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

2025 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智联招聘 2025 年 7 月 1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是全国极具地位的人才需求和供给市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联合智联招聘,基于产业大数据和人才供需大数据,发布《2025 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围绕大湾区全产业、重点产业,分析人才供需两侧的情况,为有意向前往大湾区工作的人才提供参考。 【核心发现】 一、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结构  聚焦重点产业,集成电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需求占比高  深圳、广州招聘需求占比近 7 成  500 人以上大中企业招聘占比超 4 成,规模企业集中 二、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变化  现代服务、先进制造等行业发展较好,养老/看护需求同比增长 28.9%  深圳、广州现代服务业招聘需求翻倍,中山、惠州工业自动化需求同比增长 77.7%、54.0%  养老/看护行业生机勃勃,护工、月嫂岗位招聘薪资分别上升 10.0%、8.1%  居民服务业提升生活品质,保洁岗位招聘职位数占比近 4 成  工业自动化行业高技术人才和一线工人需求并重,招聘薪资涨势可观  人工智能行业中市场拓展与技术岗位并重,算法工程师平均招聘薪资 24799 元  护工看重资质认证,算法工程师侧重硬技能  无人机、机器人技术人才需求爆发式增长,无人机组装测试岗位增速达 166.4% 三、大湾区产业人才供需匹配 2  大湾区青年人才磁吸效应显著  流入人才从业背景与重点产业布局相呼应,产才融合度高  核心城市人才竞争激烈,支点城市纳才空间充足  汽车行业人才竞争温和,高端技术人才、一线工人缺口大  优质月嫂供给短缺,工程类岗位人才多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形成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核心城市为引领,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七大城市为支撑的城市群格局,在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报告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城,从产业人才的供需两侧展开详细分析。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大湾区招聘职位数在占全国总招聘职位数 12%,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一、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结构 聚焦重点产业,集成电路、互联网、先进制造等需求占比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作为经济基础的产业体系,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逐渐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湾区招聘需求中,重点产业占比较高。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以 22.6%的占比位居首位;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占比相近,分别为 8.0%、 1 数据时间:2025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15 日。 3 7.9%,凸显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产业优势;大型设备/重工业、加工制造、汽车等合计占比约为 8.5%,集中体现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立区"的战略导向。 深圳、广州招聘需求近 7 成 深圳、广州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引擎作用和人才聚集效应。具体来看,深圳、广州招聘职位数在大湾区占比分别为 35.2%、31.8%。穗深地区拥有众多知名行业巨头企业,人才需求量较大。除此之外,东莞、佛山招聘需求也较多,是区域内吸纳劳动力的重点城市。 4 500 人以上大中型企业招聘占比超 4 成,规模企业集中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大湾区招聘需求中,500 人以上大中型企业招聘职位数占比达41.4%,显著高于全国同规模企业招聘总量(33.3%)。大湾区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开放程度高,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入驻,例如华润集团、腾讯控股、招商银行、南方电网等,这些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5 二、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变化 现代服务、先进制造等行业发展较好,养老/看护领域需求增长达 28.9%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大湾区当前招聘增速亮眼的产业集中于“现代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先进制造”等行业领域,与《规划纲要》中的战略方向相吻合。具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现代服务业中养老/看护、居民服务增长突出,招聘职位数分别同比增长 28.9%、13.9%。大湾区注重民生福祉与宜居宜业建设,养老服务契合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区域对高品质民生保障的需求,居民服务则支撑城市生活服务体系完善,助力打造优质生活圈。 物联网、人工智能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分别为 14.7%、5.6%。从战略层面来看,物联网、人工智能是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支撑产业,前者是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后者则赋能产业升级,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驱动人才需求增长。 先进制造业中,工业自动化招聘增长 6.6%。大湾区多个城市都是制造业重镇,用人需求旺盛。同时,工业自动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化进程的关键抓手,产业发展活力6 强劲。此外,现代物流中的交通/运输(12.8%)、物流/仓储(11.1%)招聘也稳步增长,凸显出大湾区高效物流体系的优势。 深圳、广州现代服务业招聘需求翻倍,中山、惠州工业自动化需求同比增长 77.7%、54.0% 深入城市维度可发现:各城市依托资源禀赋与战略定位,实现协同与差异并存的发展模式,既避免同质化竞争,又通过城市互补放大集群效应,促进“湾区一盘棋”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深圳的养老/看护、物联网、人工智能需求分别同比增长120.9%、16.5%、9.1%。深圳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深圳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和老龄化社区长者服务站覆盖率已分别达到 85%和 80%。这一发展态势催生了大量专业照护、康复治疗等人才的需求。同时在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深圳市依托众多龙头企业,推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迸发出巨大活力。 广州的居民服务、交通/运输和物流/仓储招聘分别同比增长 100.4%、85.1%、36.2%。广州市统计局于 2024 年 10 月的万户居民调查报告显示,70.3%的受访市民认为广州越来7 越宜居,且未来三年预计在广州安居乐业的市民占比高达 92.4%,居民需求推动相关居民服务产业的发展。此外,广州正加速打造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核心物流支点、粤港澳大湾区对接 RCEP 的核心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人才的需求。 佛山的交通/运输业招聘同比增长 151.5%,东莞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招聘职位数分别同比增长 42.8%、22.6%。佛山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综合性枢纽城市目标地位,不断促进与周边城市、内部各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7-07
智联研究院
21页
1.66M
收藏
分享

[智联研究院]:2025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6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2 2023-2025 年平台企业发展需要的支持
综合
2025-07-07
来源:新疆平台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
查看原文
图 1 2023-2025 年平台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综合
2025-07-07
来源:新疆平台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
查看原文
表 7 2025 年平台企业数据价值挖掘方式
综合
2025-07-07
来源:新疆平台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
查看原文
表 6 2025 年平台企业数据治理方式
综合
2025-07-07
来源:新疆平台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
查看原文
表 5 2025 年平台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占比
综合
2025-07-07
来源:新疆平台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
查看原文
表 4 2024-2025 年平台用户种类数量变化
综合
2025-07-07
来源:新疆平台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
查看原文
ai总结
AI智能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揭示了大湾区在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城市差异及供需匹配方面的核心特征。 1. 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高度集中于重点领域,集成电路、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占比突出,深圳和广州贡献了近70%的招聘需求,500人以上规模企业招聘占比超40%,显示规模企业的集中效应。 2.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呈现快速增长,养老/看护行业需求同比增长28.9%,护工和月嫂薪资涨幅显著;工业自动化在中山、惠州增速分别达77.7%和54.0%,技术岗位与一线工人需求并重。 3. 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人才需求爆发,算法工程师平均薪资达24799元,无人机组装测试岗位增速高达166.4%,反映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劲活力。 4. 人才供需匹配呈现差异化特征,青年人才占比显著高于全国水平,25-34岁人群占比43.8%;核心城市竞争激烈而支点城市空间充足,汽车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和一线工人缺口明显。 5. 技能要求呈现行业分化,护工等民生岗位侧重资质认证,算法工程师等科技岗位强调硬技能,体现大湾区在保障民生与科技创新双轨并行的战略布局。
热门报告
加入社群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