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行业分析:需求攀升 市场扩容

M A R K E T A N A L Y S I S健身器材行业分析需求攀升 市场扩容问 可 汇 2 0 2 5正文目录1. 全球健身行业现状2. 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3. 全球各地区健身器材市场份额4. 中国健身行业现状5. 中国健身人群规模及渗透率6. 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7. 中国健身器材制造行业集中度8. 中国与欧美健身产业规模对比9. 中国健身器材产业链10.健身器材品类划分11.健身器材购买渠道12.线上健身器材用户画像13.健身器材品牌矩阵14.健身大型器械Top品牌15.健身大型器械线上用户消费趋势16.健身大型器械核心品类价格17.舒华体育企业介绍 18.舒华体育营业收入分析 19.舒华体育健身器材收入分析 20.舒华体育主要产品销量分析 全球健身器材行业资料来源:问可汇研究整理,2025年• 全球健身行业发展呈现区域差异。北美和欧洲市场成熟,智能健身房、线上训练平台、高端私教增长显著;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因城市化和健康意识提升,健身房连锁、居家健身、健身科技产品成为增长点;拉美和中东市场受政府健康政策和中产阶级增长推动,发展迅速。• 消费者趋于多元化,25-40岁年轻人为主力,老年人健身需求上升,银发市场增长明显。女性健身偏好瑜伽、普拉提、功能性训练,企业健身福利吸引职场人士,Z世代更青睐社交化、娱乐化健身。• 智能健身设备、可穿戴设备、居家健身器材需求旺盛,如跑步机、动感单车、智能哑铃等。健身补剂市场扩大,蛋白粉、BCAA等成刚需。VR/AR沉浸式健身产品逐步推广,提升健身体验。资料来源:问可汇研究整理,2025年• 全球健身器材市场在2020-2030年间稳步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滑后逐步恢复,预计2030年规模达158.8亿美元。• 2023年北美市场占比33.4%,领先全球,受健身文化成熟和高端设备需求推动。亚太占30.2%,中国、印度等市场增长迅速。欧洲占23.9%,需求稳定。拉美和中东&非洲分别占8.1%和4.4%,增长潜力较大。99.1 100.6 104.3 110.2 117.6 125.7 132.8 140.0 146.3 152.4 158.8 -3.95%1.54%3.70%5.60%6.73%6.89%5.65%5.42%4.55%4.16%4.16%20202021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20-2030年 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增长率33.4%30.2%23.9%8.1%4.4%2023年按地区划分的健身器材市场份额北美洲亚太欧洲拉丁美洲中东&非洲中国健身器材行业资料来源:问可汇研究整理,2025年中国健身行业现状• 中国健身行业快速增长,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一线城市健身产业成熟,高端健身房、私教和智能设备需求旺盛。二三线城市健身房和社区健身设施加速扩张,推动市场下沉。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市场仍处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依赖公共健身设施建设。• 健身消费人群日趋多元。18-35岁群体偏好健身房、团课和线上训练,中年人关注健康管理,推动康养型健身增长。银发健身市场兴起,广场舞、太极等受欢迎。女性健身需求旺盛,瑜伽、普拉提等细分市场增长明显,Z世代更青睐智能、社交化健身。• 健身器材消费多元化。居家健身设备如跑步机、划船机、动感单车热销,智能健身镜、智能哑铃等受欢迎。可穿戴设备需求旺盛,智能手环、运动手表流行。健身营养品市场扩大,蛋白粉、氨基酸补剂等成为刚需,整体向科技化、智能化、健康化发展。资料来源:Keep招股说明书,问可汇研究整理,2025年中国健身人群规模及渗透率2.492.793.13.423.583.743.90 4.064.244.4217.8%19.9%22.0%24.2%25.3%26.5%27.6%28.9%30.3%31.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17-2026年 中国健身人群规模及渗透率(单位:亿人)中国健身人群渗透率• 从2017年到2026年,中国健身人群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健身人群为2.49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4.42亿人。随着健身意识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渗透率也逐年提高,从2017年的17.8%增长至2026年的31.5%。• 预计未来几年,健身人群规模和渗透率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和银发群体中,健身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点。资料来源:问可汇研究整理,2025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 2020-2030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呈现波动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99.1亿元,随后在2021年和2022年出现下滑,主要受到疫情和市场调整的影响。但从2023年开始,市场回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7.2亿元。• 中国健身器材市场的增长潜力仍然较大,尤其是智能健身设备和高品质居家健身器材的需求将推动市场向前发展。随着消费者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预计未来市场将保持稳步上升。