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全景透视与后续展望
www.ccxi.com.cn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2 年第 9 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专题研究 2025 年一季报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汪苑晖 yhwang@ccxi.com.cn 闫彦明 ymyan01@ccxi.com.cn 财政支出发力明显,关税博弈下仍有增量空间——2025 年一季度财政数据点评,2025-04-26 全面降准或率先落地,关税博弈下收益率高波动或延续——一季度货币政策与利率债回顾与下阶段展望,2025-04-22 一季度经济表现超预期,为全年打下良好基础——2025 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2025-04-16 开年财政表现:支出前置注重投资于人,收入承压仍待政策发力——2025 年 1-2 月财政数据点评,2025-03-28 2025年地方债务与财政领域的走势与关注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系列之二,2025-03-06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八大关注点——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系列之一,2025-03-05 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全景透视与后续展望 报告要点 后续发行展望 发行预测:年内约 7 万亿地方债待发行,二季度发行节奏有望加快、规模或超 3 万亿,建议适时降准降息,加大货币政策配合力度 新增债:年内还余 0.52 万亿新增一般债、3.44 万亿新增专项债待发行;关税战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二季度经济走势对于全年来说极为关键,财政发力扩内需、稳增长尤为必要,专项债发行或将提速,二季度或有 1.6 万亿新增专项债待发 再融资债:年内偿还到期债券本金的再融资地方债或发行 2.5 万亿元左右,其中再融资一般债 1.6 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 0.9万亿元; 2 万亿用于置换额度仍余 0.66 万亿待发 撬动效应预测:全年理论上可撬动基建投资约 4.3万亿,撬动能力仍待提升 后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对应建议 关注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关税博弈下财政发力重要性愈加凸显,需加快新增专项债发行使用节奏,适当前置地方债务置换进度,同时合理统筹各类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并加大货币政策配合力度 关注土储及收购存量商品房专项债的落地实施情况,可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细则,防止资金空转,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关注专项债资金投向,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同时需重视“负面清单”管理下新领域的项目储备和融资对接 关注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完善监督预警制度、精准提升化债资金效率,同时有效发挥其他各类财政资金作用 伴随大规模债务置换深入推进,地方政府债券付息规模或进一步攀升,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的背景下,需关注付息规模上升下财政预算资金的刚性偿还压力,进一步完善偿债保障机制 一季度地方债市场运行的四大特征 一季度地方债共发行 2.84万亿元、同比增长 80.58%,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伴随大规模债务置换推进,再融资债发行放量、达 1.60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 1.2 倍,占地方债发行规模比重大幅抬升至六成;新增限额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新增债发行规模增长但进度相对偏慢,完成限额进度 21.82%、仍低于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27.26%) 重庆、内蒙古等 14 省已完成今年置换额度的发行,仅湖南、安徽、黑龙江 3 省尚未发行特殊再融资债;上海、广东等地新增债占比较高,河南、陕西等 13 省发行了用于化债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值得注意的是,10 个“自审自发”试点省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快于非试点省份,表明“自审自发”有助于提升专项债发行使用效率 受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专项债大规模发行影响,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同比延长 4.49 年至 17.19 年;受利率中枢下行等影响,地方债发行利率同比下降,但分月度看,地方债发行利率呈逐月上行态势;发行利差同比继续收窄但较去年全年走阔,部分债券出现“发飞”现象 专项债投向领域仍主要集中于市政及产业园区、交通、民生等,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专项债对房地产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用于土储、棚改、旧改、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专项债资金占比明显抬升;二是农林水利、能源领域专项债资金占比增加,但民生服务领域专项债资金占比有所回落;三是专项债作资本金比例小幅回落 www.ccxi.com.cn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研究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敬请联系 中诚信国际品牌与投资人服务部 赵 耿 010-66428731; gzhao@ccxi.com.cn 1 专题研究 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全景透视与后续展望 www.ccxi.com.cn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要求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了 5.2 万亿的新增地方债务限额、较往年大幅增加,叠加大规模债务置换推进,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 1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但新增专项债发行仍相对偏慢。后续看,年内预计仍有约 7 万亿地方债待发行,内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需加快地方债发行使用,并合理统筹各类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降低融资成本并减轻市场冲击;同时,需关注债券资金的投向和效率,进一步优化专项债管理机制;此外,化债对置换依赖加深或加大财政预算刚性付息压力,需进一步完善偿债及付息保障机制。 一、 一季度地方债市场运行的四大特征 近年来,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作为积极财政的重要发力点,地方债新增限额保持高位,同时,一揽子化债方案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地方债作为债务置换的主要工具,重要性愈加凸显。2025 年以来,地方债进一步发挥稳增长和化债的积极作用,一季度发行规模创新高,大规模债务置换推进下再融资债发行放量,近半数省份完成今年置换额度发行;新增债发行规模同比虽增长但完成限额进度相对偏慢,“自审自发”试点省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快于非试点省份。同时,地方债发行长期化的趋势仍在延续,发行利率呈逐月上升态势且部分债券出现“发飞”现象。此外,专项债资金对房地产相关项目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北京、广东首发土储专项债,但民生服务领域资金占比有所回落。 (一)地方债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再融资债占比近六成、新增债进度偏慢 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要求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了 5.2 万亿的新增地方债务限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专项债新增限额 4.4 万亿元、较去年增加 0.5 万亿,为历年“两会”下达限额的最高水平;一般债新增限额 0.8 万亿元、较去年增加 0.08 万亿。新增限额创历史新高叠加大规模债务置换推进下,一季度地方债共发行 2.84 万亿元、同比增长 80.58%,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一般债发行 0.41 万亿元、同比下降 18.59%,专项债发行 2.43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 1.3 倍。具体来看,伴随大规模债务置换推进,再融资债发行放量、达 1.6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 1.2 倍,占地方债发行规模比重大幅抬升近 10 个百分点至 56.39%;其中再融资一般债 1311.15 亿元、同比下降 55.67%,再融资专项债 1
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全景透视与后续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6M,页数1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