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行业投资框架2025年版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25年01月24日种子行业投资框架2025年版行业研究 · 深度报告 农林牧渔 · 种子证券分析师:鲁家瑞证券分析师:李瑞楠证券分析师:江海航021-61761016021-60893308010-88005306lujiarui@guosen.com.cnliruinan@guosen.com.cnjianghaihang@guosen.com.cnS0980520110002S0980523030001S0980524070003证券研究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核心摘要◆关键结论(1)种业行业属性:从强周期视角来看,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后,农资作为后周期均充分受益;从重研发视角来看,换代品种或者新技术具备市占率快速提升的逻辑,优势企业成长明显。(2)行业边际变化:一是传统种子侵权严重,套牌泛滥,未来实质性派生制度以及新种子法对行业会起到明显规范作用;二是生物育种新技术商业化在加速推进。◆投资建议周期角度,大宗景气上行时,选取业务相关度高、品种市场竞争力强的种企。成长角度,转基因要依附杂交品种,杂交育种依然很重要,未来转基因和杂交一体化的企业更可能成为行业龙头。◆股价驱动因素一是生物育种相关政策推进;二是粮价上涨或种子提价。◆风险因素恶劣天气对生产和大田种植造成的减产影响。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种业: 投资机会的把握01周期: 后周期叠加自身库存02成长: 生物育种带来的行业重塑03回顾展望:玉米价格有望回暖,关注潜在整合机会04目录行业标的梳理0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行业情况:核心关注玉米与水稻种业核心关注:杂交玉米与杂交水稻➢国内农作物种子如果按照销售价格核算,终端售价核算收入总规模约1300亿(出厂价核算收入规模约700亿元);其中,蔬菜种子以外资企业为主,杂交玉米与杂交稻为国内企业最核心的经营品种,而且国内主流的种子上市公司也以玉米与杂交稻为主要经营业务。➢实际情况:玉米种子和杂交水稻从出厂价核算收入规模差不多分别为180亿和70亿。➢行业属于小行业,海外龙头市占率接近40%,但国内品质同质化,竞争格局较为分散。4图:目前国内种子市场出厂端规模约700亿元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国内种子市场企业端规模结构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64764369571468472073458060062064066068070072074076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国种子市场企业端规模(亿元)18513012095211340%5%10%15%20%25%30%050100150200玉米水稻蔬菜小麦大豆其他市场规模(亿元)占比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行业属性一:种子是强周期性行业种子作为粮价的后周期,周期属性明显。种子投入占种植总投入比重较小,占比仅为5%,种植收益好的时候农户更倾向于购买优质的种子。我们以玉米种子为例:优质的玉米种子60元/亩,一般品种25元/亩,产量差距10-20%。当种植玉米收益较好时,农户购买好品种,每亩多投入40元,以2500元/吨的玉米价格核算,单亩收入增多125-250元。因此,种植收益好的时候,上市公司是量利双击;种植收益差的时候,上市公司也会双杀。上游• 种子、化肥和农药中游• 粮食种植、土地承包下游• 养殖、食品加工5图:种植链环节一览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行业属性一:种子是强周期性行业行业周期性投资机会把握:➢核心判断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景气。➢相关标的公司需要判断业务相关度、品种市场竞争力、产品市占率情况等等。6图:登海种业2016年以来的股价(黄线为国内玉米价格)图:万向德农2016年以来的股价(黄线为国内玉米价格)资料来源:iF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iF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2019年行业反转2019年行业反转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行业属性二:重研发&重品种新的优质品种可以替换老品种,市占率加速提升,同时还有提价逻辑。优质的新品种依赖于公司不断的研发投入,好品种的研发产出依赖于公司的种质资源储备以及稳定的研发团队,因此一般成熟市场的种子行业格局是一家独大,而且强者恒强(有并购属性)。行业投资机会把握:1)隆平高科2016-2017年:隆两优与晶两优开启杂交水稻的新一轮换代周期。2)2019年底开启的转基因行业浪潮,代表标的大北农。7图:隆平高科2010年以来股价图:大北农2016年以来的股价资料来源:iF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2019年行业反转2016-2017年2019年转基因浪潮开启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过去现状:新品种增多&同质化加剧竞争 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有加剧倾向。国家从2016年开始放开品种的审定,开启绿色通道审批。国审品种数量出现井喷,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头部企业竞争优势虽然明显,但不利于行业集中。国内研发领先企业和研究所主要为北京农林科学院、登海种业、隆平高科(联创种业+安徽隆平)和铁岭先锋。从国审数量来看,虽然头部企业市占率较低,但研发优势还是具备的。另外,行业近年来不断涌现黑马公司,跟放开绿色通道审定的政策也有关系。8图:玉米国审品种维持井喷图:头部企业国审品种相对较多(2023年国审)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2019年行业反转2019年转基因浪潮开启24252018295534171516548806913827774888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玉米种子国审通过品种数量5134191299010203040506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边际改善:品种保护制度完善,生物育种商业化落地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种业受国家重视程度近年持续升温。➢ 种子法第四次修订、玉米及稻品种审定标准提升相继落地。一方面,《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于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提升了玉米、稻品种的审定门槛,新增一致性和真实性要求,玉米新品种差异位点数需≥4个, 水稻新品种差异位点数需≥3个。另一方面,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简称《种子法》)的决定,本次种子法修正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拟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对育种创新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同质化育种严重的现状有望大幅改善,预计未来新审定品种数量过多情况将显著改善。➢ 生物育种
种子行业投资框架2025年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M,页数4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