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青年行动研究白皮书-BottleDream x SK Sunny-2020.4-81页.pdf
BottleDream x SK Sunny 联合发布 2020 年 4 ⽉如你我所感知到的,爆发的疫情,也伴随着爆发的年轻⼈公共参与的热情。⽆论是科普辟谣,还是舆论监督;是去往前线进⾏救援,还是在后⽅⽀持物资;是在家庭和社区的情境中做⼒所能及的⼩事,还是结合专业能⼒在科研、⼼理救援、信息系统搭建等不同的领域贡献服务,年轻⼈活跃在各个不同的⻆落。 这股爆发的社会参与热情,让我们看到巨⼤的能量,⼀⽅⾯是年轻⼈对公共事件的责任与担当,另⼀⽅⾯是 当 ⼀ 个 个 个 体 ⾏ 动 起 来 所 创 造 的 集 体 价 值 。BottleDream ⼀直致⼒于让更多年轻⼈成为美好创变者,⽽ SK Sunny 则扎根于培养⼤学⽣公益领袖。我们共同的愿景都是看到更多年轻⼈⾏动起来,通过有效的公共参与⼀起构建更美好的社会。疫情期间所⻅证的这些能量和热情让我们忍不住想象:如果疫情期间的公共参与热情持续下去,甚⾄成为⼀种常态,我们的社会会变得如何不⼀样?01因此,我们将此次疫情下年轻⼈爆发的公共参与热情与⾏动视作⼀次珍贵的研究机会,我们试图去观察和理解,年轻⼈在这期间所爆发的热情源于什么样的驱动⼒,⾏动过程有哪些重要的刺激因素。 在我们⻓期对年轻⼈公共参与观察知识沉淀的基础上,结合疫情期间⼤量年轻⼈⾏动案例的案头研究,104 份有效问卷,以及 29 个典型样本的深度访问,我们综合梳理出来这份《疫情之下⻘年⾏动研究⽩⽪书》,希望能提供⼀些新的启示与思考:关于如何建⽴⼀个好的公共参与的环境,关于如何设计⼀个好的公共参与的机制,关于如何让更多年轻⼈的公共参与热情能持续、⾏动能有效。02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我们尽量覆盖多元的受众,包括学⽣及职场⼈⼠,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程度的公共参与经验,在疫情下有不同的公共参与⾏为。*环中数据为年龄段不太关注社会问题 也不太参与公益、志愿或其它形式的社会事务关注社会议题 但很少以实际⾏动参与到公共事务,或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关注社会议题 且有过⼀些公益、志愿或其它⽅式参与公共事务的经历关注社会议题 且⼀直都活跃地以公益、志愿或其它⽅式参与公共事务,或社会问题的解决03结合前期案头研究对⾏动案例的梳理与分类,我们在研究中覆盖了:信息整理与传播、现状记录、观点输出与舆论监督、专业能⼒应⽤、组织化协作、⽇常帮助/社区服务、家庭公⺠教育这七种主要的⾏动类型。 在此次疫情当中,很多企业也通过捐款捐物、结合企业的资源优势为疫情提供⽀持。在⽩⽪书中,你也会读到年轻⼈对企业在疫情中的⾏动的反应,以及年轻⼈对企业推动公共参与这件事情有何期待。我们希望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给企业⼀些启发,使得企业通过帮助推动更多年轻⼈在公共参与中实现价值与成⻓,⽽真正获得年轻⼈的认可与尊重。 最后我们梳理出⼀份推动年轻⼈公共参与的⾏动画布,希望给政府、⺠间组织、企业提供⼀些新的思路。04为什么这⼀次,年轻⼈不再围观和沉默? 这么多不同的问题要解决,年轻⼈选择如何⾏动? 具体的⾏动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刺激因素? 疫情结束之后,公众参与的热情还会持续吗? 企业可以如何推动年轻⼈的公共参与? 未来我们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疫情之下公共参与的核⼼驱动⼒梳理P06疫情之下公众参与的主要⽅向分析疫情之下公众参与的⾏动过程分析疫情之下公众参与的后续影响分析企业在年轻⼈公共参与当中的⻆⾊推动年轻⼈公共参与的⾏动画布P18P50P62P68P76疫情之下公共参与的核⼼驱动⼒梳理为什么这⼀次, 年轻⼈不再围观和沉默?疫情之下的公众参与和以往的公众参与有何不同?这⼀次,是什么使得年轻⼈不再沉默和围观,⽽想要开始⾏动?我们梳理出本次疫情公共参与的四⼤核⼼驱动⼒。