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光伏扩产政策从严,海缆出口大单意义重大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子行业周度核心观点: 光伏&储能:光伏“供给侧政策”本周落地,各项指标扎实从严,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利好自主研发储备深厚的头部企业;继续看好逆变器行情持续性,短期看新兴市场需求及户储修复弹性(预计 Q3 普遍保持环增),中长期大储仍是持续兑现能力最确定的方向;近期板块或逐步开始交易 8-9 月排产恢复环增,可偏重关注盈利优势幅度大、持续经营能力强的辅材龙头。 电网:电力设备出海和主网建设(特高压)两条投资主线明确,近期西门子能源万人扩招计划、以及国网输变电设备3 批招标同比高增再次印证景气确定性持续增强,短期看受网外新能源&工业企业需求、以及铜价和运费上涨影响,部分公司 Q2 业绩同比增速或将少于 Q1,但长期来看全球需求与供给端仍存在较大缺口,产业链订单&产能利用率饱满。 风电:东方电缆近 20 亿海外海缆订单落地,无论从规模还是客户级别来看,都验证出公司在海外海缆领域的竞争力在逐步增强,有望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东缆海外大订单的落地,进一步强化此前我们周报中提到的海外海缆及桩基环节可能存在供应链瓶颈的逻辑,预计相关环节订单需求有望外溢至国内企业,持续提振板块估值及业绩,重点关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大金重工、泰胜风能、振江股份。 氢能与燃料电池:海外氢能专题中东篇:资源和区位优势显著,中东有望成为氢能出口中心,带来中国氢能企业出海机遇;燃料电池汽车不断放量,上半年新增氢车招标 5500 辆,6 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 1000 辆,创史上同期新高。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光储风: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征求意见稿);东方电缆斩获 20 亿欧洲海缆大订单;阿特斯连获加拿大 705MWh、美国德州 498MWh 储能系统大单。 电网:南网 2024 年度配网设备第一次框架招标金额 58 亿,同比增长 64%,其中 10kV 油浸式变压器(非晶合金型除外)金额超 9 亿元。 氢能与燃料电池:宁东发布下半年氢能重点规划,绿氢产能达 2.8 万吨;中石油第二条长距离掺氢管道项目正式开工;《南充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 年)发布,到 2027 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到 1000 吨。 投资建议与估值:详见报告正文各子行业观点详情。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行业周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子行业周观点详情 光伏&储能:光伏“供给侧政策”本周落地,各项指标扎实从严,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利好自主研发储备深厚的头部企业;继续看好逆变器行情持续性,短期看新兴市场需求及户储修复弹性(预计 Q3 普遍保持环增),中长期大储仍是持续兑现能力最确定的方向;近期板块或逐步开始交易 8-9 月排产恢复环增,可偏重关注盈利优势幅度大、持续经营能力强的辅材龙头。 一、市场期待已久的光伏“供给侧政策”本周落地,内容较旧版本更全面完善,电池组件新建产能技术指标要求扎实从严,助力光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利好自主研发储备深厚的头部企业。 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征求意见稿)本周正式发布,目标由推动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引导光伏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主要的新增及更新指标包括: 1)项目设立: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全环节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由 20%提升至 30%(旧版仅多晶硅 30%); 2)能耗方面:各环节平均电耗(多晶硅现有/新建综合电耗降至 60/57kWh/kg)、水耗要求均有提高(当前先进产能基本可以满足); 3)工艺技术: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新增核心专利、知识产权相关要求; 4)产品指标:硅片环节少子寿命、氧含量指标提高,新增异质结电池用硅片指标,电池环节转换效率要求提高,组件环节转换效率、衰减率要求提高; 5)环境保护:要求企业开展 ESG 信息披露工作; 6)质保:组件工艺及材料质保期提升至不少于 12 年。 其中,我们认为较为重要的新增、更新条款及可能对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是以下几条: 1、"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 30%"。该条由 2021 版的 20%提高至全环节 30%(2021 版仅多晶硅环节 30%),有望从源头控制光伏产能的无序扩张,提高企业扩产门槛,避免行业部分企业及跨界企业通过无成本或低成本的“代建厂房+招商优惠”进入光伏行业,引导企业按需扩产、高质量扩产。 2、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中新增对“核心专利、知识产权”相关要求,一方面对跨界企业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将有望提升光伏企业加强原创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并确保先进研发成果能够更有效的转化为相对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优势,构建有序竞争的行业环境。 3、产品技术指标方面,新建/改扩建 N 型单晶硅组件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要求不低于 23.1%,基本对应当前 TOPCon组件量产正面效率的最先进水平(甚至略高),更有利于促进 N 型技术路线上 HJT、xBC、或其他更高效产能的扩产。 二、再谈逆变器板块的行情持续性,短期看新兴市场需求及户储修复弹性,预计 Q3 普遍继续保持环增,中长期大储仍是兑现持续业绩增长能力最确定的方向。 上周周报中,我们详细分析阐述了逆变器环节与光伏主产业链不同的行业特征、及其业绩的驱动因素,同时分析了逆变器板块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及趋势展望,并明确提出逆变器板块“由个股业绩预告超预期扩大至板块性行情的趋势清晰”的观点,本周在美国降息预期增强及行业基本面改善获得更多市场关注的驱动下,逆变器板块如期大涨。 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首次降息或将在 9 月发生。7 月 11 日晚间,美国劳工部发布 6 月数据,美国 6 月 CPI 同比上涨 3%,低于预期的 3.1%。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的步伐已越来越近。若美国降息周期开启有望带动海外多国利率进入下行通道,进而带动分布式光储系统需求释放。 Q2 业绩预告再次验证基本面见底回升。受益于新兴市场高增及欧洲需求回暖,德业 Q2 预计归母净利润 7.5-8.5亿元,环增 73%-96%;锦浪 Q2 预计归母净利润 3.1-3.8 亿元,环增 1425%-1800%,二季度出口数据及逆变器公司业绩预告屡次验证板块基本面见底回升。 欧洲库存正常化叠加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关注 Q3 海外需求环比大幅改善机会。进入 Q3,我们认为逆变器后续看点主要有两点:一方面随着欧洲库存消化至正常水位,逆变器需求有望继续实现环比大幅改善及同比转正;另一方面,上半年表现强势的新兴市场也有望持续增长。据锦浪科技近期公告的调研纪要,公司对 Q3 海外需求展望乐观,预计海外出货目标环增 30%-50%。此外,海外出货占比提升也有望提振公司整体盈利能力,Q3 各逆变器公司环比量利齐升可期。 截至 7 月 14 日,阳光、德业、锦浪、固德威、禾迈、昱能、艾罗等逆变器主要公司 wind 一致预期对应 24PE 分
[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光伏扩产政策从严,海缆出口大单意义重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1M,页数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