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2024年第37期(总第548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解读系列之五,新业态发展与税收制度改革
Ω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国际金融评论》 ●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叶银丹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6874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梁 婧 联系人:王 静 刘佩忠 电 话:010 – 6659 6623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4 年 8 月 7 日 2024 年第 37 期(总第 548 期)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解读系列之五 新业态发展与税收制度改革*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在带来税基扩大、税收征管技术水平提高等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包括纳税主体、收入性质等划分标准模糊,加大税收征管难度;税源地和实际税收地分离加剧,影响税收公平;税收数据治理难度加大,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为适应新业态发展,预计未来政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税收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征税对象、税收结构等方面的侧重点转变。规范和明确纳税主体、应税收入、价值划分等标准界定。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与治理的数字化水平。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37 期(总第 548 期) 1 新业态发展与税收制度改革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在带来税基扩大、税收征管技术水平提高等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包括纳税主体、收入性质等划分标准模糊,加大税收征管难度;税源地和实际税收地分离加剧,影响税收公平;税收数据治理难度加大,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为适应新业态发展,预计未来政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税收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征税对象、税收结构等方面的侧重点转变。规范和明确纳税主体、应税收入、价值划分等标准界定。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与治理的数字化水平。 一、当前新业态发展情况 2017 年 7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试行)》,首次对“新业态”作出界定1。2020 年,国家发改委等十三个部门联合提出要推进十五个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具体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远程办公、数字化治理、产业平台化发展(平台经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虚拟产业园与产业集群、无人经济、新个体经济、微经济、多点执业、共享生活、共享生产、生产资料共享、数据要素流通2。根据这一分类,当前中国新业态主要表现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几种经济类型。 (一)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数字经济定义来自 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发布的《G20 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 1 新业态是在产品或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情况下,顺应市场需求,以创新为内在发展动力,依托互联网技术,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出的新环节、新链条和新活动形式。 2 2020 年 7 月 15 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 2 2024 年第 37 期(总第 548 期) 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近年来,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第一,数字经济总规模快速增长,成为就业蓄水池。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保持10%以上的较高增速,数字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维持在 40%左右,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10%左右(图 1),累计建成 62 家“灯塔工厂”,占全球总数的 40%。数字化创造了大量新职业、新岗位,成为就业“蓄水池”。《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数已超 7000 万人。 图 1: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与增速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 第二,数字经济相关消费和投融资快速增长,数字社会建设加快。数字经济消费规模全球第一。中国连续 11 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2023 年电子商务交易额 4682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9.4%;网上零售额 15.42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1%,近 5 年累计增长 45.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达到 27.6%,创历史新高。数字经济投融资持续增长。数字经济重点行业中,2023 年电信、软件行业分别实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2%、12.4%(图 2)。2023 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27%30%33%34%36%39%7%42%16%19%20%21%16%10%12%10%0%10%20%30%40%50%010203040506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右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右轴)万亿元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37 期(总第 548 期) 3 分别增长 9.9%、11.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9.3%。数字社会建设加快。截至 2023 年底,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 4.14 亿人,较 2022 年12 月增加 5139 万人,占全体网民的 37.9%(图 3)。 图 2:2019-2023 年数字经济重点行业同比增速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 图 3:2020 年—2023 年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三,相关核心技术加快突破,数据要素市场活跃度提高。一方面,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4年第37期(总第548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解读系列之五,新业态发展与税收制度改革,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7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