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健康保险系列专题报告之一:新版定义与发生率修订助力重疾险发展变革
1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金融/ 保险 2020 年 05 月 21 日 新版定义与发生率修订助力重疾险发展变革 看好 —— 健康保险系列专题报告之一 相关研究 “重疾经验发生率整体小幅下行,科学定价下引导行业稳健发展——《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征求意见稿)》 点评”-2020 年 05 月 08 日 证券分析师 马鲲鹏 A0230518060002 makp@swsresearch.com 葛玉翔 A0230519080010 geyx@swsresearch.com 王丛云 A0230516090001 wangcy@swsresearch.com 华天行 A0230519080012 huatx@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许旖珊 A0230118070006 xuys@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葛玉翔 (8621)23297818×转 geyx@swsresearch.com 实习生蔡蕊婷、吴子璇和侯西西对成文亦有贡献 本期投资提示: 商业健康险未来 5 年仍处于发展红利期。监管提出力争到 2025 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 万亿元,我们预计未来 6 年的 CAGR 约为 18.9%。近年来监管机构陆续出台关于健康险的系列新规,剑指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监管思路一脉相承,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归纳:1.强调健康险重要性,监管明确指出健康险是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健康保险的政治站位;2.完善健康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新版重疾定义和发生率表先后在行业征求意见;3.平衡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利益,实现双赢格局。 为了更好地分析新版重疾发生率表对产品定价的影响,我们以当前重疾险市场中较为普遍的终身寿险(主险)+终身重疾(附加险 1)+轻症责任(附加险 2)的产品组合为例进行新旧发生率下产品价格的定量测算。我们预计在新版重疾经验发生率表下,平均重疾产品价格将有约 10%左右的降价。这一降价得益于新版重疾定义将甲状腺癌分级轻重症,并部分牺牲了重疾险的早期现金价值,以此实现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双赢局面。从新产品较旧产品“折扣率”来看,我们以 20 年缴费为例,男性产品平均价格下降幅度约为 7.7%,从不同投保年龄段的下降幅度来看,整体较扁平。而以 20 年缴费为例,女性产品平均价格下降幅度约为 7.83%,但不同投保年龄段的差异相对较大,曲线较男性更为陡峭。 新版定义与发生率修订助力重疾险发展变革,我们对未来重疾产品变化的一些猜想与分析: 新版重疾表下产品定价将更为精细。我们预计未来险企 EV 中经验偏差的负向扰动将收窄,助力险企长期稳健经营,稳定死差益。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健康险产品对寿险公司估值的稳健性。 新版重疾产品的“降价”是以未来“潜在赔付减少”为前提,预计产品 NBV Margin仍将继续保持高位。 大湾区专属产品经验发生率整体低于非大湾区,新产品推广后,预计将比非大湾区产品平均带来 3%的折扣率。预计后续细则将对大湾区产品购买资格作出限制。 我们看好新冠肺炎疫情后居民对健康保障意识的提升带动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快速提升,加之存量重疾将在 3Q20 退出历史舞台,代理人宣传下新客户投保与老客户加保一定程度会促进今年全年健康险的发展。 投资建议: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和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关注长端利率企稳向上环境下,保险板块投资机会。当前,平安、国寿、太保和新华对应 2020 年 P/EV分别为 0.96X、0.73X、0.57X 和 0.62X;分别处于 2011 年历史分位数的 28.3%、2.6%、1.3%和 3.1%,推荐顺序:中国人寿(首推,经济回暖预期下纯寿险弹性更强,叠加 2020年公司 NBV 增速、队伍规模增速有望继续领跑上市同业,重振国寿下基本面改善持续性可期)、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费率下调后投保人购买积极性提升度低于预期,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2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29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建议 结论:我们预计新版重疾经验发生率表下,0 至 60 岁投保人平均重疾产品价格将有约 10%左右的降价。这一降价得益于新版重疾定义将甲状腺癌分级轻重症后经验发生率下行,并且 3 月实施的精算新规部分牺牲了重疾险的早期现金价值,以此实现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双赢局面。 我们看好新冠肺炎疫情后居民对健康保障意识的增加带动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快速提升,加之存量重疾预计将在 3Q20 退出历史舞台,代理人宣传下新客户投保与老客户加保一定程度会促进今年全年健康险的发展。监管力争到 2025 年,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 2 万亿元,CAGR 达 18.9%,商业健康险仍是未来 5 年保险行业发展红利期. 投资建议:负债端,我们预计 2Q20 上市险企 NBV 增速为 10%,较 1Q20 的-20%显著回暖;资产端,国内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年内最低点企稳向上反弹近 24 个 bp至 2.73%,看好新冠肺炎疫情消退后带动估值与业绩共振向上。推荐顺序:中国人寿(首推,经济回暖预期下纯寿险弹性更强,叠加 2020 年公司 NBV 增速、队伍规模增速有望继续领跑上市同业,重振国寿下基本面改善持续性可期)、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 原因及逻辑 我们对比了新表(重疾发生率表)新定义(重疾定义)与旧表旧定义发生率差异。以 28/25 病种为例,新版定义下发生率较旧版重疾表平均下降 23.3%,其中男性整体下降 22.4%,女性整体下降 24.2%。 从新旧重疾产品“折扣率”来看,我们以 20 年缴费为例,男性产品平均价格下降幅度约为 7.7%,从不同投保年龄段的下降幅度来看,整体较扁平,40 岁之后产品价格下降幅度略有提升。而以 20 年缴费为例,女性产品平均价格下降幅度约为 7.83%,但不同投保年龄段的差异相对较大,曲线较男性更为陡峭。女性新旧产品折扣率先升后降,投保年龄为 20 岁的女性,20 年期缴价格下降幅度最大,达 10.3%。 根据产品的保险责任给付现值的构成,我们发现新产品中因重疾发生率降低使得死亡给付责任现值提升。30 年岁男性 20 年期缴,新产品较老产品,死亡给付责任增加11.1%,重疾给付责任减少 34.1%,轻症给付责任减少 44.5%。 我们预计保险公司将在今年 8 月左右陆续完成全市场的重疾险升级。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相较于传统定性分析,本文通过终身寿险(主险)+终身重疾(附加险 1)+轻症责任(附加险 2)的产品组合为例进行定量详细测算。 新版重疾表下产品定价将更为精细。我们预计未来险企 EV 中经验偏差的负向扰动将收窄,助力险企长期稳健经营,稳定死差益。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健康险产品对寿险公司估值的稳健性。新版重疾产品的“降价”是以未来“潜在赔付减少”为前提,预计产品 NBV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健康保险系列专题报告之一:新版定义与发生率修订助力重疾险发展变革,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8M,页数2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