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贸易战靠“李斯特”撑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18 年 3 月 26 日 宏观经济 川普贸易战靠“李斯特”撑腰 宏观专题 要点 川普不顾国际社会抗议,一意孤行,瞬间挑起全球贸易战,到底是“心血来潮”还是老谋深算?贸易摩擦将烟消云散还是可能再次升级?贸易摩擦影响会有多大?我们认为川普贸易保护主义或不是简单的“头脑发热”,背后或是美国学派的“李斯特主义”抬头。如果说川普降低贸易逆差是明修栈道,那么打击他国科技产业或是暗度陈仓,贸易摩擦或难避免,短期烟消云散不容易。 “李斯特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相对落后国家要通过贸易保护等手段来发展本国工业,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理念对美国、德国、日本甚至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川普对外提高关税和对内降低企业税,似乎也是李斯特“对外国家干预、对内自由主义”理念的体现。美国的精英阶层吸取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自由贸易主义导致工业力量持续衰落的教训。而 2000 年以来,部分受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越发严重,中产阶级萎缩,加上次债危机冲击,美国各阶层的收入中值甚至下滑。川普认为国家利益受损,美国的“衰落”已经出现征兆,于是美国“李斯特主义”DNA 又似乎开始发挥作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川普名义上针对贸易逆差,但科技产业或许才是其“暗度陈仓”的目标。如果说传统制造业是李斯特时期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那么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作为对美最大贸易顺差国,中国还在科技层面有长足进步,似乎成了川普的“心病”。按照李斯特主义,美国或将进一步促进国内科技产业间的自由竞争以及对外出口,但加重技术类产品进口壁垒,对电子、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等高技术封锁也将更为严格。从限制高技术产品进口、维护美国制造业以及降低贸易逆差三个角度来看,美国可能提高中国电子电气及其他高技术产业,化工、钢铁、有色、机械,纺织服装、塑料橡胶制品的关税。 川普的“贸易战”最终能打到多大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贸易战”对美国自身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双方的谈判进展。经过二三十年的金融与贸易自由化,全球生产链与价值链大大延长。1990 年代之后由于技术进步和贸易壁垒不断降低,全球价值链不断扩展,国外附加值与全球出口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17%左右上升到 2015 年 27%左右。如果把多重效应考虑进去,贸易冲突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可能被国际市场低估。从这个角度来看,川普最终能把贸易冲突搞多大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贸易摩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或小于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冲击,股市风险增加,但也酝酿着机会。中国希望通过理性方式解决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今年要搞首次进口博览会,增加进口。我国也会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尤其是服务业的准入。对资本市场的含义是,贸易摩擦风险加大,无风险利率可能因此而受到压制,但信用债收益可能被推高,股市波动加大。但如果国内增加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将利好相关行业,而扩大开放也会带来投资机会。 分析师 张文朗 021-22169109 zhangwenlang@ebscn.com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100002 联系人 周子彭 021-22169165 zhouzipeng@ebscn.com 2018-03-26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川普 “心血来潮”? 近期川普挥动 232 调查和 301 调查大刀,对部分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掀起“贸易战”。3 月 22 号,川普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 600 亿美元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全球金融市场随之下挫,这个举动无论对美国还是中国甚至全球经济可能都是利空。数月前川普谋求与中国合作的声音言犹在耳,而从内部政策来看,2017 年 12 月 22 日川普在白宫签署了 1.5 万亿美元的《减税与就业法案》,据称是美国 30 年以来幅度最大的减税法案。 川普希望通过减税鼓励消费、增加投资、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来推动美国经济增速达到 3%以上,以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税改对美国经济增长将起到相对正面的作用,可以称为川普政府的重要政绩。然而短短几个月后,川普却对外出尔反尔,调高进口关税,这将提高国内消费与生产成本,削弱其减税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川普到底是“心血来潮”还是老谋深算?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前期似乎过度乐观,认为川普又是动动嘴皮子,这也是为什么早前川普宣称要中国减少 1000 亿美元贸易逆差的时候,市场无动于衷。而 22 号宣布会对从中国进口的 600 亿美元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之后,全球市场顷刻间大幅下滑。其实,我们在 3 月上旬就在《贸易战阴云更浓》的报告中指出,钢铝贸易摩擦恐怕只是前菜,川普可能还有更多动作,其所作所为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要“真刀实枪”。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川普不顾国际社会的抗议,一意孤行?白宫还可能如何出招?贸易摩擦将烟消云散还是会再次升级?贸易摩擦影响会有多大? 川普靠“李斯特”撑腰 我们认为,川普恐怕不是“心血来潮”那么简单,其所作所为可能跟危机后西方经济思潮的反转紧密相关。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各国政府普遍都在反思自由化的弊端,比如加强金融监管,重新审视财政政策对经济的作用,这些转变的背后实则是全球经济思潮与政策框架的轮回。对外而言,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死灰复燃。因全球贸易和金融自由化而受损的民众,可能是本轮新经济思潮发展的重要动力,川普掀起贸易战,恐怕是这个思潮的体现,背后有“李斯特主义”的影子。 提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不提 19 世纪著名的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他承袭了美国汉密尔顿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并将其发展成为最早、最重要的贸易保护理论,成为第一代美国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李斯特认为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主张,代表着当时发达国家英国的利益,自由竞争只会有助于英国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累财富,却会牺牲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李斯特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当发达国家通过贸易保护登上经济高峰,就会踢掉登上高峰的梯子,实行自由贸易,免得别人跟上来。 李斯特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相对落后国家要通过贸易保护等手段来发展本国工业,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理念对美国、德国、日本甚至台湾和韩国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19 世纪末的美国总统威廉·麦金利曾说过:“我2018-03-26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们成了世界第一大农业国;我们成了世界第一大矿产国;我们也成了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坚持了几十年的关税保护制度。”而李斯特比麦金利早 50 年,就预言了美国的崛起。 李斯特的“民族主义”经济学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生产力理论、工业化理论和贸易保护主义主张,是针对当时“进口原材料并出口制成品”的策略在国家崛起中所起作用而提出。而后来演化出来的“对外国家干预、对内自由主义”的新李斯特主义1思想成为美国在贸易与关税保护这方面的政策制定宗旨,沿用至今。这一思想是 19 世纪初,以李斯特为代表的美国学派,带领美国取代英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法宝,也是 20 世纪以来嵌刻美国经济发展进程里的 DNA。 川普对内减税,对外贸易保护似乎有李斯特“对外国家干预、对内自由主义”
[光大证券]:川普贸易战靠“李斯特”撑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7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