ⱶ媧䓃╫ⱴ㜁㞑▽06通过了解年轻⼈整体对疫情与⾃⼰的关系的看法,以及还原疫情期间对他们最有触动的事件,结合他们的⾏动动机,我们梳理出疫情之下年轻⼈公共参与的四⼤核⼼驱动⼒。虽然这些驱动⼒的产⽣与疫情之下的特殊情境有关,但其中⼀些促使驱动⼒产⽣的因素和影响仍具有参考价值。07与我有关,⽆法旁观。 能帮⼀点是⼀点,每个⼈的⾏动都会帮助改善局⾯。 通过帮助别⼈,缓解⾃⼰的焦虑与⽆⼒。 榜样的⼒量,以及个⼈价值实现的冲动。与我有关 ⽆法旁观帮助别⼈ 解救⾃⼰榜样⼒量 内⼼召唤每个⼈都可以 帮助改变局⾯08以往⼤多数社会事件都发⽣在特定的⼈群身上,但这次疫情有可能发⽣在所有⼈身上。疫情的传播特性、疫情从⼀地到世界的发展⾛向,疫情给每个⼈⽣活带来的影响,让年轻⼈看到⽣命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没有谁能独⽴保全。也由此,年轻⼈将整个社会视作利益共同体,没有谁是旁观者。 此外,⽆论年轻⼈处于何地,在他们的社会关系中,总有⼀些受到疫情影响的亲戚/朋友/家⼈,⽐如因为谣⾔⽽恐慌过度的⻓辈、被感染的家⼈,或是处于疫情中⼼遇到困难的同事同学,这些也刺激着年轻⼈⽆法单纯做⼀个旁观者,⽽为了保护/帮助这些社会关系⽽更有动⼒⾏动起来。与我有关,⽆法旁观。09“⼀个在湖北的事情⼀下⼦影响了全中国,让我们感受到⼤家是⼀个整体。2 ⽉ 5 ⽇我从湖南回上海时做了很多防疫准备,但⼀路上根本没办法保护⾃⼰,有太多机会需要去接触售货员、安检员、别的乘客,从来没有感受到我的⽣命会如此依赖我身边任何⼀个我可能不认识的⼈,这意味着没办法再去忽略社会上你觉得毫不相⼲的事情和平时你觉得毫⽆关系的⼈,⼤家都是有关联的。” @诺诺,70后,上海,开展疫情家庭课堂“我清醒的⼤部分时间都在帮忙处理疫情的事情,如果有⼈来找,⼤⼤⼩⼩的我都会帮忙,有些时候是找床位社区帮忙,有些是物资,也有是物流受阻,各种各样的情况。虽然⽣活在墨尔本,但我是按照北京时间⽣活的,也就是在北京时间的凌晨 2-3 点睡,⼀天⼤概是 5-6 ⼩时的睡眠,按照北京时间的⽩天起床,有时候事情太多可能也没有能补觉。我姐姐之前也感染了,我受刺激⽐较⼤,所以就想⾃⼰多做点事情也许对她有帮助,虽然也不知道具体能帮什么。” @王泽宁,20岁,墨尔本,抗击疫情信息对接10⽣命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亲⼈感染带来的刺激。在整个社会都是利益共同体的视⻆下,年轻⼈意识到每个⼈对这件事情都有责任。 疫情催⽣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谣⾔给公众带来的恐慌和误导,⼀线医护⼈员的物资告急,受疫情影响的各种弱势群体需要救助等等。从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年轻⼈,产⽣出⼀种⾏动的紧迫感:如果现在不⾏动,也许谣⾔会给更多⼈带来误导;如果现在不⾏动,也许会导致更多⼈的感染;如果现在不⾏动,也许会导致求救者陷⼊更糟糕的境地……如果现在不⾏动,身陷问题的个体甚⾄整个社会都有可能遭受更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最终会影响每⼀个⼈。能帮⼀点是⼀点,每个⼈的⾏动都会帮助改善局⾯。1112“很多⼈觉得不可以转发(求助)个案,当然这是另外⼀个话题,我是坚决反对这个观点。很多⼈认为床位固定,就是 1000 个,病患 2000 ⼈,就是有⼈⽆法得到,所以转发,只是优先这个⼈,⽽不是那个⼈,也没有⽤。我觉得不对,就是⾯对重⼤的公共事件,没有⼈可以置身事外,要让决策组织明⽩我们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我觉得普通⼈,哪怕你觉得⾃⼰没能帮上什么,哪怕你粉丝再少,你转发⼀个求助信息,可能都会对整个事情的局⾯有改善。” @李昂达,8
疫情下青年行动研究白皮书-BottleDream x SK Sunny-2020.4-81页.pdf,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M,页数8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