99.1 97.2 87.8 95.2 101.9 108.2 114.5 120.8 126.6 131.9 137.2 10.95%-1.54%-9.70%8.60%6.73%6.89%5.65%5.42%4.55%4.16%4.16%20202021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20-2030年 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单位:亿元)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增长率资料来源:博菲特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官网,问可汇研究整理,2025年中国健身器材制造行业集中度3、其他省份•广东、江苏、浙江:这些地区是创新和生产的中心,拥有生产各种健身器材的工厂。1、山东省宁津县•宁津拥有健身器材生产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宁津生产的商用健身器材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宁津健身器材产品50%以上出口到国际市场。•产品涵盖商用、家用、医疗、保健设备等十几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宁金的健身器材销往美国、法国、印度、俄罗斯、意大利、东南亚等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福建省厦门市•厦门聚集了80多家健身器材企业和500多家体育用品相关工厂。•厦门是国家唯一的出口健身器材质量安全示范区。资料来源: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问可汇研究整理,2025年中国与欧美健身产业规模对比地区俱乐部总人口健身人口渗透率美国39125家3.29亿人5000万15.20%中国44305家14亿人7029万5.02%中国香港756家748万人53万7.09%中国台湾305家2358万人71万3.01%德国9669家8320万人1166万14.00%英国7239家6643万人1040万15.60%法国4540家6706万人620万9.20%意大利7760家6080万人551万9.10%西班牙4743家4708万人551万11.70%资料来源:三柏硕招股说明书,问可汇研究整理,2025年中国健身器材产业链• 健身器材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开始,包括钢材厂商、跳布厂商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8-10
24页
1.12M
收藏
分享

健身器材行业分析:需求攀升 市场扩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2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尼得科重视中国工厂,在大连、青岛、平湖、东莞等国内多地设厂
综合
2025-08-10
来源: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尼得科:机器人旋转关节王者,国产合作伙伴迎来机遇
查看原文
2024 年中国市场占尼得科收入比例 21%,为第三大市场
综合
2025-08-10
来源: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尼得科:机器人旋转关节王者,国产合作伙伴迎来机遇
查看原文
尼得科价值观奉行“挑战精神”
综合
2025-08-10
来源: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尼得科:机器人旋转关节王者,国产合作伙伴迎来机遇
查看原文
尼得科收购了三菱重工等优质机床资产,完善小模数齿轮及减速器的量产能力
综合
2025-08-10
来源: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尼得科:机器人旋转关节王者,国产合作伙伴迎来机遇
查看原文
尼得科 Smart-FLEXWAVE 减速器,内置三合一传感器,助力机器人更小更轻
综合
2025-08-10
来源: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尼得科:机器人旋转关节王者,国产合作伙伴迎来机遇
查看原文
尼得科平湖减速器工厂,其余两个工厂位于日本、菲律宾
综合
2025-08-10
来源: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尼得科:机器人旋转关节王者,国产合作伙伴迎来机遇
查看原文
ai总结
AI智能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全球及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消费趋势及竞争格局,指出智能化和多元化需求推动市场持续增长。 1. 全球健身器材市场稳步增长,预计2030年达158.8亿美元,北美、亚太和欧洲为主要市场,智能设备和居家健身需求旺盛。 2. 中国健身人群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6年达4.42亿人,渗透率提升至31.5%,二三线城市和银发群体成为新增长点。 3. 中国健身器材市场2023年回升至95.2亿元,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智能设备和高品质居家器材需求突出。 4. 健身器材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26-35岁群体是线上主要消费者,实用入门型产品更受欢迎,市场向低线城市扩展。 5. 舒华体育作为国内领先企业,健身器材业务占比78.06%,但毛利率从40%以上降至29.61%,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热门报告
加入社群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