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贸易摩擦如何影响我国就业?政策如何应对?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宏观深度报告 20250419 贸易摩擦如何影响我国就业?政策如何应对? 2025 年 04 月 19 日 证券分析师 芦哲 执业证书:S0600524110003 luzhe@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李昌萌 执业证书:S0600524120007 lichm@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占烁 执业证书:S0600524120005 zhansh@dwzq.com.cn 相关研究 《中国科技产业为全球资产注入稳定性》 2025-04-14 《美债抛售潮的原因:去美元化、流动性冲击与中期财政扩张》 2025-04-13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 贸易摩擦或对我国就业市场造成扰动 ➢ 其一,从直接影响来看,出口企业受到对等关税的冲击会产生订单减少、业务收缩的问题,加大企业的经营压力,对制造业企业用工造成直接影响;其二,从间接影响来看,一方面,面对高额的关税压力,部分企业或工厂可能将生产线迁移至关税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和拉美地区,造成就业岗位的减少及劳动力的外流。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出口订单的减少会对其上下游产业链造成连带影响,如上游原材料相关行业及下游出口相关的航运、物流和仓储等行业就业均会受到一定波及。 ➢ 从对就业影响的行业结构来看:从对美出口结构来看,在 2024 年,玩具(32.7%)、纺服(24.9%)、家具(25.1%)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美出口占比较高,这些行业更容易受到美国对等关税的冲击;从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来看,截至 2023 年年报,电子、家电、交运和纺服等行业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 20%,受对等关税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 从对就业影响的省份结构来看:从对美出口占 GDP 的比重来看,截至2024 年底,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和福建五个省份对美出口占 GDP的比重高于 4%,而其他省份均低于 3%;从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来看,山西和河南对美出口占比超过 20%,而四川、福建、西藏、浙江、江苏、广东和上海对美出口比重也超过 15%,以上省份对美贸易的风险敞口相对较大,其就业情况更易受到对等关税政策的波及。 ◼ 出口就业人数的两种定量测算 ➢ 其一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口对就业的拉动。我们以每百万美元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与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速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对每百万美元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进行线性外推,估算出 2024 年每百万美元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约为 29.1 人次,对应 2024 年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约为 1.04 亿人次。 ➢ 其二是通过工业企业中出口交货值占比估算出口对就业的拉动。截至2024 年底,出口交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约为 38.1%,我们以此衡量工业企业中出口相关就业的占比情况,而 2024 年工业企业用工人数约为7401.9 万人,对应工业企业中出口相关就业人数约为 2818 万人。而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中的数据,工业就业人数与服务业就业人数之比约为1:3.1,则对应出口相关的服务业就业人数约为 8735 万人,即合计出口相关的就业人数约为 1.16 亿人次,与方法一中测算的结果较为接近。 ◼ 对等关税对就业影响的估算 ➢ 假定在当下全部商品加征 145%、部分商品最高加征到 245%的税率,且年内维持此税率的极端情况下,则预计对等关税对我国出口增速的影响可能会达到 6.6%,对应出口下滑对就业的影响可能约为 686 万人; ➢ 而如果后续贸易摩擦有所缓和,美方在上半年取消或者大幅调低对等关税的乐观情形下,则预计对等关税对我国出口增速的影响可能仅为1.5%,对应出口下滑对就业的影响可能约为 153 万人; ➢ 而在中性情形下,美方在三季度适度调低对等关税,则预计对等关税对我国出口增速的影响可能约为 3.4%,对应出口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约为357 万人。 ◼ 如何对冲极端情形下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 ➢ 只要 5 个就业弹性最大的行业名义经济增速从 Q1 的 4.5%提高到 5.6%-7.0%,就能额外吸纳 686 万就业,基本能消化掉极端情形下关税冲击带来的就业压力。我们利用 2020 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各个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2 / 13 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关税冲击主要是制造业出口,制造业有更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作为劳动要素的代替,因此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只有 4.7 人。相比之下,建筑业和部分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强。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依次是:住宿餐饮(22.1 人)、居民服务(14.6 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11.4 人)、建筑业(10.3 人)、批发零售业(9.7 人)。如果将拉动就业效果最好的这5 个行业跟制造业相比,其就业吸纳能力是出口行业的 2-5 倍。 ➢ 如果通过就业弹性最大的行业,来对冲出口的就业拖累,这 5 个行业需要额外提高 1.1-2.5 个点的经济增速。这 5 个行业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就业 9.7-22.1 人,如果按 686 万人的就业冲击计算,需要这 5 个行业额外增长 3118 亿-7072 亿元。2024 年,这 5 个行业的增加值大约是 28.1万亿,那么需要额外提高 1.1-2.5 个点的名义增速。今年 Q1,这 5 个行业名义增速为 4.5%左右 ,出口带来的就业冲击发生后,需要提高到5.6%-7%。 ◼ 基于上述分析,以下政策可能对“稳就业”作用更大: ➢ 一是尽快落地服务消费补贴,服务消费补贴比耐用品消费补贴能拉动更多就业。目前我们的消费补贴局限于以旧换新,但以旧换新带动的更多是家电、汽车等工业的增长,而这些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偏低。制造业里,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通信电子设备这 3 个行业平均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为 5.4 人。而服务消费补贴可以补的行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 4 个行业,平均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为 13.1 人。 ➢ 二是推出更大力度政策,稳住房地产,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根据 2023 年五经普数据,建筑业从业人员从 2018 年的 6759 万减少到 2023 年的6079 万,减少了 680 万,主要来自于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因此稳住房地产投资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看到政策对这方面的重视正在提高。4 月 15 日,李强总理在北京调研时指出“要落实好各项相关政策,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并及时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要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我们认为后续地产政策会着力于这两个方面,如创新和优化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微观运作机制,并扩大棚改货币化安置的规模。 ➢ 三是基建仍然重要,尤其要发挥以工代赈对促就业的重要作用。尽管近几年我国基建投资逐步饱和,但考虑到基建对就业的巨大拉动能力,在出口下行期,仍有必要保持较高的基建投资增速,特别是传统的“铁公基”和水利工程。此外,应进一步落实好地方以工代赈基建项目的开展推进,发挥其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5-07
东吴证券
13页
0.97M
收藏
分享

[东吴证券]:宏观深度报告:贸易摩擦如何影响我国就业?政策如何应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7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开年以来 IPO 数量继续回暖
综合
2025-05-07
来源:定期报告:科技调整到何时见底?
查看原文
一季度汽车内需稳中向好图 32:一季度医药出口市场延续景气
综合
2025-05-07
来源:定期报告:科技调整到何时见底?
查看原文
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实现同比高增长图 30:国内半导体需求趋向稳定
综合
2025-05-07
来源:定期报告:科技调整到何时见底?
查看原文
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整体回暖图 28:“五一游”火爆全国
综合
2025-05-07
来源:定期报告:科技调整到何时见底?
查看原文
历年 4 月全 A 涨跌幅、一季报盈利情况(分一级行业)
综合
2025-05-07
来源:定期报告:科技调整到何时见底?
查看原文
当前科技行业的估值已跌至底部
综合
2025-05-07
来源:定期报告:科技调整到何时见底?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