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新华社研究院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新华社研究院目录前言………………………………………………………1第一章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觉醒历程…………………4一、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4二、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升华…………6第二章文化主体性激活文化生命力 …………………14一、发挥引领力,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 ……………14二、增强凝聚力,筑牢共同的文化认同 ……………19三、提升塑造力,驱动高水平文化发展 ……………24四、扩大辐射力,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 ……………30第三章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世界意义 …………………37一、树立文明传承和创新的文化品格 ………………37二、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的文化底气 …………………38三、注入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力量 ……………………40四、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文化态度 ……………………42五、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共识 ………………43结语 ……………………………………………………45编写说明与致谢 …………………………………………47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前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主体性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内核,是维系民族认同和国家稳定的关键所在,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文化自强的基础前提,是世界格局深刻变革中彰显文明特质的精神坐标。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与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从古老的农耕文明起源,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再到对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影响,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升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列强侵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遭受重创。但中华文化的根脉从未断绝,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复兴之路。直至中国共产党诞生,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培育壮大社会主义先进1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文化,重塑并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步入新时代,文化主体性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使命。它激活了文化的生命力,在发挥引领力、增强凝聚力、提升塑造力、扩大辐射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价值。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特性①。中华文化展现出日益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巩固文化主体性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让我们树立对文明传承的文化自信,警惕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守正创新中赓续民族文脉。——让我们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的文化底气,挺直文化脊梁,寻求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让我们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①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5页。2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思,独立自主地选择发展现代化的道路。——让我们形成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文化态度,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让我们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共识,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各美其美”迈向“美美与共”,文化主体性在文化激荡中夯实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根基,共同托举起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璀璨明天。3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第一章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觉醒历程文化主体性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进行创新创造的主动精神①。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外部压力如何胁迫、现代化浪潮如何冲击,中华文化始终坚守主体性,以守正创新的勇气、开放包容的态度走出一条文化自信自强之路。一、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主体性是人作为处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的本质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自主、创造等特性。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继承、创新、发展中所展现出的独特价值理念和精神特质,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且具有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立①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4页。4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场的存在状态。文化主体性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文化主体性唤醒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来历、形成过程、发展趋向的自知、自觉。在现代化的演进中,没有文化自觉,一个民族将成为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精神流浪者。根源于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自觉,如同文明长河的灯塔,指引着现代化驶向有温度、有灵魂的光辉彼岸。文化主体性塑造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依托。文化主体性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基因,构筑起文明绵延的深层密码。只有建立起对自身文化清醒的认知,从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与精神内核中找到自信的力量,才能摆脱文化盲从、文化焦虑、文化自卑,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以从容之姿、磅礴之力推动文明赓续与时代创新。文化主体性锻造文化自立。亦步亦趋无法实现民族振兴,随波逐流亦不能赢得世界尊重。只5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有坚守文化主体性,才能在全球文化激荡中,保持坚实的内在定力,不被同化、异化、矮化,实现文化发展方向的自行把控、文化内容的自主生产、文化价值的自我表达,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根基,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文化主体性铸就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的应有之义。只有坚守文化主体性,才能让独特的文化品格成为穿透时代迷雾的精神航标,照亮文化发展的前进之路;才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社会前进不竭的精神动力;才能在全球文明碰撞交锋中,实现平等交流、包容互鉴,推动人类共同进步。二、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升华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和塑造了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主体性遭到6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严重冲击。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守正创新中重塑和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使古老文明在新时代既守住精神根脉,又迸发创新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筑牢了文化根基。(一) 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和塑造中华文化主体性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①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的单元当中独自发展起来的原生文明。中华文明走过了①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7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距今 10000 年奠基、8000 年起源、6000 年加速、5000 多年进入文明阶段、4300 年中原崛起、4000 年王朝建立、3000 年王权巩固、2200 多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①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演进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群星璀
2025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新华社研究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1M,页数4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