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行业点评: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文,落实充换电基建助力新能源车腾飞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2 年 01 月 22 日 电力设备 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文,落实充换电基建助力新能源车腾飞 事件:2022 年 1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十部门联合发文,从基建配套,财政金融多维度保障落实充换电基建体系建设。本次政策由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从社区充电设施安装、城乡充换电保障、电网配套、财政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全面展开,对于指导“十四五”时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城乡、高速公路基建配套,加速补齐建设短板。目前,我国公共充电桩 81 万个,其中,广东、上海等排名前十地区的公共充电桩规模占比超过 70%,而县城、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我国高速公路充电桩 1.38万个,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尚未实现全覆盖。本次文件全面覆盖城市、乡镇、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有望加速补齐建设短板,为新能源车的市场提供全方位保障。 “十四五”末满足超 2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助力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发展。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 784 万辆,充电基础设施总量 261.7 万台,装车比 1:3。目前,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21 年全年销量 352.1 万辆,同比高增 158%。在新能源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充换电需求进一步凸显,2021 年充电基础设施新增总量 93.7 万台,2021 年新增装车比 1:3.7,供需矛盾加大。本次政策的出台全方位落实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文件明确提到,到“十四五”末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有望助力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发展。 推动换电标准统一,换电模式有望驶入发展快车道。本次文件明确提到:要推动换电标准统一,支持换电站布局和共享换电模式的探索,换电模式有望驶入发展快车道。换电模式具有充电时间短、延长电池寿命、减小对电网冲击、降低用户初次购车成本等优点,从用户体验上来讲最接近传统燃油车加油模式,可有效解决充电时间久、电量焦虑等问题,是补能形式的良好补充。随着政策的不断推动,主机厂、电池厂、传统能源巨头等行业龙头率先入局,中长期来看,换电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成长空间较大。 风险提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 增持(维持) 行业走势 作者 分析师 王磊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30001 邮箱:wanglei1@gszq.com 相关研究 1、《电力设备:光伏开年需求高景气,2021 国内电车销量突破 350 万辆》2022-01-16 2、《电力设备:加速乡村分布式能源建设,碳酸锂价格突破 30 万元/吨》2022-01-09 3、《电力设备:光伏有望迎来开门红,2022 年国内新能源车补贴退坡 30%》2022-01-03 重点标的 股票 股票 投资 EPS (元) P E 代码 名称 评级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300750.SZ 宁德时代 买入 2.40 4.79 8.79 12.90 237.29 118.89 64.79 44.15 002026.SZ 山东威达 买入 0.60 0.94 1.20 1.63 32.53 20.77 16.27 11.98 688022.SH 瀚川智能 买入 0.41 1.03 1.63 2.05 169.22 67.36 42.56 33.84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2022 年 01 月 22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事件:2022 年 1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重磅政策落地,构建落实充换电基建体系建设。本次政策由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应急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共十个部门联合发布,对于指导“十四五”时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 (1) 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 居住社区积极配合用户落实充电设施安装;新建社区需要确保固定车位 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老旧小区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改造行动;鼓励社区“统建统营”、“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新模式。 (2) 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 各省推进编制省级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专项规划,落实布局规划工作;对于城市地区,建设专用充电站、提高快充桩比例、因地制宜布局换电站;对于农村乡县地区,加快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对于高速公路,将快充站纳入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基础设施范围,提高快充站覆盖率;对于单位和园区,加快配建或预留建设安装充电桩,并鼓励对外开放。 (3) 加强车网互动等新技术研发应用 发挥动力电池的储能特性,探索推广有序充电、V2G 等形式,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同互动。加快车电分离模式的推广应用,支持建设专用换电站,探索共享换电模式。 (4) 加强充电设施运维和网络服务 充电运营企业加强运维,提升设备可用率和故障处理能力;各运营平台强化信息共享和便捷支付,提升充电便利程度。 (5) 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供电服务 电网企业加大配套电网建设,相关部门要对配套电网建设用地、廊道空间等资源予以保障;电网企业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要加大供电和价格政策执行监管,规范转供电行为。 (6) 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行业监管,要求落实各方安全责任,严格充电桩建设各环节安全把关。要建立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溯源机制,鼓励相关安全责任保险推广应用。通过国家、省、市三级充电设施服务平台加强监管。 (7)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对公共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各地建立与服务质量挂钩的运营补贴标准,加大新技术补贴,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金融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合充电设施的保险产品。 相比于 2021 年 5 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进行了以下几点重要补充和修改:一是强化社区管理单位职责,积极协助用户安装充电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二是对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为公交、出租、物流等专用车建设专用充电站;三是新增对县城、乡镇充电网络的建设要求;四是明确提出将快充站纳入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基础设施范围;五是详细规定了行业监管要求,强化汽车、电池和充电设施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2022 年 01 月 22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正式文件和意见征求稿内容对比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盛证券研究所 落实责任主体,汇聚众力全面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本次文件明确提到责任主体的明确,比如:对于社区充电问
[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点评: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文,落实充换电基建助力新能源车腾飞,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5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