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2025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智联研究院 2025 年,恰逢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 30 周年。1995 年,这场盛会在北京举行,诞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为全球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方向。30 载岁月流转,中国始终坚定地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成果斐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职场性别平等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均衡,更深刻影响着经济的增长态势与创新活力。智联招聘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平台用户展开调研,回收 3788 份有效样本。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撰写并发布《2025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从职场发展、社会观念变迁以及家庭生活等多维度,深入剖析职场女性的生存与发展图景,助力职场性别平权的稳步推进。 一、 前行无畏:女性升职信心下降,但自我提升意愿明显 • 职场女性平均月薪 8978 元,较去年有所上涨 • 仅 7.9%女性有升职把握,占比大幅低于上一年 • 15.3%的女性晋升受婚育影响,男性仅 2.7% • 36.6%女性认为职场表现优于男性,自我评价较去年有所提升 • 男性比女性更“欢迎”男领导,职场人对男/女领导的评价差异大 • 过半职场女性想转行,想“考证”的女性占比高于男性 二、 正视不公:女性求职被问婚育的情况严重,性别不公现象依然存在 • 职场女性求职被问婚育比例升至 62.5% • 83.1%女性遭遇性别带来的不便,而男性仅有 54.1% • 女性中 65.8%认为职场性别不平等来源于生育负担,仅 22.9%的男性认同 • 35.2%职场人认为单一审美导致“容貌焦虑”,37%男性认为男性容貌焦虑被忽视 • 超 6 成职场人认为心理健康问题与性别平等有关,女性承压更大 三、 冲破束缚:女性婚育意愿低于男性,破局婚育难需企业社会合力 • 半数女性认为消除“月经羞耻“需要全社会努力,37.2%的男性持此态度 • 38.8%的女性认为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占比高于男性的 18% • 女性面对催婚态度“更为强硬”,63.7%女性对婚姻制度持怀疑态度 • 4 成职场人认为结婚目的是与所爱的人携手人生,目的为传宗接代者不足 2% • 62.3%职场人认为男性休等长育儿假将减轻女性育儿压力 • 66.2%女性认为推动性别平等的核心是企业与社会承担生育负担,持此观点男性仅 33.2% 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预计,2025 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 2.8%,与 2024 年持平。在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的背景下,职场人薪酬小幅上升。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女性平均月薪为 8978 元,较去年略有上涨,女性在各个行业中的努力和贡献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回报。当前男性平均月薪为 10320 元,男女平均薪酬差距为 13%,与去年基本持平。 升职无疑是职场人都渴望实现的目标。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仅有 7.9%的女性对升职抱有信心,这一比例较上一年度的 21.5%断崖式下滑。今年 14.4%的男性表示升职“可能性较大”或“肯定会升职”,比女性信心更强,但同样较去年下降。AI 等新技术快速变革,产业结 构 发 生 调 整 , 职 场 发 展 的 不 确 定 性 较 大 程 度 影 响 了 职 场 人 的 升 职 信 心 。 当被问及晋升最大的障碍时,两性职场人共同认为“公司提供的晋升机会有限”是首要原因, 56.2%女性选择此选项,高于去年的 44.7%。值得关注的是,15.3%的受访女性选择了“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而男性仅 2.7%。10.2%的受访女性选择了“照顾家庭,职场精力分散”,大幅高于男性的 6.1%,调研结果说明婚姻与家庭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男性。 调研数据显示,有 36.6%的受访女性认为相比同职级的男性同事,自己的工作表现更佳,与同职级的女性对比时,这一数据为 38%,分别高于去年的 32.8%和 36.6%。有 49.8%的受访男性认为自己比同职级女性表现更佳,与同职级男性相比时这一数据为 42.2%。数据 反 映 出 男 性 比 女 性 更 加 自 信 , 但 女 性 职 场 人 的 自 我 评 价 有 所 提 升 。 调研数据显示,职场男领导更受“欢迎”。具体来看,24.7%的女性更希望自己的领导是男性,更希望领导是女性的占比为 23.2%,数据相差不大。而男性职场人的倾向更加明显,选择男领导的占比 39.2%,选择女领导的仅占比 15.7%。在职场人对不同性别领导的特点进行评价时,两性职场人的意见较为统一,男领导普遍特点占比前三的是目标导向、决策果断、沟通直接,女领导则是沟通细腻、注重细节、同理心强。社会长期以来将领导力与果断、权威等“男性特质”挂钩,导致职场人更倾向于认为男性适合担任领导角色,而男性员工因性别认同更倾向选择男领导。实际上,女性普遍具备的同理心强、柔性沟通等特质和能力对于凝聚团队、提高组织韧性等具有重要作用。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应该打破性别刻板印象,让有能力的领导者充分发挥优势,推动组织朝着人性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当被问及是否打算做出重启“职场人生”的决定时,女性女性转换行业和“考证”的意愿明显高于男性。50.5%女性愿意“重新择业,进入新行业”,在选项中占比最高,且大幅高于男性的 43.9%;其次,有 42.7%女性愿意“考证,为升职添加砝码”,选择此项的男性占比为 33.9%。相比女性,男性辞职创业的意愿稍强,12.8%男性有此打算,略高于女性的 10.2%。 调研数据显示,女性遭遇最多的职场不公现象为“求职中被问婚育”,有 62.5%的女性选择此项,高于去年(48.8%),但仅 18.5%男性有过求职被问婚育的经历,说明对“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姻情况”的监督亟待加强,尤其需要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企业更应自觉杜绝歧视,营造性别平等的职场环境。其次,女性因婚姻和年龄影响职场前景的占比分别为 48%和 46.2%,比例均高于男性,仅 9.5%的男性表示婚姻影响职场前景。此外,女性在工作中遭遇性别歧视的比例为 36.9%,较去年的 54%有所下降,不过比例仍然远高于男性(11.3%)。 在职场中,明显的性别歧视行为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抵制,然而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更为隐蔽的“微歧视”。调研数据显示,在被问及在职场中遭遇因性别带来的不适时,83.1%女性遭遇性别带来的不便,而男性仅有 54.1%。受访女性中有 53.7%“生理期身体不适,仍要坚持工作”。除了身体上的不便,女性因性别产生的“发展瓶颈”值得关注。有 25%的女性表示因为性别“被质疑专业能力或领导力”,而男性仅 16.3%;24.8%的女性“被排除在某工作机会或项目之外”,高于男性的 17%。这提醒企业需要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工作环境,给予女性平等的发展机会。 调研职场人认为的职场性别不平等主因,65.8%的女性认为首要因素为“生育是女性摆脱不掉的负担”,在男性中持此观点者仅 22.9%。其次,59.4% 女性认为原因在于“职场文化中对女性的隐形歧视”,持此观点男性占比仅为 17.7%。而男性更认同 “社会分工决定的传统性别角色”,占比 33.7%,其次有 32.2%男性
[智联研究院]:2025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84M,页数1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