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资中国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分析
1© 2020 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 中国外商独资企业,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外资投资中国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分析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签署的《经济贸易协议》,将允许美国金融服务供应商申请资产管理公司许可证,该许可证将允许他们从省级许可证开始直接从中资银行获取不良贷款。如果新增全国牌照,则对美国申请者一视同仁。按财金〔2012〕6号《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的规定,银行等金融机构批量转让不良资产,只能是持有不良资产牌照的资产管理公司(即AMC公司)购买,包括全国性AMC和省级AMC公司。我们把银行等金融机构向AMC公司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市场称为不良资产一级市场,AMC公司再向其他投资人转让不良资产的市场称为二级市场。自2015年新一轮的不良资产规模迅速增长以来,行业主流外资机构已经先后悉数回到中国市场。但由于牌照的限制,外资机构受让不良资产的渠道仅限于二级市场。此次经贸协议放开外资参与不良资产一级市场收购,外资机构将可以直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批量受让不良资产。新的经贸协议将给外资机构带来怎样的优势和机遇?国内AMC行业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外资投资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路径有哪些?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梳理、解读和分析。一、中美《经济贸易协议》的解读经济贸易协议第4.5条体现了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在不良资产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将有助于提升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水平,更有效化解潜在金融风险。自2016年末开始,随着投资限制的减少、资金进入中国途径的增多,以及各地不良资产跨境试点的成立,外资逐步加大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市场的力度。相较于境内投资者,外资更倾向于较大规模收购不良资产包,以降低资金进出的时间成本,从而提高收益。目前,外资机构主要在二级市场从AMC手中收购不良资产,也有少部分通过不良债权跨境转让试点平台实现受让。新的贸易协议使得外资可以直接参与到不良资产一级市场中,这将有效的降低外资的投资成本和缩短处置时间。不少外资机构在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布局已久,与金融机构、处置服务机构、法院等市场参与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其资金优势及专业的资产管理方式,外资机构越来越具备专业竞争力。贸易协议的签署会增加不良资产一级市场的参与者,参与者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一级市场的竞争,但是也会促进市场进一步的开放和专业程度的提高,从长期来看会形成市场的良性循环。目前,有关外资在境内成立持牌AMC的细节尚未出台,外资获颁发的省级AMC牌照是否和其他内资省级AMC一样的业务范围,是否允许外资办理抵押登记、以物抵债、税收政策等问题将会非常值得关注。2© 2020 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 中国外商独资企业,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二、中国AMC行业的现状和需求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背景中国不良资产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信用环境、制度法律等各方面的外部原因,也有微观主体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内部原因。2000年以前,由于信贷资金的财政化、财税体制的欠缺、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足以及银行体制的历史性原因,形成了不良资产;2000年至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波动以及投资膨胀形成粗放型的经济扩张模式,国内各主体风险管理水平尚不完善又受到2007年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不良资产供给增加;2010年以后,不良资产的产生更多源自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不良资产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在这一轮不良资产化解过程中,更多的强调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传导和执行。自2015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效应逐步显现,产能过剩和流动性问题凸显,同时国内同业竞争加剧,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不良资产的现状经济越发展,监管越规范,越需要严格不良资产的划分,促进不良资产的真实消化和降解,谨防金融风险的爆发。监管政策趋严是大方向,银保监会多次就不良贷款发文,包括:《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银保监[2019]23号)、《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逾期90天以上贷款新规”等,均要求不良资产实现清洁出表,真实改善不良资产管理水平。中国商业银行不良率由2018年末的1.83%升至2019年末的1.86%,不良贷款规模由2018末的2.03万亿元到2019年末的2.41万亿元,增长率为18.72%(见图一)。今年新冠疫情下部分企业出现的经营和流动性困难,可能会带来未来一段时期内不良率的阶段性增长。2016年以前一级市场的主要资产供应方为全国大型商业银行,主要购买方为四大AMC。2016年以后全国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农商行的出包需求和规模与日俱增,50多家的省级AMC也越来越多参与到一级市场中。一级市场的平均成交价格自2013年到2017年逐渐走高达到四折以上,2017年以后又慢慢回落至三折左右的水平。从2014年到2019年,毕马威在一级市场帮助29家银行近6,000亿元不良资产进行尽调估值和投资推介工作,根据毕马威参与一级市场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尽调估值的银行的平均成交数据,2019年全国各省份的不良资产成交价格较2018年又有所降低,但东南沿海地区的资产价格仍在较高价位(见图二)。伴随经济形势和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不良资产二级市场的参与主体也迅速扩展,交易流程中的专业服务机构层出不穷,不良资产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蓬勃状态,专业化、细分化、丰富化是行业的发展趋势。0.00%0.50%1.00%1.50%2.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3 Q12013 Q22013 Q32013 Q42014 Q12014 Q22014 Q32014 Q42015 Q12015 Q22015 Q32015 Q42016 Q12016 Q22016 Q32016 Q42017 Q12017 Q22017 Q32017 Q42018 Q12018 Q22018 Q32018 Q42019 Q12019 Q22019 Q32019 Q4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人民币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图一:2013年至2019年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统计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3© 2020 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 中国外商独资企业,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图二:2019年毕马威参与一级市场尽调估值的不良资产成交价格分析资料来源:毕马威分析南海诸岛全国性AMC及地方AMC不良资产是一个集专业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投资领域,任何重组、并购、扩张和整合,都离不开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和优化,尤其是在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和结构调整的此时此刻,解决好不良资产问题是前提和基础。不良资产行业在不断扩展和进步,不良资产持有
[毕马威]:外资投资中国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分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7M,页数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