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新秩序(9):中美博弈走向何方?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深度 中美博弈走向何方? ——全球供应链新秩序(9) 核心观点 中美博弈走向何方?从广谱关税到战略竞争。 大国博弈并不局限于总量关税。历史经验多次证明,大国博弈将在经贸、金融、产业、科技等多个维度铺开。 10 月以来中美新一轮博弈不意味着中美关系“急转直下 ”,无需过度悲观。相反,10 月以来中美博弈聚焦于船舶、芯片、稀土等科技战略领域,只是标志着中美博弈走向新阶段——从总量关税互掣走向战略领域竞争。 新一轮中美博弈对市场情绪冲击弱于 4 月,对中国出口和 总量经济的冲击有限,所以某种意义上有“TACO”交易影子。 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意味着未来特定领域:竞争性产 业、战略安全领域,将涌现更多新现象,相应资产的波动率将会走高。 所以新一轮中美博弈对资产定价而言并非完全意义上的“TA CO”交易。 摘要 本轮关税升级有 TACO 的影子但不全是 TACO。 一、中美博弈似乎“硝烟”再起。 9 月底以来中美在非关税领域博弈升级,主要围绕四方面展开。 周君芝 zhoujunzhi@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20001 谢雨心 xieyuxin@csc.com.cn SAC 编号: S1440525100001 发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5 日 相关研究报告 25.09.28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贸易战并非制造强国的桎梏——全球供应链新秩序(8) 25.09.05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 为何贸易战无法击垮中国出口?——全球供应链新秩序(7) 25.05.28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关税战?——全球供应链新秩序(6) 25.04.24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关税大博弈的或有“终局”——全球供应链新秩序(5) 宏观经济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深度报告 ①“50% 股权穿透原则”,这是美国一项新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50%规则”源于美国财政部海外 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针对“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DN)做法,原本这一金融制裁工具主要用于军事 和安 全目的。此次将该金融制裁领域的核心规则引入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标志着美国正将不同领域的经济遏制 工具 进行整合与协同。 ②船舶费用征收。美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费,中方予以对等反制。 ③无人机相关领域实体清单。美将 16 家中国实体和 3 个中国香港地址新增至实体清单,中方将反无人 机技术公司等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④科技领域原材料出口限制。美众议院报告建议限制生产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出口至中国。中方对 高通公司启动反垄断调查,并对稀土出口管制首次对外实行“长臂管辖”。 随着中美在非关税领域的博弈愈演愈烈,硝烟蔓延至关税重启。10 月 10 日晚间,特朗普表示将于 11 月 1日起对华额外加征 100%的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二、新一轮中美博弈落脚点和差异点分别是什么? 相较今年 1 至 9 月份中美围绕关税为核心的博弈,10 月以来的中美博弈呈现出三个新特征: 其一,博弈焦点已从总量层面切换至战略性安全和科技领域。 其二,中美采用的手段已经超过了作为“明牌”的关税,更多采用非关税手段。 其三,中国反制已从被动防御转向在优势领域主动,并行使“供应链治权”。 总结而言,新一轮中美博弈焦点已从总量层面切换至战略性安全和科技领域,针对性更强、方式更多、中国反制更占主动权。 三、相较之前,10 月中美博弈似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回顾年初至今中美博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深度报告 2 月 1 日至 5 月 11 日博弈加剧,以“实质为禁运性质”的高关税为阶段终结。 特朗普宣称对中国加征 145%关税;中国反制,自 4 月 12 日起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 125%的关税。 5 月 12 日-9 月底博弈逐步缓和,中美大幅互降关税并建立沟通机制。 美对华新增关税税率由 145%降至 30%(取消 91%关税,暂停 24%关税 90 天),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 停的美方对等关税 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90 天。此后中美双方每月都进行经贸高级别磋商,期间 中美元首分别于 6 月 5 日和 9 月 19 日两次通电话。双方均表示通话“颇具成效”。 9 月底至今中美博弈看似极速转折,就特定领域博弈接连相互制衡。 博弈主要集中在船舶、稀土、半导体、无人机等领域。 不足 1 个月前双方刚举行经贸高级别磋商,且中美元首通话“颇具成效”的背景下,10 月以来关税升级对市场而言是一次情绪上的“重大转折”。 中美关系是否犹如市场情绪一样,也面临一次重大转折?对此我们需要更加谨慎评估。 四、10 月新一轮博弈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骤变? 中美关系是否“急转直下”?我们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大国之间的博弈,我们需要认识到三条规律。 其一,历史经验显示,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并非无序混战,而是具有清晰的战略节奏和阶段性特征。 以曾经的美日贸易博弈为例,美日博弈沿着四条路径推进:①从限制日本出口到迫使日本开放国内市 场;②博弈焦点从非重要性产业到竞争性产业;③博弈从实体产业逐步过渡至金融秩序;④博弈战场从经 济层 面扩展至政治层面。 其二,中美之间博弈,竞争性产业历来是中美关系焦点。 2018-2020 年期间特朗普对华关税行业区别显著,对产业竞争较多的是中高端科技制造业(通讯、机 械、运输设备等),征税力度最强。说明中美博弈中的敏感地带是竞争性产业。 其三,中美元首会晤之前,两国博弈阶段性增强,为后续谈判增加筹码。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深度报告 本轮特朗普威胁从 11 月 1 日起对华加征 100%关税,而巧合的是美东时间 11 月 1 日正好在 APEC 峰 会结束之后。恰逢 APEC 峰会前夕,此次摩擦升级带有明显的“造势”谈判策略色彩。也就是说 APEC 峰 会前 后本轮中美博弈或有转机。 10 月以来中美博弈升级,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发生骤变。按照大国博弈规律判断,博弈从总量贸易到特定领域纷争,从明面上的关税到针对性的非关税措施,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而非新增变数。 五、如何认识中美贸易博弈的大趋势? 趋势一,中美正在经历一次秩序重塑过程中的长期博弈。 美国试图继续主导“美国优先”贸易规则,这是应对全球供需新格局而尝试的一次漫长的秩序重构。 复盘曾经的美日贸易博弈,两国博弈从 1950s 持续到 1980s,跨时长达 30 年,也是一次漫长的博弈。 趋势二,中美博弈不单聚焦对外经贸领域,博弈方式也不止于关税。 全球秩序重塑过程中,中美之间的竞合博弈不会只局限于双边进出口,还将涉及产业标准、科技战略 、货币金融等多个维度。 曾经日美博弈,给出很好的示范样本——美国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治和金融博弈,压制日本经
[中信建投]:全球供应链新秩序(9):中美博弈走向何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14M,页数2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