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具身智能及应用场景成关键词
http://www.huajinsc.cn/1 / 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025 年 08 月 10 日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汽车 电新 电子 化工行业快报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具身智能及应用场景成关键词投资要点 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人形机器人成大会热点。8 月 8 日,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28家国际机构支持,同期举办 2025 世界机器人博览会、2025 世界机器人大赛。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 400 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聚焦于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通过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交流分享。博览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 3 大展馆,汇聚ABB、库卡、费斯托、埃斯顿、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信重工等 200 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 1500 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 100 余款。50 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多学科技术融合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向前。本次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同期还举办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和大赛,突出“机器人+”应用成效,展现机器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大会还发布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和“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当前,人工智能、生物仿生、新材料等前沿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呈现智能升级与规模应用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2024 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近2400 亿元。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 37 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 882.4 万套,同比分别增长 35.6%和 25.5%。 机器人加速商业化,算力为具身智能载体: 根据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数据显示,2025 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融资热度呈现升温态势。截至 2025 年 7 月份,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 162 起投融资事件,而去年全年仅有 102 起投融资事件。从融资标的来看,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仍然是整场热潮中最受欢迎的主要投资标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机构将其投资视野从本体赛道延伸至行业更细分赛道。数据显示,四足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儿童 AI 陪伴机器人、理疗机器人、智能宠物机器人等更多细分方向的初创企业,也正在成为热门投资方向。我们认为,在 AI 发展催化下,人形机器人热度持续高涨,预计在资金的加持下行业有望加速商业化。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025 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发布,这十大趋势中提到了“物理实践、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协同驱动的具身感认知”、“多层次端到端的具身决策”、“从控制角度来看,可以融合模型预测,强化学习和生命科学的具身智能控制”等。感知、决策、执行是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核心,本轮具身智能机器人快速发展离不开 AI 大模型的兴起,我们认为,算力作为大模型发展的底座,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核心关键支撑点。投资评级领先大市(维持)首选股票评级分析师黄程保SAC 执业证书编号:S0910525040002huangchengbao@huajinsc.cn分析师贺朝晖SAC 执业证书编号:S0910525030003hezhaohui@huajinsc.cn分析师熊军SAC 执业证书编号:S0910525050001xiongjun@huajinsc.cn分析师骆红永SAC 执业证书编号:S0910523100001luohongyong@huajinsc.cn相关报告行业快报http://www.huajinsc.cn/2 / 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需求升级与技术迭代共振,催生“特种电机”需求。人形机器人的复杂运动(行走、抓取、精细操作)高度依赖遍布全身关节的高性能电机,性能标准跃升至 “四高一小”(高功率/转矩密度、高过载能力、高响应速度、高精度和小尺寸),倒逼电机技术代际升级。核心受益方向:1)无框力矩电机(一体化关节核心)高度契合人形机器人结构,其转子可直接与关节外壳、减速器或弹性元件集成,降低了轴向长度和重量,提高了伺服电机的转矩密度和响应速度。同时,由于紧凑的结构,可以安装于关节间连杆的腔体内,实现高转矩和高精度。2)空心杯电机(灵巧手首选)具有转矩波动低、运行稳定、效率高和动态响应性好等优点,可以很好的被高精尖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所吸纳,与人形机器人手部的功能需求高度匹配。面向具体机器人的关节特性,有针对性地设计电机,以性能需求指导设计,将成为未来人形机器人运动核心发展重点。固态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推手。核心价值:1)能量密度与续航能力的上限突破:传统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约300Wh/kg),而固态电池通过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能量密度可提升至500Wh/kg 以上,为人形机器人的高强度作业提供更持久的动力支持。2)复杂场景下的安全保障: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巡检、家庭服务等场景中可能面临碰撞、高温等极端环境。液态锂电池存在漏液、短路甚至爆炸风险,而固态电池的固态电解质具备更高的热稳定性,即使受外力冲击也能保持结构完整。3)轻量化与结构适配性:固态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可显著优化人形机器人的机械设计。4)保障未来智能化需求:人形机器人需集成更多传感器与 AI 模块,能耗压力倍增。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与低自放电率可为复杂算法与多模态交互提供能源保障。GGII 预计,人形机器人电池市场到 2030 年需求将超 100GWh,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 100%。看好固态电池在锂电池弱 beta 情景下的 alpha 增量。 机器人产业进程推进,新材料新工艺迎发展良机。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产品不断迭代,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中,化工新材料的应用在提升机器人的机械性能、耐久性、轻量化、传感能力和能源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聚醚醚酮(PEEK)因其机械性能、耐化学性、耐热性、不易老化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可用于制造机器人机械臂、关节、轴承、齿轮等部件,在满足强度要求前提下减轻自重实现轻量化,同时避免因高温或长期运行导致部件磨损失效。Optimus 二代使用 PEEK 材料减重 10kg,并加快行走速度 30%。灵巧手为机器人核心执行部件,腱绳传动系统因具备轻量化、灵活布局等特性,成为高自由度灵巧手主流方案。与传统的扭力弹簧不同,腱绳材料以超高强度纤维替代钢丝或弹簧,通过拉动或释放绳索来驱动关节运动。要实现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高精度、小型化的金属零部件批量制造是关键挑战之一。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工艺结合塑料注射成型和粉末冶金优势,可低成本生产形状复杂、尺寸精密、性能优异小型金属零件,应用于结构件与关节外壳、精密齿轮与减速器、连杆与执行组件等部件。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当前人工智能、生物仿生、新材料等前沿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同时利用汽车、新能源、电子、机械、化工等行业的产业化能力,能快速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建议重点关注由人形机器人产
[华金证券]:化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具身智能及应用场景成关键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31M,页数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