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启明系列:【五问五答】“新基建”将何去何从?
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五问五答】“新基建”将何去何从? 债市启明系列|2020.3.6 ▍ 中信证券研究部 ▍ 核心观点 明明 首席 FICC 分析师 S1010517100001 章立聪 固定收益分析师 S1010514110002 余经纬 首席大类资产配置 分析师 S1010517070005 受疫情影响,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有所提高,考虑到传统“铁公机”的投资效率不高,同时也为了防止产能过剩加剧,“新基建”更适合当下的时代背景;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释放也为新基建提供了发展窗口期。往后看,疫情冲击下财政空间承压或将成为后续新基建的掣肘。基于此,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均有一定的放松空间。 ▍什么是新基建?新基建既包含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也包括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 ▍为什么是“新基建”?疫情黑天鹅加大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政策稳增长必要性有所提高,考虑到传统基建的投资效率不高,同时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并加速房价回升,“房住不炒”的主线下“新基建”发力顺理成章。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释放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新基建对行业影响几何?第一,与传统基建相似,基建补短板也将会对轨道交通、医疗养老、公共设施等行业产生直接拉动作用,并间接促进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行业。第二,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狭义新基建将直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也将有所受益。 ▍新基建的规模有多大?从专项债流向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约为 24%左右,子行业中轨道交通是主要发力点,而 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的比重并不高。从PPP 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 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结合来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 ▍如何促进新基建的发展?考虑到新基建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的积极性。财政政策需要加大项目投入,同时提高对民间资本和企业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需要配合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同时也要进一步推动货币宽松以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 ▍债市策略:受疫情影响,2020 年 1 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读数压力或将加剧,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有所提高。作为政府托底经济的常用手段,基建发力的紧迫性也有一定抬升,考虑到传统“铁公机”的投资-产出效率不高,同时也为了防止产能过剩再次加剧,“新基建”可能比旧基建更适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随着疫情期间人员隔离持续推进以及居民消费需求向线上倾斜,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行业也迎来了绝佳的发展窗口期,“新基建”进程的推进也就水到渠成。往后看,新基建的加速推进料将利好 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特高压等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但疫情冲击下财政空间承压也可能成为后续新基建的掣肘。基于此,我们认为后续赤字率、地方债新增限额都有一定的调整可能,而货币政策也将进一步放松来对财政空间予以支持。 债市启明系列|2020.3.6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2020 年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什么是“新基建”?为何要推进“新基建”的进度?接下来,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 “新基建”将何去何从? 什么是新基建? “新基建”的讨论由来已久。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概念,强调加快 5G 商用步伐、推动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此后政策对新基建的关注度逐渐提高,2019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应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进入2020 年后,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有所提高,对“新基建”政策发力的呼声也愈发强烈。2020 年 3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侧面反映出当前政府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之深。那么,什么是新基建呢? 新基建既包含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也包括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2018 年 12 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结合来看,我们认为新基建包含了两个口径,一个是旨在创新的狭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 5G 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另一个口径是重在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除上述狭义口径包含的领域之外,还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结合来看,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 表 1:对“新基建”的关注由来已久 时间 会议/文件 主要内容 2018 年 12 月 19 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19 年 3 月 5 日 政府工作报告 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019 年 7 月 30 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 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19 年 12 月 10 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 2020 年 1 月 3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020 年 2 月 14 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 tOnRpNuMvN9PbP8OtRnNoMqQjMnNsRkPqQoQ9PqRoRNZoPwPwMoOoN 债市启明系列|2020.3.6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时间 会议/文件 主要内容 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0 年 2 月 21 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 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020 年 3 月 4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资料来源:新华社 中信证券研究部 为什么是“新基建
[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五问五答】“新基建”将何去何从?,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8M,页数2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