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新文科发展报告(2024)-高绩数据
| 中国高校新文科发展报告(2024)内容摘要本报告立足中国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政策演进、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梳理发展脉络。分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等项目和平台建设,总结新文科发展规律。提炼新文科学科专业布局特点,剖析典型案例、提炼创新方案,为高校的新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高校新文科发展报告(2024)前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与教育模式面临深刻转型。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以“新文科”建设为突破口,开启了文科教育革新的系统性探索。新文科不仅是学科内涵的重构,更是回应时代命题、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教育实践。自 2018 年教育部提出“四新”建设以来,新文科从概念萌芽逐步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行动。2020 年《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着顶层设计的成熟。随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全面铺开,新文科建设从理论到平台的纵深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创新载体,通过“人工智能+文化遗产”“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等跨学科平台,正在重构文科研究范式,使人文关怀与实证研究、技术创新形成有机互动。在学科专业建设层面,新文科以“问题导向”重塑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边界,推动人文精神与科技思维的深度融合。“文化遗产数字化”“计算法学”等新兴领域的开辟,“文科+技术”“文科+产业”模式的出现推进着文科走向新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课程体系的重构上,更映射出文科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的转型,强调批判性思维、技术素养与全球胜任力的整合。本报告立足中国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政策演进、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梳理发展脉络、剖析典型案例、提炼创新方案,为高校的新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目录第一章 新文科建设的政策脉络和理论探索.......................................................1第一节 新文科建设的政策脉络...............................................................................................1第二节 新文科建设的理论探索...............................................................................................2第二章 新文科建设项目与平台搭建................................................................... 7第一节 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7第二节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3第三章 新文科学科专业布局............................................................................. 19第一节 新文科自设二级学科与交叉学科...........................................................................19第二节 新文科建设中的专业布局........................................................................................28第四章 新文科建设典型案例............................................................................. 31第一节 山东大学:综合强校,数字赋能谱新篇..............................................................31第二节 华东师范大学:文理强校,拥抱智能开新路..................................................... 34第三节 华南理工大学:理工强校,面向产业拓内涵..................................................... 371| 中国高校新文科发展报告(2024)第一章 新文科建设的政策脉络和理论探索第一节 新文科建设的政策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哲学社会科学获得了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新时代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2018 年 10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该计划的总体部署,便是全面推进“四新”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由此,“四新”也成为了高教界关注的热点,新文科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表 1-1“四新”建设的四大领域“四新”对标国家“四力”“四新”建设方向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对应新兴产业,布局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新医科提升全民健康力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实现传统学科和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新农科提升生态成长力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涉农专业,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信息科学等内容。新文科提升文化软实力相对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数据来源:1.邬大光.“四新”的起点[J].高等理科教育,2022,(03):3.2.马陆亭.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从教育理念到范式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22,( 12):9-11.2020 年 11 月 3 日,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齐聚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山东,共商新时代文科教育发展大计,共话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共同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吹响了新文科建设的号角。2第二节 新文科建设的理论探索新文科建设是时代的新要求。“新文科”概念涵盖了高等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了人才培养,也包括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及体制创新等多项内容。其核心要义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①。图 1-12019 年以来中国知网收录的新文科主题论文数量数据说明:2025 年发文预测值来源于中国知网检索结果计量分析,由中国知网提供。数据来源:中国知网。一段时间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校管理人员、政策制定者等围绕新文科的建设展开了积极探索和热烈讨论
中国高校新文科发展报告(2024)-高绩数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1M,页数4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