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城镇化系列报告之四:浙江,创新引领,数字驱动,唱响双城记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浙江:创新引领,数字驱动,唱响双城记 高质量城镇化系列报告之四|2021.4.28 ▍ 中信证券研究部 ▍ 核心观点 杨帆 首席政策分析师 S1010515100001 于翔 政策分析师 S1010519110003 刘春彤 政策分析师 S1010520080003 王希明 政策分析师 S1010521040001 联系人:遥远 联系人:郑辰 借助加速的长三角一体化、发达的民营经济、领先的数字经济这三大东风,经济强省浙江有望继续乘势而上。产业方面,浙江打出了人才吸引+基础研究+科研转化+资本助力的创新组合拳,并以数字经济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电子商务与金融科技等领域开拓数字产业化改造,希望五年实现数字产业增加值倍增。区域方面,GDP 占比近半的杭州、宁波将强化合作与协同;同时由于区域发展均衡,浙江县域经济仍然大有可为。 ▍GDP 突破 6 万亿元大关,全省迈入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作为传统经济强省,浙江在 2020 年 GDP 总量突破 6 万亿元,与排名第三的山东差距已不足 1 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国土面积与韩国相当,仅相当于 0.56 个广东和 0.65 个山东;常住人口约 6000 万,与破亿的广东和山东也有差距,因此浙江人均 GDP 破 10 万元,全省已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浙江“藏富于民”特征明显,整体消费意愿较强,消费理念先进。例如,在消费支出的绝对水平上,杭州接近上海和广州的水平,高于深圳。 ▍加速的长三角一体化、发达的民营经济、领先的数字经济是浙江实现高质量动能发展的三大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浙江定位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金南翼。长三角三省一市 GDP 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产业集群。自 2018 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浙沪皖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方面积极合作,截至 2020 年末,三省一市共签署 132 个合作协议,制定了 56 项规划。浙江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世界级城市群的金南翼,长三角美丽幸福的大花园和改革开放的引领区。 发达的民营经济是浙江的特色优势。浙江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萌发地,市场意识突出,浙商精神和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的“金名片”:民营经济贡献了浙江 65%的 GDP,74%的税收,87%的就业,91%的企业总数。2020年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中,浙江继续占据企业数量的首位,达 96 家。2020年,营收超千亿级的浙江民企有 11 家,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营收3308.18 亿元位居榜首。 领先的数字经济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建设数字中国是“十四五”重要方向,数字经济也是浙江新兴产业的最大亮点,在各类政府文件中笔墨较多。“十三五”期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5.2%,高出同期 GDP 增速 6.7 个百分点,占全省 GDP 比重从 2015 年的 7.7%提升至 2020 年的 10.9%,对全省 GDP 增长贡献率达到 34.9%。2020 年,在疫情的正向催化下,浙江数字经济逆势而上、强劲增长:核心产业收入达到 22313 亿元,同比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 10.9 个百分点。 ▍省内发展均衡且杭甬两城强点明确,浙江将围绕杭甬双城记,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并继续引导县域经济发展。一方面,杭州与宁波为省内两座“GDP 万亿”城市, 高质量城镇化系列报告之四|2021.4.28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占据省内的半壁江山,是浙江发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均衡,虽然各城市经济总量差异明显,但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为接近。因此,双城记+县域经济是浙江区域发展的两大抓手。 杭州、宁波将加强联动,打造长三角重要节点,培育国家中心城市。在浙江“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杭州和宁波着墨较多。原因在于,虽然近年来杭州和宁波的 GDP 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保持了极高的人口增速,但在 GDP 和人口总规模上,杭州与宁波在全国范围内领先优势有限,规模不仅小于传统一线城市,也略低于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中西部强省会城市。围绕推动杭绍甬同城化,浙江将:1)积极有序稳妥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提升设区市城区规模能级;2)增强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高端功能、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3)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具体看,杭州还将承办 2022 年亚运会,因此城市建设仍将加码;而宁波作为重要港口,将建设全球海洋城市。 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升级,推进高质量协调发展。与中西部的强省会不同,杭州和宁波并未表现出对省内其他城市过强的虹吸效应,所有城市均保持了人口的正增长。浙江有望成为协调发展的典范省份,后续将继续强化软硬基础设施建设,让人口、资本能够自由流动、自由选择。城镇化思路上,浙江强调房住不炒,2020 年约谈后 2021 年杭州、宁波均出台地产调控措施;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也将加大投入。从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看,一是浙江希望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 3 个“1 小时交通圈”;二是加快长三角跨省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和世界级港口群;三是打造长三角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油气储备基地。 ▍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吸引+基础研究+科研转化+资本助力的发展链条清晰。第一,浙江明确人才强省首位战略。既以“鲲鹏行动”为抓手,引进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又基于自身的制造业基础,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队伍。第二,浙江正在积极争取杭州城西科创走廊,成为第五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强化宁波甬江、G60(浙江段)等科创走廊建设。第三,浙江在 2021 年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300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8000家;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全年实现技术交易额 1000 亿元。第四,浙江谋划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加大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力度,计划 2021 年新增上市公司 50 家以上。 ▍浙江将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依托于发达的龙头企业以及先进的治理理念,数字经济可能成为未来浙江省新兴产业的核心。在浙江省的统计口径下,数字经济同时包括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内容、信息软件、电子信息制造、集成电路和机器人八个方面,既覆盖软件服务也覆盖硬件制造。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在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浙江明确,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10%以上。围绕海康威视、新华三等龙头企业,浙江决心实施数字经济千亿投资工程,推进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等标志性产业链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生产服务业方面,丰富应用场景,发展新兴业态。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领域,是浙江数字经济重要发力点。一方面,借助于 eWTP全球布局和跨境电商综试区,激发跨境电商、直播电商、“云生活”等新业 rMrNsQyQuM6M9RbRpNqQsQoPlOoOs
[中信证券]:高质量城镇化系列报告之四:浙江,创新引领,数字驱动,唱响双城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8M,页数1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