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海外转债市场是怎么投资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固定收益研究 2020 年 09 月 28 日 固定收益专题 海外转债市场是怎么投资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近两年我国可转债市场高速发展,但发展历程远远短于海外市场。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海外转债市场情况如何,投资者又都采用哪些投资策略,对我国转债市场投资有哪些启示作用。本文通过海外主要转债市场进行梳理,总结海外转债市场的主流投资策略,在借鉴海外投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情况提出了基于隐含波动率的择时和择券策略。 海外转债市场发展时间长,区域分布以美日欧为主。可转债诞生于 1843 年,是历史悠久的金融工具,早期的可转债主要由中小型企业发行,IBM 在 1988年发行 12.5 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用于收购 PSS 公司,此后可转债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 2020 年 6 月底,全球可转债市场规模达 3890 亿美元。分区域来看,美国、欧洲、东亚存量转债规模最大,截至 2020 年 6 月底,美国存量规模占比达 68.5%;欧洲、中东、非洲(EMEA)地区存量规模占比为 16.3%;亚洲地区存量规模占比 15.2%,其中日本存量规模占比为4.6%,亚洲其他地区存量规模占比为 10.6%。 海外制度设计更完善,而我国转债设计对投资者更友好。信用评级方面,欧美对可转债发行人信用评级不做要求,无评级是欧洲和美国可转债的主流,日本要求可转债发行人信用评级不低于 BBB,我国可转债信用评级也均不低于 A-,外部信用评级为投资者判断违约风险提供依据,较高的评级要求也降低了转债投资的信用风险。条款设计方面,海外条款创新多,但陷阱也多,对投资者保护程度不及国内。发行定价方面,我国转债发行人转股意愿更强,同时发行定价非市场化,一级市场存在套利机会,发行人愿意给予转债更高的平价和债底,因此我国转债在发行之初便具有较强的股性特征。 海外的可转债投资策略主要包括纯多头策略(long-only)和套利交易。纯多头策略的主要参与者是共同基金,思路与国内主流交易模式一致,投资者或是看好转债对应正股未来表现,或是认为与相同发行人的公司债券相比,可转换债券的收益率更具有吸引力。套利交易的主要参与者是对冲基金,投资者将可转债的风险拆分成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波动率风险和权益风险四个部分,通过做空或衍生品交易实现对特定风险的单一暴露,此类策略以统计套利为主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无风险套利。 隐含波动率能有效识别股股票/可转债性价比。借鉴海外市场经验,我们发现基于隐含波动率与正股波动率之差的正股/可转债轮动策略全面优于基准。2004 年以来,可转债/股票轮动策略年化收益为 12.91%,年化波动率为22.81%,最大回撤为 44.50%,收益风险比为 0.57,轮动策略可以有效识别可转债与正股的相对价值,各项风险收益指标均优于中证转债和可转债正股指数。 隐含波动率在横截面上缺乏可比性,划分平价区间后隐含波动率择券效果不错。不同平价转债隐含波动率中枢存在差异,为了减少平价对隐含波动率的影响,我们将可转债分为不同的平价区间,在各区间分别使用隐含波动率与已实现波动率之差进行择券,区间内部转债平价差异小,隐含波动率中枢变化不大,可比性更强。分平价区间的隐含波动率择券策略年化收益 11.06%,年化波动率 17.07%,最大回撤 40.35%,收益风险比 0.65,全面优于中证转债指数。 风险提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模型可能失效。 作者 分析师 杨业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50001 邮箱:yangyewei@gszq.com 研究助理 李顺帆 邮箱:lishunfan@gszq.com 相关研究 1、《固定收益定期:如何持债过节》2020-09-27 2、《固定收益点评:外资是如何投资国内债市的?》2020-09-25 3、《固定收益专题:荆楚大地快速恢复,哪些城投有投资机会——债观天下系列报告之九》2020-09-23 4、《固定收益定期:汇率升值,利率会怎么走?》2020-09-20 5、《固定收益点评:盈利压缩个体分化,如何通过半年报选择钢铁债?》2020-09-20 2020 年 09 月 28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1 历史悠久的品种,近年来平稳发展 ........................................................................................................................ 4 1.1 全球转债发展概况...................................................................................................................................... 4 1.2 美国:转债发源地,80 年代开始快速发展 ................................................................................................... 5 1.3 欧洲:全球第二大市场 ............................................................................................................................... 7 1.4 日本:由盛转衰,规模趋于平稳 .................................................................................................................. 8 2 海外制度设计更完善,我国转债设计对投资者更友好 .............................................................................................. 9 2.1 从信用风险角度来看,我国违约风险最低 .................................................................................................... 9 2.2 从条款角度看,我国转债条款最容易把握 ................................................................................................... 11 2.2.1 转股条款 ............................................................................................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海外转债市场是怎么投资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3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