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

关于本报告 ——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从“取舍”到“双赢” 《大气中国》报告特别篇专题自2022年起,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AA)开始编制《大气中国》系列报告的特别篇“十年清洁空气之路,中国与世界同行”,通过指标图集的方式呈现了中国过去(特别是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后的关键十年)在清洁空气与气候变化领域的进展和历程,并通过与东亚、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典型国家的对比分析,提供互鉴,并识别未来的改进方向。该报告覆盖了六组指标,涉及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物排放、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交通运输和重点工业行业。同时,在主报告之外,CAA围绕空气质量管理的主要议题也编写了专题子报告。亚洲地理面积约占全球的30%,居住着世界上60%多的人口,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很多亚洲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的进程之中,同时面临着空气污染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挑战。 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环境库茨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的规律。经济发展进入“高阶”水平的国家环境质量较好,反之,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较差。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稳步高效地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在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应对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过去十年间,中国人均GDP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实现“拐点”跨越,进入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双赢”的状态。而部分亚洲国家,仍然面临经济持续增长与更清洁的空气之间的权衡取舍,甚至是面临经济发展困境与环境质量退化的双重挑战。衷 楠 博士 高级环境研究员 博士 中国区项目总监报告团队撰稿人审稿人万薇 报告团队衷心感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世秋教授对本篇专题报告的悉心指导和专业建议。致谢12023年,东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全球GDP占比约为32%(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4a)。同时,该地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2023年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近三分之二(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4b)。过去十年间,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尽管人均GDP水平仍然远低于欧美典型发达国家,但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快。从2020年开始,亚洲经济体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速放缓,当前已呈现恢复态势。亚洲经济整体增速快,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和能源强度偏高 数据来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图1 201 3-2022年亚洲部分国家与欧美典型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速一、亚洲经济发展与排放情况——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从“取舍”到“双赢” 《大气中国》报告特别篇专题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美国英国德国012345678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13-2022年平均GDP增长率(%)2013-2022年平均人均GDP水平(2015年不变价美元)2 图2 201 3-2022年亚洲部分国家人均GDP与GDP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与欧美典型发达国家相比,亚洲发展中国家由于仍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普遍呈现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和能源强度偏高的特点。其中,位于东南亚以缅甸和柬埔寨为代表的国家,正在经历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和能源强度的大幅上升阶段。在新冠疫情前的10年间,缅甸和柬埔寨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均达到7%,推动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之一,正是工业行业的快速增长。2013-2022年,缅甸和柬埔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由32%和26%提升至38%和40%。伴随第二产业发展,两国能源强度同步上升,分别由6.12和5.98升至8.34和9.09百万焦耳/2015年不变价美元。另一些国家在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上却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以中国为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努力,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由2013年的43.9%降至2022年的39.9%。同期,中国也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取得进展,单位GDP能耗由14.15降至11.24百万焦耳/2015年不变价美元,降幅达到20%。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也均表现出类似变化趋势。——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从“取舍”到“双赢” 《大气中国》报告特别篇专题3 图3 201 3-2022年亚洲部分国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和能源强度数据来源:UN National accounts,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2014-2023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国污染物排放趋势存在差异,产业与能源结构发展变化是推动因素之一亚洲新兴经济体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变化,是驱动空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以缅甸、柬埔寨和越南为例,第二产业占比和能源强度均在稳定上升,单位GDP空气污染物以及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趋势,其中以缅甸的增幅最为显著。2013至2022年,缅甸单位GD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分别增长约204%、63%和115%。另一些国家由于煤炭消费比重增加,也表现出排放量的上升趋势。例如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煤炭消费比重在近十年明显上升,分别由26%和5%上升至35%和22%,并直接导致了这些国家单位GDP排放量上升。——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从“取舍”到“双赢” 《大气中国》报告特别篇专题 图4 201 3-2022年亚洲部分国家单位GDP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来源:Community Emissions Data System (CEDS) ,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数据库,2014-2023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图中单位GDP SO2、NOx排放量的单位为千克/1000美元(2015年不变价美元),单位GDP CO2排放量单位为吨/10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2017年不变价国际元)。与此对应,其它已经开始产业结构转型且能源强度已实现降低的国家,其单位GDP排放量则相应减少。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单位GDP排放量,均在近十年明显下降。其中,得益于一系列气候变化应对以及空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出台和有效执行,中国在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下降。2013至2022年,中国的单位GDP SO2、NOx及CO2排放量分别下降约93%、76%和31%。4——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从“取舍”到“双赢” 《大气中国》报告特别篇专题二、亚洲主要国家和典型城市的空气质量5亚洲一直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尤其是南亚地区,PM2.5暴露浓度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远超其它地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3-25
22页
4.98M
收藏
分享

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98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表9 东京2022年监测站达标情况
综合
2025-03-25
来源:亚洲主要国家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查看原文
表8 东京监测各项污染物的监测站数量
综合
2025-03-25
来源:亚洲主要国家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查看原文
表7 香港2022年度监测站点达标情况
综合
2025-03-25
来源:亚洲主要国家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查看原文
表6 香港监测各项污染物的监测站数量
综合
2025-03-25
来源:亚洲主要国家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查看原文
图6 首尔塔四色灯光与代表的空气质量等级
综合
2025-03-25
来源:亚洲主要国家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查看原文
表5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设置数量要求
综合
2025-03-25
来源:亚洲主要国家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