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减薄机超薄晶圆加工技术,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加速布局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点评报告·光伏设备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晶盛机电(300316) 突破减薄机超薄晶圆加工技术,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加速布局 2024 年 08 月 14 日 证券分析师 周尔双 执业证书:S0600515110002 021-60199784 zhouers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李文意 执业证书:S0600524080005 liwenyi@dwzq.com.cn 股价走势 市场数据 收盘价(元) 27.20 一年最低/最高价 26.78/59.88 市净率(倍) 2.22 流通A股市值(百万元) 33,498.31 总市值(百万元) 35,619.32 基础数据 每股净资产(元,LF) 12.23 资产负债率(%,LF) 52.26 总股本(百万股) 1,309.53 流通 A 股(百万股) 1,231.56 相关研究 《晶盛机电(300316):电池片设备顺利出海,光伏产业链设备加速一体化布局》 2024-07-09 《晶盛机电(300316):2024 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持续高增,材料+设备双轮驱动》 2024-04-26 买入(维持) [Table_EPS]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2A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10638 17983 21946 24656 27418 同比(%) 78.45 69.04 22.04 12.35 11.2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2924 4558 5581 6521 7303 同比(%) 70.84 55.85 22.45 16.86 11.99 EPS-最新摊薄(元/股) 2.23 3.48 4.26 4.98 5.58 P/E(现价&最新摊薄) 12.44 7.98 6.52 5.58 4.98 [Table_Tag] 关键词:#新产品、新技术、新客户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事件:近日,晶盛机电自主研发的新型 WGP12T 减薄抛光设备成功实现了稳定加工 12 英寸 30μm 超薄晶圆。 ◼ 晶圆呈现超薄化趋势,对减薄机提出更高要求:器件小型化要求不断降低芯片封装厚度,超薄晶圆也因其高集成度、低功耗和优异性能,成为当前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因此晶圆超薄化是必然趋势。一般较为先进的多层封装(如 2.5D、3D 封装)所用的芯片厚度都在 100μm 以下甚至 30μm 以下,但超薄晶圆呈现柔软、刚性差、实质脆弱等特点,对减薄机的精度、工艺控制等方面提出极高的要求。 ◼ 日本 DISCO 和东京精密为全球晶圆减薄机龙头,2022 年 CR2 达 68%:2023 年我国进口研磨机金额为 4.4 亿美元,同比+16%,2017-2023 年CAGR 为 18%。2024H1,我国进口减薄机的均价约 450 万元人民币/台,接近国产减薄机价格的 1.5 倍。全球减薄设备主要由日本企业主导,主要包括日本 DISCO、东京精密、G&N 等,2022 年 CR2、CR3 分别达68%和 85%,其中 DISCO 份额最高,占据全球主导地位。2023 财年,DISCO 实现营收 145 亿元人民币,同比+8%,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占 36%;分产品看,划片机和减薄机为 DISCO 的主要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 32%和 28%。DISCO 拥有 TAIKO 优势减薄工艺,其畅销机型DGP8760 的升级款 DGP8761 型减薄机可高效稳定地实现厚度在 25μm以下的晶圆减薄加工。 ◼ 晶盛成功突破 12 英寸 30μm 超薄晶圆的高效、稳定减薄技术,未来晶圆减薄机产品放量可期:近期,晶盛机电对其自主研发的新型 WGP12T减薄抛光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技术优化和工艺流程改进后,使晶圆在设备上能减薄抛光至 30μm 厚度以下,确保晶圆的表面平整度和粗糙度的同时,成功解决了超薄晶圆减薄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裂纹、污染等难题,真正实现了 30μm 超薄晶圆的高效、稳定的加工技术,大大提升了公司在全球晶圆减薄机市场中的竞争力。未来在先进封装扩产带动下,公司的晶圆减薄机有望快速放量。 ◼ 晶盛半导体设备定位大硅片、先进封装、先进制程、碳化硅:(1)大硅片设备:晶盛机电为国产长晶设备龙头,能够提供长晶、切片、研磨、抛光整体解决方案;(2)先进封装:已布局晶圆减薄机,并突破 12 英寸 30μm 超薄晶圆的高效、稳定减薄技术;(3)先进制程:开发了 8-12英寸减压硅外延设备、LPCVD 以及 ALD 等设备;(4)碳化硅外延设备:开发了 6-8 英寸碳化硅长晶设备、切片设备、减薄设备、抛光设备及外延设备,8-12 英寸常压硅外延设备等,推出双片式碳化硅外延设备。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光伏设备是晶盛机电成长的第一曲线,第二曲线是光伏耗材和半导体耗材的放量,第三曲线是碳化硅设备+材料和半导体设备的放量。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56/65/73 亿元,对应 PE 为 7/6/5 倍,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低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53%-48%-43%-38%-33%-28%-23%-18%-13%-8%-3%2023/8/142023/12/132024/4/122024/8/11晶盛机电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公司点评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2 / 8 1.1. 晶圆呈现超薄化趋势,对减薄机提出更高要求 器件小型化要求不断降低芯片封装厚度,晶圆超薄化发展,对减薄机提出更高要求。一般的减薄工艺和晶圆传输方式只能实现对 150μm 以上厚度晶圆的加工,但随着器件减小,芯片厚度不断减薄,强度随之降低,减薄过程容易形成损伤和微裂纹。以存储器为例,其封装形式主要为叠层封装,封装的层数目前已达到 96 层以上,为满足先进封装要求,在封装整体厚度不变甚至减小的趋势下,堆叠中各层芯片的厚度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减薄,一般较为先进的多层封装所用的芯片厚度都在 100μm 以下甚至 30μm 以下,呈现柔软、刚性差、实质脆弱等特点,要求其 TTV 小于 1μm、表面粗糙度 Rz<0.01μm,显著增大加工难度。 图1:硅片直径与芯片厚度的变化趋势 图2:30μm 厚度、12 英寸晶圆的柔性 数据来源:《超薄晶圆减薄工艺研究》,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晶盛机电官方微信公众号,东吴证券研究所 超薄晶圆减薄后可叠加抛光工序,消除残余应力和表面损伤。由于磨削是通过机械作用去除材料,会在硅片表面产生表面损伤、残余应力,导致加工后的晶圆强度降低、翘曲变形,因此精磨加工后通常还需要其他工艺,如化学机械抛光,采用晶圆吸附在承片台上,抛光垫粘结在抛光头上的方式,将抛光液喷洒到晶圆上,与晶圆发生化学反应,并通过抛光头与承片台的相互运动,实现对材料表面的去除,从而实现对晶圆的抛光,减小了晶圆表明损伤层的深度,提高了表面质量。抛光液中,磨粒的直径大小在 70-100nm,消除晶圆表面因为精磨磨削的物理加工方
[东吴证券]:突破减薄机超薄晶圆加工技术,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加速布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3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