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波动中的破局之道:2025年中期信用债展望与策略建议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2 年第 9 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专题研究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郝云龙 ylhao@ccxi.com.cn 侯天成 tchhou@ccxi.com.cn 谭 畅 chtan@ccxi.com.cn 联系人: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院长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关税冲击与政策托底博弈,波动市行情下关注稳健配置机会-2025 年一季度信用债市场复盘与展望】 【超低利率时代信用债市场如何看?-2024 年信用债市场运行回顾与 2025 年展望】 【融资温和回暖、收益率震荡后收敛, 关注市场情绪变化和经济复苏进程-2024年1-10月信用债市场运行回顾与展望】 【产业债支撑发行恢复、信用利差再创新低,关注转债市场、超长期信用债投资机会-2024 年上半年信用债市场运行回顾与展望】 【融资温和回暖、趋势行情难现,关注长债供给增加带来的结构性机会-2024年一季度信用债市场运行回顾与展望】 【融资回暖利率中枢适度下移,把握有色、煤炭债券投资机会--信用债市场2023年回顾与 2024年展望】 低位波动中的破局之道: 2025 年中期信用债展望与策略建议 主要内容 2025 年下半年展望及策略建议 信用发行持续扩容,三季度信用债发行规模或达年内峰值。发行端“科技板”发力叠加需求端配置支撑有望推动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继续增长。下半年货币政策依然延续适度宽松的总体基调,或存在 1-2次降准降息机会,短端利率下行有望带动一级市场发行利率延续低位。 债市收益率或延续下行趋势。当前国内经济弱复苏,内生动能疲软,房地产修复存不确定性,基本面压力仍在。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宽松预期。在经济弱势未改与政策主动呵护的双重支撑下,下半年收益率中枢下行趋势或难以扭转。从信用债角度看,在经济弱势复苏且政策持续宽松的环境下,市场为获得更高收益,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或维持旺盛,信用利差或仍存压缩空间。 投资策略方面,在债市收益率低位波动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进一步挖掘高等级信用债的投资价值,筛选信用资质良好、利差有压缩空间的个券,增厚收益。同时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市场波动,借助波段操作,获取交易收益。具体投资领域可关注消费领域、稳健行业和科创债领域投资机会。 上半年信用债市场复盘 ◼ 一级市场:信用债扩容、分化延续,“科技板”落地推动科创债规模显著增长 信用债发行总量温和增长、期限结构持续优化,发行利率先升后降仍处低位。上半年用债发行规模7.93 万亿元,净融资规模 9710.83 亿元,同比有所增加,市场温和回暖。受国内外政策及资金面波动影响,信用债发行利率先升后降再稳,各等级短融和中票发行利率在 3月达到高点后有所下行。 产业债发行大幅扩容,城投债连续四月净融出。上半年产业债供给大幅扩容,发行规模 4.69 万亿元,净融资规模为 1.11 万亿元;城投债因监管持续收紧影响发行规模 2.77 万亿元,并从 3 月起连续四月净融出,累计净融出规模 1200.04亿元。 创新品种发行规模大幅扩容,尤其是“科技板”落地推动科创债发行量显著增长。上半年信用债创新品种发行持续升温,科创类债券新发行规模爆发式增长带动创新品种整体扩容。发行规模总计 1.1.万亿元,同比增加 51.84%。贴标绿色债券发行 1540.25亿元,同比增长 29.95%。 信用债发行主体结构仍待优化,民企融资环境获改善后仍需政策持续发力。上半年,央国企凭借高信用评级和低成本优势在信用融资中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而民企债券融资在政策强力驱动下实现边际改善。上半年民企债券发行规模 3466.61亿元,同比增长 11.39%,净融资 337.27亿元。 ◼ 二级市场:收益率先波动后平稳,信用利差多数收窄 信用债交投活跃度降温,短期融资券成交规模下降明显。今年上半年二级市场债券成交总额为 205.23万亿元,较去年增加 2.92%。其中信用债成交总额较去年减少 8.89%至 27.64 万亿元;短期融资券成交规模为 0.62万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减少 22.92%,较其他券种相比,下降幅度最大。 债市收益率先波动后平稳,“资产荒”格局总体延续。一季度债券市场受多重利空因素扰动,收益率宽幅震荡。进入二季度后,债券市场收益率投资情绪有所修复,债市收益率先下行后平稳。截至 6 月30日,各期限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上行4-27bp至1.34%-1.80%;各期限等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多数较年初上行 1-10bp 至 1.70%-3.25% 资产荒格局下信用债配置情绪修复,信用利差多数收窄。上半年国内经济延续温和修复态势,企业经营预期改善增强了市场对信用债偿付能力的信心,信用风险溢价下降。以中短期票据为例,各期限等级债券信用利差普遍收窄 2-68bp之间。等级间利差方面,中短期票据等级间利差多数收窄。 各行业利差全面收窄,房地产仍为利差最高行业。上半年各行业利差全面收窄。具体看,房地产仍是利差最高行业,行业利差为 71bp。交通运输、电力生产与供应等行业利差处于较低水平。信用债研究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敬请联系 中诚信国际品牌与投资人服务部 赵 耿 010-66428731; gzhao@ccxi.com.cn 1 低位波动中的破局之道:2025 年中期信用债展望与策略建议 www.ccxi.com.cn 在关税博弈反复、内需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韧性增长,但内需边际走弱。下半年全球贸易博弈和谈判进程仍在持续,抢出口效应减弱后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或逐渐显现。低利率环境下的成本优势叠加科创债扩容放量支撑信用债发行总量温和增长,融资结构上呈现产业债融资大幅增长、创新品种持续扩容、期限结构优化、民企债融资有所改善等亮点,但也仍存在城投债融资净流出、民企债融资占比不高等问题。展望后市,下半年债市收益率或延续低位运行。当前国内经济弱复苏,内生动能疲软,房地产修复存不确定性,基本面压力仍在。宏观政策上,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宽松预期。虽下半年特别国债及地方债供给或放量,可能阶段性扰动债市,但经济基本面预期与资金环境呵护下,债券收益率中枢预计仍低位运行。在债市收益率低位波动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进一步挖掘高等级信用债的投资价值,筛选信用资质良好、利差有压缩空间的个券,增厚收益。同时,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市场波动,借助波段操作,获取交易收益;具体投资领域上,可关注消费领域、稳健行业和科创债领域投资机会。 上半年信用债市场复盘 ◼ 一级市场:信用债扩容、分化延续,“科技板”落地推动科创债规模显著增长 (一)信用债发行总量温和增长、期限结构持续优化,发行利率先升后降仍处低位 上半年信用债市场呈现“温和增长、结构优化”的特征。根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统计,上半年信用债发行规模为 7.93 万亿元,净融资规模为 9710.83 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 2104.03 亿元和 2667.23 亿元,显示市场
低位波动中的破局之道:2025年中期信用债展望与策略建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8M,页数1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