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卓越架构设计指导原则

生成式AI卓越架构设计指导原则AI 时代的新挑战智能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全球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处于关键跃升阶段。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形态和传统产业升级。各方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信赖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化发展已成为产业演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全球智能革命不断深化,人工智能市场持续扩大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全球产业格局。Gartner 预测,到2026年,全球多数企业将在生产系统中部署生成式AI能力,大模型驱动的认知计算正在深刻改变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价值链。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方面持续保持增长,相关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入,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不断涌现,对 AI 算力、平台、算法模型和行业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AI 应用面临全新挑战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体系化突破新阶段,推动软件工程向智能化演进。大语言模型(LLM)正在重塑软件开发模式,生成式AI推动人机协同开发逐渐成为主流;与此同时,对AI信任、风险与安全管理(TRiSM)的需求愈加迫切,模型运维(ModelOps)、智能体运维 (AgentOps)、AI 安全与模型监控正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PREFACE前言•数据依赖度高:高质量数据供给难度大,数据漂移可能导致模型性能退化。•模型迭代复杂:生命周期涵盖训练、验证、部署、监控与回滚,迭代过程对系统稳定性要求高。•资源需求波动大:训练阶段计算资源消耗巨大,推理阶段需低延迟与稳定性,增加了成本与扩展难度。•技术与标准不完善:AI场景下缺乏成熟的监控、可观测性与运维机制,行业内最佳实践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安全与合规挑战: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偏见、模型攻击与可解释性要求日益突出。•成本与收益难平衡:持续监控、多模型管理和跨团队协作带来高昂成本,创新速度与风险控制需要兼顾。然而,AI 应用在大规模落地时仍面临诸多挑战:指导原则目的与目标读者本指导原则的编写目的,是为正在探索或已经部署生成式AI的企业与团队,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架构方法论与最佳实践指引。它不仅适用于超大规模企业,也同样适用于中小企业(SMB)。随着大模型与 AI 应用逐步普及,中小企业在产品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客户体验升级等方面,同样面临高可用架构设计、成本优化、安全合规等挑战,因此也亟需参考一套成熟的方法论。目的•帮助企业在生成式 AI 的建设过程中,识别和解决设计的关键挑战。•帮助不同规模企业在安全、稳定、性能、成本、效率五个维度提供建议。•通过方法论与工具,降低企业在构建 AI 应用时的试错成本,加速 AI 落地。•协助企业从“能用AI”逐步走向“用好AI”,实现从云卓越到AI卓越的演进。目标读者本指导原则面向的读者群体十分广泛,涵盖了企业在使用生成式AI过程中涉及的多种角色:架构团队包括 CTO、架构师、研发、MLOps/DevOps 工程师,帮助他们理解如何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的 AI 基础架构。安全合规团队包括安全专家、审计、数据治理人员,帮助他们建立 AI 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合规体系。运维团队包括运维、监控、IT 管理人员,帮助他们利用自动化与可观测性提升 AI 系统的稳定性与运维效率。业务团队包括业务负责人、产品经理、财务人员,帮助他们在 AI 项目中平衡业务价值、成本投入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件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何登成、张瑞、程超、施磊、张舫、朱彩辉、张瑄、周金龙、郑立异、王觯程、李鹏飞、李冬萌、李艳林、张玉峰、曹治政、杨继、孙磊、陈铖、赵星星、李春雷、潘碧玲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陈屹力、郑立、王海清、季可航、刘坤生成式AI卓越架构设计指导原则目录CONTENT01概述OVERVIEW02安全SECURITY03稳定RELIABILITY04效率OPERATIONAL EXCELLENCE05成本COST OPTIMIZATION06性能PERFORMANCE EFFICIENCY07结束语CONCLUSIONOverview概述为什么需要“生成式 AI 卓越架构设计指导原则”五大支柱在生成式 AI 中的延展++++++++02/03五大支柱在生成式AI中的延展无论是保障 AI 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确保大模型训练推理的高可用与性能,还是优化 GPU 算力成本与资源效率,这些支柱依旧是企业评估与优化架构的核心维度,但其内涵和实践重点都需要结合AI的特性进行延展:生成式AI涉及的数据来源更为复杂,涵盖个人隐私、企业敏感信息和跨境数据流动。