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VS“非典型”滞胀的策略含义:雷同的“滞胀”,别样的牛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19 年 12 月 20 日 策略研究 雷同的“滞胀”,别样的牛熊 ——“周期性”VS“非典型”滞胀的策略含义 策略专题 “滞胀”有两种类型。由历史经验看,造成“经济增速回落、CPI 冲高”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周期性的,在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中,“价格粘性”导致需求与物价走势错位,产生持续 1~3 个季度的滞胀期,是经济周期尾部的正常现象,“美林时钟”依据这种规律构建,2012年前国内经济数据也呈现这样的特征。另一类源于非周期因素,我们认为是“非典型滞胀”,经济增速下行阶段,多数消费品价格表现稳定甚至下降,但偶发因素造成某种商品价格攀升、推升 CPI。2019 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推动 CPI 读数超市场预期,是“非典型滞胀”的表现。 “周期性滞胀”结束后进入衰退期,各行业普遍下跌。2000 年以来,国内“周期性滞胀”发生过 4 次,期间 CPI 食品项与非食品项共振,也引发了以对抗通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收紧,通胀压力逐渐消退后,进入经济衰退阶段。这种情况下,政策收紧产生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预期,令市场上涨的两大动力流动性与盈利增长趋弱。通胀数据由冲高到回落的区间,市场表现并不好,主要指数估值向低位回归,若市场估值已经处在低位,例如 2013 年,回调空间是有限的。 滞胀加剧初期、或者通胀见顶回落的巅峰期,周期和消费行业出现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理论上通胀对消费有促进作用,当实际利率下行,消费者体会到货币购买力下降,储蓄贬值但商品增值。一方面,因实际收入水平和储蓄价值下降,消费者以货币形式进行储蓄的意愿降低,另一方面,因预期物价可能进一步上涨,消费倾向得到提升。通胀环境中,通常出现“猪油共振”,伴随原材料和消费品价格上涨,周期、消费等板块相对受益,其超额收益通常出现在滞胀加剧初期、或者通胀数据见顶的滞胀巅峰。 “非典型滞胀”对政策和市场的意义截然不同。“非典型滞胀”不由周期波动导致,在经济下行期,多数消费品价格表现稳定甚至下降,但偶发因素造成某种商品价格攀升,造成经济增速与通胀数据背离。例如 2015 年猪肉价格上涨引发“非典型滞胀”,但货币政策以“稳增长”为目标进行调控,滞胀不是影响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不能阻碍市场上涨。与之对比,2019 年 CPI 上涨幅度和经济下行压力都较显著。 “非典型滞胀”是当前扰动市场的因素之一,弱元起下的新牛市有望开启。当下“非典型滞胀”的政策含义是“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拳。通胀压力缓解后不是衰退期,相反 2020 年 1 季度有望同步出现盈利周期弱复苏、CPI 通胀见顶回落,对于权益市场而言意味着牛市,我们在 2019 年初提出的“一季度修复,二季度风险,下半年牛市的前夕”的判断大概率将兑现。 风险提示:1、美股调整;2、大博弈升级;3、经济下行超预期。 分析师 谢超(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00001) 010-56513031 xiechao@ebscn.com 陈治中(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5070002) 0755-23946159 chenzhz@ebscn.com 李瑾(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100001) 010-56513142 lijin@ebscn.com 联系人 黄亚铷 021-5252 3815 huangyr@ebscn.com 黄凯松 021-52523813 huangkaisong@ebscn.com 2019-12-20 策略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两种性质的滞胀及市场复盘 ....................................................................................................... 3 1.1、 “周期性滞胀”环境下的 A 股市场 ............................................................................................................. 4 1.2、 “非典型滞涨”对政策和市场的意义不同 ................................................................................................. 11 2、 当前“非典型滞胀”的配置指引 ................................................................................................. 14 2.1、 大势不担忧,仍在配置期 ...................................................................................................................... 14 2.2、 政策含义:“松货币、紧信用、宽财政”的组合 ...................................................................................... 14 2.3、 转机可期:猪价和房价通胀同步回落 .................................................................................................... 17 3、 风险提示 ................................................................................................................................. 18 2019-12-20 策略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1、两种性质的滞胀及市场复盘 由历史经验看,造成“经济增速回落、CPI 冲高”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周期性的,在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中,“价格粘性”导致需求与物价走势错位,产生持续 1~3 个季度的滞胀期,是经济周期尾部的正常现象,“美林时钟”依据这种规律构建。2012 年前国内经济数据也符合这样的特征。 另一种源于非周期因素,我们认为是“非典型滞胀”。经济增速下行阶段,多数消费品价格表现稳定甚至下降,但偶发因素造成某种商品价格攀升、推升 CPI。2019 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推动 CPI 读数超市场预期,是这种“非典型滞胀”的表现。 图 1:价格粘性导致需求与物价错位(单位:%) 注:数据截至 2019Q3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 2:CPI 滞后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单位:%) 注:数据截至 2019Q
[光大证券]:“周期性”VS“非典型”滞胀的策略含义:雷同的“滞胀”,别样的牛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5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