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轮式形态将先于双足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of 31 [table_Header] 2025.08.11 产业深度 轮式形态将先于双足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 ——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一) 产业研究中心 [Table_Authors] 王浩(分析师) 0755-23976068 wanghao2@gtht.com 登记编号 S0880513090004 鲍雁辛(分析师) 0755-23976830 baoyanxin@gtht.com 登记编号 S0880513070005 张涵(研究助理) 0755-23976666 zhanghan5@gtht.com 登记编号 S0880124070046 [Table_Report] 往期回顾 【AI 产业深度】AI Agent 的技术演进与产业洞察 2025.08.07 【AI 产业深度】华为盘古大模型与昇腾 AI 计算平台,共同构建软硬一体的 AI 技术体系 2025.08.06 通往 L3 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之钥——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产业研究 2025.08.02 低空经济系列(八):从 Joby 和 Archer 看国内eVTOL 产业 2025.07.17 尊界以智能定义豪华,引领汽车产业攀顶全球价值链——华为产业研究之智能汽车系列(二) 2025.07.13 摘要:轮式形态更适配落地需求,将先于双足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轮式形态有望先于双足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 轮式人形机器人具备训练难度小、成本低、长续航三重优势,更适配落地需求,有望在零售、工厂等 B 端市场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等致力于轮式人形机器人在细分任务的应用,有望领跑商业化进展。 人形机器人走向规模化量产,海内外企业快速发展 特斯拉作为行业先行者,引领技术迭代。最新一代 Optimus Gen3 于 2025 年 4月亮相在弗里蒙特工厂试产,计划 2025 年年底发布,2026 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政策引领产业发展,车企及初创企业纷纷入局。国内市场,小鹏、小米等车企纷纷入局;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初创企业进展迅速。 本体企业占据产业链核心,上游零部件环节繁多,下游市场空间广阔 本体多种形态并行发展,车企与初创企业主导竞争。海外本体企业中,特斯拉、Figure AI 和 Agility Robotics 走在前列;国内本体企业中,智元机器人、傅里叶、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技术和产品领先。 零部件重点环节包括关节、灵巧手、传感器。核心组件包括减速器、电机、丝杠、轴承、力/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等。 市场空间广阔,下游应用场景多样。市场空间方面,预计 2029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达 324 亿美元;应用场景方面,主要包括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家庭与商业服务等下游领域。 相比于双足机器人,轮式形态更容易实现商业化落地 根据下肢形态不同,人形机器人可分为足式、轮式和轮足三种,其中足式和轮式占主导。轮式形态在平衡控制上显著区别于双足形态,由于不涉及重心转移,其下肢移动部分仅需要一个移动平台,设计和制造相比于双足形态更为简便。 轮式形态具备训练难度小、成本低、长续航三重优势,更适配落地需求。训练难度方面,轮式机器人依靠简单的驱动轮与支撑腿结合,而双足机器人下肢控制依靠复杂算法。成本方面,双足机器人双腿 BOM 成本比轮式底盘高十倍,且维护和修理成本更高。续航方面,轮式续航时间大于 5 小时,而双足形态大多不足 2 小时。落地需求方面,目前大多数应用场景仅需平面移动配合灵巧手,下肢拥有稳定性和速度来完成移动即可,轮式形态更加适配。 多家初创企业布局轮式产品,探索商业化前沿。国内轮式机器人主要参与企业包括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星海图、星尘智能等,在无人零售药店、工厂搬运、分拣等场景探索落地应用。 产业展望 轮式人形机器人有望在零售、工厂等 B 端市场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等致力于轮式人形机器人在细分任务的应用,有望领跑商业化进展。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31 产业深度 目录 1. 核心观点:轮式形态有望先于双足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 ........................... 3 2. 人形机器人走向规模化量产,海内外企业快速发展 ....................................... 5 2.1. 人形机器人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落地 ........................................................ 5 2.2. 特斯拉作为行业先行者,引领技术迭代 .................................................... 7 2.3. 政策引领产业发展,车企及初创企业纷纷入局 ........................................ 8 3. 本体企业占据产业链核心,上游零部件环节繁多,下游市场空间广阔 ..... 10 3.1. 本体多种形态并行发展,车企与初创企业主导竞争 .............................. 10 3.2. 零部件重点环节包括关节、灵巧手、传感器 .......................................... 13 3.3. 市场空间广阔,下游应用场景多样 .......................................................... 18 4. 相比于双足机器人,轮式形态更容易实现商业化落地 ................................. 20 4.1. 根据下肢形态不同,人形机器人可分为足式、轮式和轮足三种 .......... 20 4.2. 轮式形态具备训练难度小、成本低、长续航三重优势,更适配落地需求 .......................................................................................................................... 22 4.3. 多家初创企业布局轮式产品,探索商业化前沿 ...................................... 23 5. 产业展望 ............................................................................................................ 29 6. 风险提示 ............................................................................................................ 29

立即下载
电子设备
2025-09-02
31页
4.14M
收藏
分享

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轮式形态将先于双足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14M,页数31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公司历史PETTM估值
电子设备
2025-09-02
来源:沪光股份(605333)业绩稳步增长,加速进军机器人领域
查看原文
可比公司估值(2023、2024年对应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2025、2026年对应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
电子设备
2025-09-02
来源:沪光股份(605333)业绩稳步增长,加速进军机器人领域
查看原文
公司业务拆分
电子设备
2025-09-02
来源:沪光股份(605333)业绩稳步增长,加速进军机器人领域
查看原文
公司主要客户
电子设备
2025-09-02
来源:沪光股份(605333)业绩稳步增长,加速进军机器人领域
查看原文
2022-2024H1国内中高阶辅助智驾渗透率
电子设备
2025-09-02
来源:沪光股份(605333)业绩稳步增长,加速进军机器人领域
查看原文
汽车线束
电子设备
2025-09-02
来源:沪光股份(605333)业绩稳步增长,加速进军机器人领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