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七问七答”梳理银行基本面,及“我们怎么看”?
请 仔 细 阅 读 本 报 告 末 页 声 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1 年 03 月 24 日 银行 “七问七答”梳理银行基本面,及“我们怎么看”? 年初以来,经济整体呈复苏趋势,流动性环境边际收紧,信贷需求较为旺盛,市 场 对银 行 股的 基本 面预 期 更加 积极 , 年初 至今 银行 板 块累 计涨 跌幅10.82%,在 28 个申万行业中排名第二。那么从微观的角度看,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如何?本篇报告中,我们结合当下宏观、政策环境以及近期密集走访各银行的调研情况,对板块基本面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展望。整体来说,银行经营的景气度正在提升,从资产质量出清、到叠加息差 稳定向好的预期,从估值提升、到叠加业绩改善预期。 一 、对经济形势怎么看?上半年相对乐观,下半年需关注一些扰动因素。 银行交流:大多数银行表示,2021 年(特别是上半年)经济复苏的态势较为确定,但也有部分银行表示下半年经济仍有一定不确定性因素,需继续关注我国经济自身恢复的斜率、全球疫苗落地推广情况、海外疫情对出口的综合影响等因素,但对我国经济的韧性有信心。 从实际宏观数据来看:自 2020 年 Q3 以来官方 PMI 数据保持在 50%以上,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保持扩张区间,表明生产和需求同步在恢复之中。工业企业利润方面,2020 全年累计增速 4.1%, 12 月单月增速更是达到 20%,2021 年 2 月 PPI 同比 +1.7%,创 2019 年以来新高。根据央行银行家问卷调查,2020Q4 宏观经济预期指数已持续修复至 40.8%,与 2017 年的平均水平相当,与我们调研的银行反馈基本一致。根据 Wind 一致预期,我国全年 GDP 增速预计提升至 8.77%左右,复苏仍为当前经济的主基调。 二 、信贷需求怎么样?需求旺盛,额度相对较为紧张。 银行交流:1)需求方面,多数银行反映信贷需求较为旺盛。某小行反馈其项目储备量达到了实际投放量的 2 倍。2)供给方面,多数银行反映当前额度较为紧张。3)总的来说,大多数银行 Q1 信贷增量同比少量多增,但增速自然回落。对公行业上,基建、新经济、制造业为信贷投放重点,零售方面消费信贷、信用卡整体有所回暖。而年初房地产集中度监管文件出台后,不少银行放缓了房地产开发贷、按揭贷款的投放力度。 从近期政策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全年“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宏观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的目标,按名义 GDP+CPI 简单预测全年社融增速将回落至 11%左右,全年信贷增量或与 2020 年(20 万亿)基本相当,在 1-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到 5.2 万亿的情况下(同比多增约 9500 亿),未来的额度确实相对紧张,这与银行反馈的结果基本一致。 三 、新发放贷款定价情况如何?收益率分化,对公、按揭贷款利率回升。 银行交流:多数银行对公新发放贷款收益率、按揭贷款收益率开始企稳并微幅回升,部分中小行反映新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利率目前企稳,但还没有明显的提升。 近期贷款定价分析:1)对公方面:当前信贷需求较为旺盛,但额度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企业贷款利率自然而然有上升动力。这也与 3 月初银保监会国新办郭树清主席的判断“贷款利率将保持稳中略升的态势”基本一致。2)小微企业贷款方面: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有大行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仍要达到 30%,考虑到早投放早收益,一般 Q1 或上半年的竞争会比较激烈,后续需持续跟踪观察。3)按揭贷款方面,年初以来房地产成交较为火爆(信贷需求旺盛),但按揭贷款投放相对受限(受额度、集中度管控、及区域监管等因素影响),从融 360 跟踪数据来看,全国首套房、二套房按揭利率已连续 2 个月提升(分别较 1月提升 6bps、4bps 至 5.28%、5.57%,重点城市来看主要是广州首套房利率提升较快,3 月较 1 月提升 25bps 至 5.15%,北京、上海、深圳基本持平)。 四 、存款吸收情况?竞争加大,增速预计回落,存款成本有所分化。 银行交流:大多数银行反映年初以来存款竞争加剧。零售方面,居民“存款搬家”的趋势还在继续,基金、理财等发展势头良好;对公方面越来越多的政府类、财政类、大型企业,甚至中小企业、村镇的存款都进行“招投标”,不止对招投标资格有要求,定价也市场化,增加了存款竞争压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存款成本率有所分化,如:1)部分国有大行由于对公存款基础较好,并没有感受到存款压力;2)部分 增持(维持) 行 业走势 作 者 分析师 马 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40001 邮箱:matingting@gszq.com 分析师 陈 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80001 邮箱:chenggong2@gszq.com 2021 年 03 月 24 日 P.2 请 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股份行仍在压降结构性存款,存款结构优化下、成本率较为稳定;3)部分城商行受到对公存款竞争压力影响,整体存款成本率小幅有所上升;4)部分农商行异地存款贡献度逐步提升,新增存款成本率开始明显下降。 我们跟踪的数据与银行反馈结果基本一致。 1)从量上看:2 月 M1 增速(7.4%)已较 2020 年下降 1.2pc,M2 增速(10.1%)则与 2020 年末基本持平,但市场预测全年 M2 还将继续下降至 8.3%左右(Wind 一致预期)。此外,考虑到今年社融、信贷增速的回落趋势,“存款派生”的力度也将有所减弱,全行业存款增速也大概率随之下降。2)从价上看:根据融 360 数据统计,自 2020 年 9 月起,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连续上涨 5 个月,而其余定期存款利率已连续上涨 6 个月。3)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0 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加强了对存款监管的力度(如下架部分靠档计息、互联网创新型存款、引导部分中小行压降结构性存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小行“高息揽储”的行为,这或有利于核心负债能力本身较强的优质银行,但在总量增速有限的情况下、竞争加剧。 五 、息差如何展望?影响因素较多,负债端或成为全年息差分化的关键。 银行交流:大多数银行对 2021 年全年的息差展望为“或稳中略降”,但也有少部分中小行对息差的展望相对积极。 我们的分析:影响息差的各项因素很多,以上市银行 2020H 的资产负债结构为例,资产端贷款、同业资产、投资资产占比分别为 55%、6%、29%,负债端存款、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占比分别为 76%、11.4%、3.8%,各类资产、负债的各细分项目存在定价、期限结构、重定价节奏、产品结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较难定量的判断息差变化幅度。 以资产端举例来说:虽然新发放贷款收益率开始企稳(部分银行对公类开始微幅回升),但考虑到:1)新发放贷款利率尚不具备大幅度提升的条件,LPR 若上调、为强力推动因素;2)贷款重定价会使得贷款整体利率滞后反映;3)对大型银行而言,其对公贷款收益率一般低于按揭(如央行公布 2020Q4 按揭利率为 5.34%
[国盛证券]:银行业:“七问七答”梳理银行基本面,及“我们怎么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2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