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
S O C I A L T R E N D S 大社交趋势观 察 报O B S E R V A T I O N R E P O R T2025告概述 Introduction大社交趋势概述袤则咨询自 2020 年开始每年发布“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到今年已是第 6 个年头。我们希望以社交趋势观察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每年的社会文化心态变化脉络。6 年以来我们观测并记录了各种文化趋势,其中一个最大的脉络就是,在社交关系中,人的“自我”被放得越来越大,对“主体性”的极度强调和推崇,将文化心态推向了一个极端:“自恋”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流行病。2021 年“偏就玩”趋势展示独特自我,2022 年“社媒调频”人们自建茧房规避不想看到的信息。而到了今天,在“大我至 AI”趋势中,AI 带来了“超绝回音壁”,整个世界都成为了“自我”的倒影。在自恋文化的席卷下,互联网上弥漫着一种“要求承认”的政治,要求情感关怀、价值共识和权利赋予的承认,如在趋势“跨文化爆点”中“大对账”激荡起巨大的民族自豪情绪;“赛博告解”下,人们在忏悔室、bot 评论区抒发自己的小忏悔,本质只是求一个“人之常情”的回复。自恋文化带来的另一面是普遍的“被害妄想”,因此人们在交往中越来越注意边界,“假面缝合”下年轻人调侃着“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以编造的身份应对各种临时场合。第二个脉络是,AI 技术的极大发展带来了原有价值体系的动摇和更新。在“储能养育”中,随着 AI 时代知识本身不再稀缺,辛者库幼儿园、斯巴达比赛成为了家长一种新的培养选择。“徘徊文科”呈现了在技术理性大行其道的今天,文科的就业价值被一再挑战,而另一方面又是人们苦于 AIGC 泛滥造成的“灵韵消失”、人文专家受到热捧。第三个脉络是,经济换档期带来的文化心理震荡仍在继续,节俭文化、概述 Introduction怀旧文化、竞争文化又有了新的表现。“福利化第三空间”中,人们选择去党群服务中心、图书馆这类公共空间度过免费又高质的周末。“折叠怀旧”下,全网怀念 2018,怀旧风向变得浅多轻。在竞争领域,“人情备考”揭示了年轻人今天不仅竞争硬实力,也开始卷人情世故;“反卷过劳”则体现了尽管有公司开始整治加班文化,但劳动者依然陷入过劳困境。社交媒体是最擅命名的机器,我们任何模糊不清的情绪感受,都能被它犀利地捕捉、提炼并命名。它让你对照:“噢,原来这说的就是我!”。的确,在被命名、被理解的那一刻,我们那些无人知晓的委屈和困惑仿佛终于有了回音。但同时,这也滋生着一个更为隐秘的风险:你开始用“受害者”的叙事凝视自己,你陷入了自怨自艾的牢笼,无法出走,更无法更新。要走出自怨自艾或自恋自痴的牢笼,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人与人的关系中。重新对“他者”感兴趣,重新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经营那些并不总是顺遂的关系——无论是亲缘、情缘,还是地缘、业缘。它们或许已不是一道一定要做好的必答题,却始终是一道能通往幸福感受的加分题。今天这个时代下,孤芳自赏的镜厅、技术更新的震荡、经期换挡的摇摆,也许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在信息密度空前拥挤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媒介素养:不是用各种标签标记自己、困住自己,而是学会“让万事万物穿过我”,穿过而不停留、感知而不执念。“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愿你在世界变幻喧嚣中,仍然温柔而坚定地成为自己。 关于本报告,如希进一步沟通,或需我们提供趋势研究、市场调研等相关服务,欢迎联系。合 作 联 系 邮 箱x i a o d a x u @ m o n z a y i n . c o m合 作 联 系 微 信x i a o d a x u 6 6 6公 众 号 联 系 人概述 Introduction1大 我 至 AI 人们越来越强调“自我”在一段关系中的主导性和唯一性,AI 在这个过程中又进一步增强了“回音壁”效应。5 折叠怀旧全网怀念 2018,怀旧时点越来越靠近我们所处的时代。2跨文化爆点 跨文化交流的内容爆点频出且情绪浓度极高。 3“假面”缝合 社交伪装,在碎片化社交环境中用临时身份来应对不同场景。4赛博告解 在互联网上,讲述自己的故事,抒发自己的内疚,寻求情绪释放。6人情备考年轻人主动学习、研究“人情世故”。7反卷过劳公司方开始推各种形式的反内卷,但实际上又陷入了新的形式主义,造成劳动者的过劳。8徘徊文科一方面是市场对文科的唱衰,另一方面大众对人文专家的关注度提升。9储能养育育儿关注点从卷分数上名校,到进行“生命能量”储备。10福 利 化 第 三空 间越 来 越 多 的 人 周 末 选择 到 党 群 服 务 中 心 / 市民 中 心 度 过, 福 利 型、低 消 费 休 闲 空 间 兴 起。 @ 袤则咨询2024 大社交趋势观察情缘∣大我至 AI人 们 越 来 越 强 调“ 自我”在一段关系中的主导性和唯一性,AI 在这个过程中又进一步增强了“回音壁”效应。大 我 至 A I “自恋”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流行病 在自由主义与消费文化的裹挟下,“自恋”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性的精神气候,它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的自我体认,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结的方式。越来越多人走向“自我收敛”,囿于封闭的自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追 求 的 是 充 分 肯 定“ 自 我”, 正 如 韩 炳 哲 所 说:“ 人 们满足于追求同好者的那份舒适,放弃了对他者的渴望。追求的是一种舒服的、最终缓沉在意识之内的熟悉感”。 AI 的加持下形成“超绝回音壁”,进一步加剧自恋 随 着 AI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它 从 一 开 始 单 纯 的 工 具 附 属性地位逐渐深入到情感领域。以往人们和偶像、宠物、玩 偶 的 关 系 还 尚 处 于 情 感 投 射 阶 段, 而 在 AI 的 对 话 框中, 随 着 AI 采 集 到 更 多 的 个 人 数 据, 跟 个 体 的“ 拟合” 程 度 越 来 越 高。 但 实 际 上 AI 没 有 性 征、 不 会 违逆, 它 是 在 自 我 复 制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拓 展, 也 是 对 个 人思想阈值的回应,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超绝回音壁”。 情 缘 篇 i n t e r e s t相关趋势:拟人性恋(2020)、AI 外挂(2023)、亲密拆分(2023) 12情缘∣大我至 AI当前在大模型 C 端应用中,AI 情感陪伴垂类产品热度飙升,是业内公认的最先做出成绩的 AI 应用方向之一,如海外的 Talkie 表现亮眼;国内豆包、元宝等 AI 产品也在积极拓展 AI 虚拟人和 Agent业务。此外,用户也积极通过提示词将 AI 训练成自我的亲密伙伴,企图在 AI 上面实现各类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情感关系,例如 GPT的 DAN 模式(输入“Do anything now”以绕过系统设定,生成更自由、个性化的内容)。在深度对话方面,不少人也认为 AI心理咨询更适合中国人体质,门槛低、及时反馈、保护隐私性。 网 剧《 在 人 间》 热 播, 让“ 水 仙 题 材” 这 一 小 众 网 文 题 材来 到 大 众 视 野。“ 自 己 爱 自 己, 自 己 心 疼 自 己, 只 有 自 己会 无 条 件 地 爱 自 己 ”, 是 水 仙 文 的 最
[袤则咨询]:2025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52M,页数5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