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合规,以及模型输出的可信与可解释,成为构建AI应用的首要前提。安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任务往往持续时间长、规模庞大,任何节点的故障都可能导致重大损失。AI架构需要具备面向失败的设计能力、全链路的容灾方案以及多层次的可观测性,以保证业务连续性。稳定生成式AI应用的迭代速度远超传统软件,企业需要新的运维模式,支持多模型协同、快速灰度发布与持续监控,形成从开发到上线的闭环运维能力。效率AI场景对GPU等高性能算力的需求极为突出,若缺乏有效管理,极易造成资源浪费与成本失控。通过弹性调度、算力池化、Spot实例与混合精度计算等手段,企业可以在性能与成本间找到平衡。成本AI模型规模不断扩展,对存储 I/O、网络带宽和推理延迟的要求更高。通过分布式训练框架、推理加速引擎和边缘侧优化等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端到端性能,保障用户体验与业务价值。性能04/05生成式AI卓越架构设计指导原则SECURITY安全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算力与容器安全模型供应链安全RESPONSIBLE AI++++++++在生成式 AI 架构中,安全是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挑战。与传统应用相比,AI 系统的数据规模更大、模型更复杂、调用链更长,潜在风险也更加多样化:既包括数据在采集、存储、训练、推理、归档等环节的合规与保护问题,也包括算力和容器运行时的安全隔离,模型供应链中的第三方依赖与参数篡改风险,以及生成式 AI 独有的公平性、可解释性与滥用防护问题。阿里云在多年服务金融、政企、互联网等对安全要求高的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全栈安全能力,并在生成式 AI 领域进一步扩展:提供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算力与容器、模型供应链、Responsible AI 的整体安全防护框架,形成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的全链路安全能力。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数据是生成式 AI 的核心资产,其安全设计必须贯穿采集、存储、训练、推理和归档全流程。相比传统系统,生成式 AI 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保护机密性与完整性,还要防止滥用、篡改与投毒,并确保合规与可追溯性。在金融、医疗等行业场景中,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尤为关键。例如在银行的智能客服中,客户交易数据若在训练阶段泄露,将导致严重合规风险;在医疗影像诊断中,若训练集被投毒,模型可能做出错误诊断,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因此,企业必须在每个环节设计严格的安全防控措施。在接入阶段,应验证数据来源的合规性,采用 TLS/HTTPS 加密传输、API 鉴权和访问控制。敏感数据需提前脱敏或匿名化,避免早期暴露风险。对于跨境数据流动,应符合 GDPR、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立即下载
电子设备
2025-09-18
中国信通院
陈屹力,郑立,王海清,季可航,刘坤
38页
4.14M
收藏
分享

[中国信通院]:生成式AI卓越架构设计指导原则,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14M,页数3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绝对估值敏感性分析
电子设备
2025-09-18
来源:视声智能公司深度报告:KNX智能家居龙头,全球布局提升市占率
查看原文
FCFF 估值及参数说明
电子设备
2025-09-18
来源:视声智能公司深度报告:KNX智能家居龙头,全球布局提升市占率
查看原文
视声智能与可比公司估值(2025 年 09 月 10 日)
电子设备
2025-09-18
来源:视声智能公司深度报告:KNX智能家居龙头,全球布局提升市占率
查看原文
分业务预测(百万元)
电子设备
2025-09-18
来源:视声智能公司深度报告:KNX智能家居龙头,全球布局提升市占率
查看原文
智能家居、智慧建筑不同技术对比
电子设备
2025-09-18
来源:视声智能公司深度报告:KNX智能家居龙头,全球布局提升市占率
查看原文
智慧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具体应用
电子设备
2025-09-18
来源:视声智能公司深度报告:KNX智能家居龙头,全球布局提升市占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