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2026展望:多家公司有望业绩改善,看好结构性投资机会
医疗器械行业2026展望:多家公司有望业绩改善,看好结构性投资机会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5日证券研究报告·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系列深度报告之三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贺菊颖hejuying@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17050001SFC中央编号: ASZ591王在存wangzaicun@csc.com.cnSAC执证编号: S1440521070003朱琪璋zhuqizhang@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22070002朱红亮zhuhongliang@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21080001李虹达lihongda@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21100006刘慧彬liuhuibin@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23050001郑涛zhengtaobj@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24060004吴严wuyan@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24060003喻胜锋yushengfeng@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24110002华冉huaran@csc.com.cnSAC执证编号:S1440525100002摘要 核心观点:短期来看,随着政策缓和、集采出清、新产品新业务拓展和出海布局,预计26年多家医疗器械龙头公司迎来业绩拐点,建议把握业绩估值修复投资机会,以及脑机接口、AI医疗等医疗新科技方向投资机会。医疗器械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板块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能力逐步得到认可、估值正在被重估。 医疗设备及上游:今年招标大幅改善,2026年的招标景气度需根据政策来判断,各公司情况有所分化,部分龙头公司有望收入稳定增长或提速改善。医疗设备上游部分公司在新业务、新订单、新客户的驱动下,有望加速增长。 高值耗材:受集采政策落地执行时间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板块内部公司的业绩拐点出现时间节点先后有序,2026年部分集采出清或有新产品催化的赛道和公司有望迎来经营拐点。集采政策优化背景下,板块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有望迎来修复。 IVD:2026年板块业绩仍受多重政策影响,但相比25年有望改善。增值税同比影响将消除、行业检验量将逐步企稳、部分项目的出厂价仍受集采和检验收费价格影响,国产厂家进口替代仍将持续,海外业务高增长、占比高的公司业绩确定性更强。 低值耗材:展望2026年,预计国内业务将保持平稳增长;随着企业海外产能陆续投产及中美关税形势缓和,海外产能释放贡献业绩增量。 家用医疗器械:2026年行业有望延续平稳增长趋势,国内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有望通过自建团队、投资并购等方式持续加快国际化步伐。 风险提示:招采及控费政策严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强于预期、器械审批进度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变化难以判断。27家用器械:国内消费需求温和复苏,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出海8风险提示1医疗器械:短期关注业绩改善,长期看好国际化、创新、并购2政策梳理和展望:集采影响终将出清,规则设计持续优化3医疗设备:招投标有望持续改善,看好部分公司的业绩改善和出海前景4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进行,越来越多公司将逐步走出集采影响5IVD:政策影响程度减弱,国产替代和海外拓展推动业绩修复6低值耗材:内销温和改善,关税缓和及海外产能布局开启出海新阶段目录1医疗器械:短期关注业绩改善,长期看好国际化、创新、并购医疗器械:短期关注业绩改善,长期看好国际化、创新、并购5 受耗材集采、医疗合规要求提升等因素影响,A股申万医疗器械指数过去4年持续下跌,25年初至今指数有所反弹,器械板块正在估值业绩双修复。 短期来看,随着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预计25年下半年和26年多家公司迎来业绩拐点,建议把握业绩估值修复投资机会。部分25年比24年加速增长,以及Q1-Q3高增长的公司今年以来有较大涨幅。Q4业绩改善,以及26年比25年加速增长的个股有望迎来业绩估值修复。 医疗器械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板块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能力得到认可、估值正在被重估。创新药板块大涨之后,医疗器械板块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改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的产品正在被逐步认可,也有一批公司积极战略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海外业务高增长,估值迎来上涨。 建议持续关注市场空间大、国产化率低的创新器械赛道,以及脑机接口、AI医疗、手术机器人等主题方向的投资机会。我们看好me-too、me-better的市场空间大的创新器械公司,建议关注临床、注册、放量、出海等方面的相关催化,如PFA、RDN、TAVR等产品。牛市中潜在催化较多的方向有望出几倍股,复盘14-15年的医疗器械板块行情,并购、精准医疗、基因测序等概念有较多个股实现大幅上涨,未来AI医疗、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也有望成为投资人重点关注的新科技方向。整体观点:26年多家公司有望业绩改善,看好板块结构性投资机会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医疗器械:短期关注业绩改善,长期看好国际化、创新、并购6 医疗设备:今年行业招标大幅改善,2026年的招标景气度需根据政策来判断,预计各公司情况有所分化。部分龙头公司受去库存后今年业绩低基数、收入确认周期、海外高增长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望高于医疗设备行业整体,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部分龙头公司有望实现收入稳定增长或提速改善。2025年新一期设备以旧换新项目自三季度开始落地,部分设备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基数相对较低,明年业绩增速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医疗设备上游:在新业务、新订单、新客户的驱动下,美好医疗、海泰新光、奕瑞科技26年业绩有望加速增长。其中,美好医疗受益于血糖管理业务(注射笔、CGM)的快速放量;奕瑞科技半导体相关业务订单明年有望显著提升;海泰新光跟史赛克已经启动下一代内窥镜系统的合作开发,也在探讨气腹机、3D内窥镜系统等其他产品的合作。 高值耗材:受集采政策落地执行时间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板块内部公司的业绩拐点出现时间节点先后有序, 25Q4及2026年电生理等部分集采出清或有新产品催化的赛道和公司有望迎来经营拐点。集采政策优化背景下,板块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有望迎来修复。 IVD:2026年板块业绩仍受多重政策影响,但相比25年有望改善。增值税同比影响将消除、行业检验量将逐步企稳、部分项目的出厂价仍受集采和检验收费价格影响,国产厂家进口替代仍将持续,海外业务高增长、占比高的公司业绩确定性更强。 低值耗材:展望2026年,在国产企业市占率较高、进口替代空间有限的背景下,预计国内业务将保持平稳增长。外销方面,随着企业海外产能陆续投产及中美关税形势缓和,外销增速正逐步回归正常轨道,海外产能释放有望进一步贡献业绩增量。 家用医疗器械:今年以来,国内消费需求在国补促进下温和复苏,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展望2026年,行业有望延续平稳增长趋势。同时,呼吸机、CG
医疗器械行业2026展望:多家公司有望业绩改善,看好结构性投资机会,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7.78M,页数5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