫 情 挥 之 不去,关注疫苗序贯接种与新冠药物》,2022.2.20 4.《-医药行业周报:悲观情绪带来极佳机会,关注上游及新冠治疗药领域》,2022.2.13 5.《-立方制药:受益集采和基药政策,22 年公司业绩有望加速》, 2022.2.11 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生物类药品行业欣欣向荣,打开国产设备耗材企业成长天花板。中国 2020 年的规模达到 3457 亿元,2016-2019 年维持在 19-20%的高速增长,mRNA 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的新疗法的兴起,进一步带来了行业扩容。2018 年以后,中国在研生物药产品数量进入了井喷式发展的阶段,3 期及商业化的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对应的相关发酵产能大幅增加。2017-2020 年,全球生物药的产能从1671.94 万升增加至 1738.09 万升,增幅为 3.96%。同期,中国生物药产能从86.82 万升增加至 184.86 万升,产能增量翻倍,贡献了期间全球 70%的产能增量,拉动对应设备耗材需求量大幅增加,培育了国产生物类设备耗材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 发酵式生产带来新的设备耗材需求,国内产能孕育千亿级市场。小分子药物生产过程中更类似化工生产方式,中间过程可拆解,中间有多个中间体生成。生物类药品采用发酵式生产,整个过程连续,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及耗材完全不同,生产过程涉及上游发酵、下游纯化、制剂灌装三个环节,涉及生物反应器、层析系统、过滤系统等设备,还包括培养基、一次性反应袋、过滤耗材、层析填料等耗材。根据测算,中国生物药产业链市场空间为 701 亿元,四大耗材合计 383 亿元,其中:一次性袋子:75 培养基:172 亿、过滤耗材:16 填料:120 亿。 新冠疫情为国产替代创造了契机,长期来看,国内有望诞生平台型企业。海外龙头企业 Cytiva 深耕填料领域,经过多次的并购,完善自己产品矩阵,打造产品闭环,并入丹纳赫旗下后,与 pall 形成协同效应,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赛多利斯凭借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及过滤耗材能力,逐步增强在培养基等领域的能力,向平台型公司迈进。反观国内企业,当前仅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产品性能还不能完全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紧张,加上新冠疫苗的挤兑效应,进口厂商供货周期延长,为国产替代创造了契机,客户认可度提高,开启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产品能力逐步提升,国产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长期看,中国有望诞生平台型企业。2017-2020 年期间,国内大规模新建发酵产能,吸引全球设备耗材企业重点布局中国的同时,培养了本土化人才,帮助国内企业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疫情期间,在全球供应链紧张及供应链安全双重推动下,国产产品曝光度提升,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契机;未来几年,随着国产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国产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长期看,中国肥沃的市场有望培育出平台型企业。 投资策略:长期看,国内产品能力逐步发展,不断在设备和耗材产品能力上进行深化,有望孕育平台型的企业。中短期看,新冠疫苗的基数效应并未对上市公司订单趋势造成扰动,企业订单状况良好,行业新增需求量足够拉动未来几年增长,行业景气度可维持。投资标的上,建议关注具有小分子制药装备生产能力,同时布局生物药生产设备及耗材的东富龙、楚天科技、森松国际等,同时在层析填料领域已经取得突破,protein A 填料已经具备商业化应用的纳微科技等。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造成耗材需求下降风险;上市公司发展不及预期。 -15%-11%-7%-4%0%4%7%2021-032021-072021-11沪深300 行业深度 医药生物 2 / 4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内容目录 1. 生物制品行业蓬勃发展,上游制造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 7 1.1. 单抗药物快速增长,基因/细胞疗法蓄势待发 ..................................................... 7 1.1.1. 抗体类药物千亿市场,国内企业积极布局 ............................................... 8 1.1.2. 细胞/基因治疗蓄势待发,国内企业占据重要地位 ................................... 9 1.1.3. 在研疫苗品种数量丰富,商业化产业链需求稳步增加 ........................... 11 1.2. 中国贡献全球生物药产能主要增量,成为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地 ....................... 12 1.3. 生物制品生产与传统小分子差异巨大,对应设备及耗材不同 ........................... 13 1.3.1. 小分子生产工艺以化学合成为主,可拆解成多个中间体 ........................ 13 1.3.2. 生物药生产以发酵为主,整个过程连续 ................................................. 15 2. 生物制品生产工艺拆解 ..................................................
[德邦证券]:医药生物: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18M,页数4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