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钢系列能源篇:景气托底,高端突围
4 特钢系列能源篇:景气托底,高端突围 [Table_CoverStock] 【】[Table_Industry] [Table_ReportTime] 2025 年 7 月 22日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2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Table_ReportType] 行业投资策略 [Table_StockAndRank] 特钢行业 投资评级 看好 上次评级 [Table_Author] 高 升 煤炭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4100002 邮 箱:gaosheng@cindasc.com 左前明 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18070001 联系电话:010-83326712 邮 箱:zuoqianming@cindasc.com 刘 波 煤炭钢铁行业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5070001 邮 箱:liubo1@cindasc.com 李 睿 煤炭钢铁行业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5040002 邮箱:lirui@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27号金隅大厦 B座 邮编:100031 [Table_Title] 特钢系列能源篇:景气托底,高端突围 [Table_ReportDate] 2025 年 7 月 22日本期内容提要: [Table_Summary] ➢ 在钢铁行业深度调整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期,特钢作为支撑国家战略安全与高端制造的核心材料,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本文聚焦能源用特钢领域,旨在剖析行业现状与机遇,研判具备代表性的高端能源用特钢品种,揭示其双重增长驱动力:能源需求景气周期的底层支撑与国产替代加速进程的产业逻辑。即,一方面,全球能源转型驱动需求扩张,煤油气电传统化石能源与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的资本开支保持高位共振,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稳步攀升,能源基建用钢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系列政策鼓励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高端特钢领域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这一趋势正倒逼国内特钢产业实现技术升级与产业变革。 ➢ 特钢行业的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国产化替代的征程尚未完成。从产量结构分析,我国特钢产品中中低端占比偏高,2024 年特钢企业的中低端钢材产量占特殊钢总产量的比例约为 60%,而中高端产品的产量占比依旧较低。在高端特钢的供给层面,国内市场对进口的依赖度居高不下,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国内特钢产量持续增长,但行业始终未能摆脱“产品结构低端化、高端产品进口化”的困境。从进口数据来看,我国特殊钢进口量虽从历史高点逐步回落,但仍保持较大规模:2024 年进口量达 311 万吨,总金额 59 亿美元。对外依存度方面,2024 年我国特殊钢进口量占表需的比例为 3.5%,尽管这一数值自2004 年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目前仍处于较高区间。 ➢ 在周期迭代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特钢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已步入减量化发展阶段,这为特钢占比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军曾指出:“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发达国家钢铁发展的共同点是,钢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特钢占比逐步提高。”在钢铁行业减量化推进、产业向高端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特钢占比有望逐步攀升。另一方面,政策层面也在积极为特钢行业发展赋能。国家高度重视钢铁及特钢产业,而特钢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材料,是众多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2024 年 5 月发布的《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 能源领域作为特钢的重要下游市场,其发展景气度持续为能源用特钢需求提供有力支撑。能源行业广泛需要具备强韧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高性能材料,而能源用钢正是该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从国内下游应用领域来看,粗略统计显示,涉及能源领域的发电及海洋石化合计占比达 11%。一方面,能源行业的资本开支持续处于高位。2024年,我国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达 60376 亿元,同比增长24%,这已是连续第三年保持 20%以上的增速。2018-2024 年,我国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增长 118%,年化增速超过 19%。具体到各细分领域:煤电方面,近两年煤电核准力度不断加大,基本扭转了前些年严控煤电装机的局面;核电方面,相关政策表述中首次采用“积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3 极”一词明确提及核电,且连续 3 年核准机组数量超过 10 台;油气方面,原油上游资本开支稳步复苏,海上及非常规领域勘探开发的资本支出增长显著;新能源方面,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海上风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能源高端需求引领能源用特钢发展,高端品种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通过梳理能源用钢细分应用场景,空间相对广阔的核心元器件涉及以下产品: (一)核电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蒸发器传热管是核电用钢的关键部件,单台压水堆机组的用量约为 200 吨。2022-2024 年核准的核电站,预计在 2023-2025 年完成招标,相关设备预计在 2025-2027 年集中进场,并于 2025-2030 年期间集中投产。从中长期看,“十五五”期间(2026-2030 年)核电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迎来大幅提升,年新增装机峰值有望突破 10GW。我们预计到 2030 年核电蒸发器传热管需求量为 5800-33000吨。 (二)高压锅炉管:高压锅炉管主要用来制造高压及其以上压力的蒸汽锅炉管道,每制造 1 万 kW 发电量的锅炉需要 100t 高压锅炉管。考虑到火电的建设周期,当前正处于设备交付高峰期。展望“十五五”期间,我国火电新增装机量有望继续维持高位。根据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柴玮的初步测算,煤电机组每年需增加 7000 万千瓦左右才能维持现有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我国火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仍有望维持约 5000 万千瓦/年的高位。同时,随着超超临界机组使用增加,高端锅炉管需求也将持续提升。 (三)镍基油气用管:酸性油气田分布广泛,中国酸性油气田比例较高,镍基合金油井管抗腐蚀性能优异,我国高端镍合金油井管需求呈现刚性。同时,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重大战略性突破基本集中在深层超深层或深海,随着油气勘探逐渐向深层超深层或深海发展,传统油气用管面临介质腐蚀与高压环境的双重挑战,高端油管需求有望增长。 (四)高端风电轴承用钢:风电用特殊钢约占行业总耗钢量的 26%,其中轴承用钢是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在海上风电加速发展和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双重趋势下,对轴承钢的质量要求有望显著提升,有望带动国产高端风电轴承钢需求增长。一方面,海上风电进入发展快车道,其特殊工况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标准。另一方面,机组大型化带来更大额定功率和更长叶片,导致载荷增大,作为关键承载部件的主轴承
[信达证券]:特钢系列能源篇:景气托底,高端突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01M,页数3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