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热点,盘点城投2024
中诚信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 3 01 化债政策加码 毋庸置疑,“化债”是贯穿城投全年的最高频词汇。自 2023 年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以来,“35 号文”、“47 号文”等化债政策频出;2024 年 11 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2024 年 12 月,各省首批合计 2 万亿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额度落地。 其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35 号)(即:35 号文)目的在于防范和化解融资平台等地方债务风险,要求支持 12个重点省份(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融资平台今明两年债务存量化解;严控融资平台各类债务规模新增,引导债务规模与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财力匹配。2024 年以来,47 号文、134 号文陆续印发,进一步细化重点省份及非重点省份的化债要求。2024 年 7 月,网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134 号文”,134 号文核心内容是对 35 号文规定于 2024 年底前到期无法偿还的债务延期至 2027年 6 月前,同时将债务置换和重组的范围扩大至重点省份的非持牌金融机构债务,以及非重点省份的非标和非持牌金融机构债务。2024 年 8 月,网传由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 150 号文,明确提到地方退平台不晚于 2027 年 6 月末、退平台名单需征得 2/3 债权人同意、退平台是发债新增的要件。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从 2024 年开始,我国将增加 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同时,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 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两项政策累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 10 万亿元。随后在年底各地陆续发行了合计 2 万亿的特殊再融资债,从发行规模来看,江苏省以 2511 亿元的绝对规模排首位,湖南、河南等经济大省亦争取到了逾千亿的化债资金,总的来看,本次特殊再融资债的额度向经济发展程度高、地方平台债务余额较高的地区倾斜。 中诚信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 4 图 1:2024 年底各省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中诚信国际整理 总的来看,35 号文是本轮化债的纲领性文件,后续的化债政策基本为对 35 号文的补充和改进。化债政策的落地实施,一方面使得部分区域城投公司存量债务的风险获得短期缓释,另一方面也给城投公司各种新增融资渠道形成较大压力,前述 11 月最大规模的化债政策利好城投隐性债务化解,但存量隐性债务的化解仍是针对 2018 年以前纳入政府隐债管理系统的债务,考虑城投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性债务压力,多重政策导向下城投债务真正的控增化存仍任重道远。 02 新增融资压降 近年来,用于新增的城投债规模不断收缩。尤其一揽子化债提出以来,“12 个重点省份”、“35 号文名单”以及“335 指标”等债务管控措施的出台使得城投突破借新还旧,并实现新增融资变得愈加困难。2024 年 1 月至今,广义城投共发行债券 6.16 万亿1,其中用于借新还旧、偿还有息债务的债券金额高达 5.87 万亿,占比约 95%;用途为新增的规模仅余2,800 亿元左右,较 2023 年全年下降 28.62%,其中以用于项目建设的债券规模压缩最为明显,2024 年至今仅有 496 亿元城投债用于项目建设,较 2023 年全年下降 67%。 从新增债券规模来看,浙江省、四川省和安徽省新增规模靠前,分别为 577.97 亿元、264.75 亿元和 220.90 亿元。发行支数方面,2024 年 1 月至今,广义城投共发行债券支数共计 8,774 支,其中有新增融资的债券支数为 417 支,而有用于项目建设的支数仅 102 支。从区域来看,有新增融资发行支数较多的主要为经济基本面较好的广东省和浙江省。 1 数据来源于企业预警通。 中诚信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 5 图 2:近年来城投债新增用途情况 图 3:2024 年城投债用途占比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中诚信国际整理 图 4:2024 年各省城投债发行规模 图 5:2024 年各省城投新增债发行支数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中诚信国际整理 进一步聚焦实现新增的主体来看,实现新增债券融资的类型则多为交通类、公用事业类或贸易类的类城投主体,其新增的募集资金用途多为补充流动资金,还有部分主体新增债券用途为基金出资或股权收购等权益投资。另外,西安有传统城投实现多只新增债券用于项目建设,但期用途多为一带一路、绿色降碳、科技创新等国家重点工程领域,并不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 总的来说,严监管形势下,传统城投实现债券新增的难度较大,倒逼传统城投公司加快市场化转型,拓宽业务范畴、优化收入结构,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 03 非标风险散发 35 号文以来,城投企业融资政策进一步收紧,城投债新增发行被严格限制;同时近期监管部门对地方金交所及金租公司加强整治和规范,并对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非标融 中诚信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 6 资作为城投企业重要的新增融资渠道被进一步收紧。虽然一揽子化债措施的推进使得城投标债的刚兑预期得到进一步强化,但非标基于偿付顺序靠后、违约成本相对更低等原因,今年依然在持续爆雷,且逐步向经济大省蔓延。 预警通数据,2018 年以来全国城投非标风险事件 253 起,其中 2024 年至今已发生 63起。从区域分布看,非标违约主要集中于经济财政实力较弱、债务负担较大的区域,比如贵州、云南等西部省份,其 GDP 规模、综合财力等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以及债务风险较高、债务管控能力较弱的地区,比如山东省。从统计数据来看,2020 年以来,贵州、山东、陕西和云南等省份发生非标风险事件的数量更多,与之相应的,上述省份城投非标绝对规模和在有息债务中的占比亦靠前。其中,十二个重点省份发生的非标风险事件数量达126 起,占比为 58.60%,但单年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已从 2020 年的 79.49%下降至 2024年的 34.42%。 具体到省份来看,2023 年以来,贵州、山东和陕西非标风险事件数量排名前三,除了贵州属于重点省份,经济财政实力偏弱外,山东属于经济强省,陕西经济财政实力亦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两省局部地区债务压力突出且非标占比高,近两年多出现非标负面舆情,比如山东的潍坊、青岛李沧区以及陕西的曲江新区、西咸新区等。 图 6:2018 年以来城投非标风险事件(件) 图 7
十大热点,盘点城投2024,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1M,页数13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