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调研2020
中国金融科技调研2020卷首语内容摘要技术驱动业务及场景创新投融资活动新技术发展趋势人才、组织与激励监管与合规疫情后再出发前景展望附录03040618253136404347目录3张立钧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王建平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卷首语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随着科技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金融与科技结合,不仅颠覆了银行、保险、证券和资管等细分领域原有的商业模式与逻辑,更重构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战略、运营、产品服务、渠道和风控等各个环节。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企业虽然利用数字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丰富金融服务场景、优化金融服务体验,也经历了从与传统金融机构抢夺市场,到为传统金融机构赋能的转变。刚过去的2020年也是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既是一场考验,凸显了科技的重要性;也是一股驱动力,加速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除此之外,国家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也有所变化,一方面通过“监管沙盒”继续鼓励创新试点,另一方面出台多项新规,引导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规范创新,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市场公平竞争。普华永道作为一家专业服务机构,自从2016年起已连续四年在全球范围开展对金融科技行业的调研,对于中国受访者的专项调研则于2017及2018年度两次进行。如今这份报告则是基于我们在2020年第四季度展开的第三次中国专项调研撰写而成,旨在持续跟踪和评估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反映从业者在后疫情时代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最新思考。本次调研共回收了200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各个细分领域以及金融科技公司。我们希望通过与受访者的互动,并将成果付诸于文字,让报告成为一个讲述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故事、汇总行业意见建议和促进国内外同业交流的平台。眼下正是中国“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之际。站在这个时点展望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在许多方面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且仍然大有可为。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改革推向纵深,都对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将持续深入影响金融业的各个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公司要认清形势,才能在变局中找准方向、抓住机遇,实现自我发展。金融科技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普华永道衷心期待能协助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各展所长,共同构建生态圈,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国金融科技调研2020本次调研共从七个方面对受访者进行了调查,这些领域的关键词、主要发现和普华永道的核心观点建议可归纳如下:内容摘要业务场景科技对于金融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金融各细分领域(银行、保险公司、大资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对科技的诉求与期望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次调研结果表明:•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对固有业务的冲击导致“金融脱媒”愈演愈烈,银行希望借此获得新的增长轨迹;•保险业:科技变革将对保险标的及其风险特性带来颠覆性变化,保险公司因此期待诞生新市场;•大资管1:投资者对资管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大资管机构需要依托科技实现能力全面提升;•金控公司:进入规范发展的新时期,金控公司期望依托科技实现全面能力提升,聚焦促进管控、协同与赋能成员单位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依托金融科技进行全方位创新与赋能,是传统金融机构势在必行之举。普华永道认为,尽管目标与实现路径有所不同,在推进业务变革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类金融机构仍有一些共通的原则可遵循。包括:•丢掉历史包袱,突破思维局限;•实现顶层战略和速赢举措的统一;•让科技部门从被动支撑变成主动赋能,甚至引领业务。资金流传统金融机构的科技建设,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本次调研也从上述两条路径分析了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探究资金流向背后的趋势与逻辑:•金融科技公司:在市场融资规模放缓和监管加码的环境下,获得投资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传统金融机构:虽然拥有相对较丰富的资金投资各类技术,但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也让试错空间变得有限。针对以上情况 ,普华永道对于两类机构的建议分别是:•金融科技公司:与其随资本起舞、投其所好,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定期自我审视业务模式并积极调整,沿着技术成熟曲线加大技术投入,均衡布局前沿技术研究储备和推动成熟技术应用落地;•传统金融机构:在审视科技投资,特别是对金融科 技企业的 投资时, 应以“第 一性原理 ”为指导,加大对核心技术的投入,打造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1 本报告所指的大资管,包含了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细分领域的受访者。中国金融科技调研20204技术随着新技术广泛应用,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创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有助于建立安全可信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孪生、沉浸式体验、5G、多方安全计算等新兴技术也正蓬勃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或将带来更多的创新性变革。有鉴于此,普华永道建议,无论是银行、保险公司或大资管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 还是 金融科 技公司,在技术应用领域同样需要遵循一些共通的原则:•技术融合发展,创新双向驱动;•应用成熟技术,降低创新风险;•发展监管科技,防范无序创新。组织与人才随着科技对金融业影响加深,行业将发生深刻的商业与运营模式转变,市场上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争夺也将更激烈,带来组织与人才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创新。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传统金融机构中:•头部机构: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已是大部分头部机构的选择;•中小型机构:以独立部门形式发展金融科技是更现实可行的做法。此外,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对于科技的定位已不再是以往的“科技服务业务”,而是强调科技对业务的驱动作用。作为软实力的体现,金融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已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关注的重点。企业不仅需要与员工分享“钱途”,也要共担“前途”,才更有利于在市场上获得金融科技人才。普华永道认为,除了金融科技部门的改变,整体的数字化、敏捷组织的转型也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然发展方向。这样的转型对庞大、流程导向的金融机构绝非易事,需不断尝试、调整与创新,也是对管理者智慧的考验。监管合规科技创新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也成为了新的风险来源。本次调研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政府应对金融科技进行适当监管,避免野蛮生长和套利创新。其中,最需要做的就是规范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然而,过度监管也会扼杀创意,不利于行业蓬勃发展。普华永道认为,未来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只要从事金融属性的业务活动,就应遵循金融的合规要求和风控原则。而平衡创新与管控,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法尺度的把握,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对此监管机构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容忍度,更要适时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新冠新冠疫情对国内外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为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引入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组织韧性提供了契机。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传统金融机构希望在移动客户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远程公文流传与办公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NLP)和机器人智能客服方面有所加强。普华永道建议,未来金融机构应加强和金融科技公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科技调研2020,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82M,页数5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