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北京车展“出圈”,“以旧换新”落地
敬请参阅尾页之免责声明 请到彭博 (搜索代码: RESP CMBR <GO>)或 http:// www.cmbi.com.hk 下载更多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研究报告 1 \\\\\\\\\ \\ 2024 年 4 月 29 日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 | 睿智投资 | 行业研究 汽车 北京车展“出圈”,“以旧换新”落地 我们于 4 月 25 日(首日)参加了 2024 年北京国际车展。2022 年北京车展因疫情停办,距离上次北京车展已时隔四年。本次车展全球首发车 117 款,其中跨国车企全球首发车 30 款;参展车型中新能源车 278 款,与去年上海车展的271 款相近,远超 2020 年的 160 款。本次车展的总体感受:行业高度内卷,车型同质化严重,科技企业入场使得营销和流量变得更加重要;越野赛道开始变得拥挤;对新功能、新价值的探索成为车企亟需解答的课题。合资企业虽然仍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但也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挑战而开始变得务实。此外,“以旧换新”政策于 4 月 26 日正式出台,我们测算有望拉动今年汽车销售约100 万台,短期将催化市场对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情绪、利好自主品牌,但对股价的正向刺激或较短暂,中长期仍需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车企。 造型功能同质化,差异化营销抢占用户心智。延续我们去年在广州车展的感受,伴随新能源车型的前脸简约化、车身流线化趋势,新车造型的辨识度有所降低,仿佛很难出现令人眼前一亮或有显著记忆点的造型。而标新立异的理想 Mega 在遭遇黑公关事件后,车企在造型创新上可能会更加小心翼翼,我们认为这对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好事。配置上,经过去年理想 L系列车型的热销,“冰箱彩电大沙发”逐渐成为标配。“降价格、送权益”也成为新车发布的必选项。在这种趋势下,我们认为营销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小米 SU7 的成功便是这一结论的有力注脚: 1)车展现场,小米汽车和雷军的流量可谓一骑绝尘,消费者对 SU7 的关注度显然超出了车型本身,在造型、动力、续航之外,还有颜色、防晒和收纳,以及“人车家”的生态,甚至对创始人的喜爱等。 2)对于科技企业和很多的造车新势力,创始人本人已经成为了产品的最佳代言人,而不再像传统车企一样依赖娱乐或体育明星,创始人亲自为车型站台、讲解,深入到销售和服务的具体环节,更能获得当代年轻人的认可。本次北京车展创始人之间的互动获得了最多的流量。这方面已经有传统车企开始效仿,比如长城汽车。而国企在这方面劣势相对明显。 高压快充、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快速成为新车型标配。我们认为,虽然成熟的智能驾驶至少还需要几年时间的打磨,但智驾的配置已经是车企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尝试差异化的重要一环。今年有望成为“城市NOA”的元年,在华为和小鹏争夺第一名的同时,诸多车企也发布了今年的开城计划,其中小米、极越拥有较好的软件基础,而比亚迪和理想有望凭借领先的资源储备迎头赶上。连在智驾上相对落后的合资品牌也纷纷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加速智驾产品的落地,比如大众和丰田。 续航和补能一直是纯电车的痛点,随着技术的迭代和电池成本的降低,今年推出的中高端纯电车型的续航几乎全系超过 600km,包括小米、鸿蒙智行、极氪、智己等。外资豪华品牌也逐步推出 800v 高压平台产品,如本次亮相的保时捷 Macan EV 和奥迪 Q6 e-tron 等。 智能座舱中高通 8295 芯片成为标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语音助手也成为重要卖点,例如“理想同学”和“小爱同学”,在智能座舱功能的开发中,同时拥有手机、平板等业务生态的科技企业拥有更多优势。 越野车赛道逐渐拥挤。随着坦克品牌为长城带来可观的销量和利润贡献,硬派越野赛道开始吸引更多玩家,除比亚迪的方程豹品牌和东风的猛士品 中国 汽车 行业 史 迹, CFA (852) 3761 8728 shiji@cmbi.com.hk 窦文静, CFA (852) 6939 4751 douwenjing@cmbi.com.hk 覆盖股票列表: 公司名称 股份代码 评级 目标价(本地) 理想汽车 LI US 买入 48 理想汽车 2015 HK 买入 187 蔚来汽车 NIO US 持有 6.2 小鹏汽车 XPEV US 持有 10.5 小鹏汽车 9868 HK 持有 41 吉利汽车 175 HK 买入 14 长城汽车 2333 HK 买入 14 长城汽车 601633 CH 买入 32 比亚迪 1211 HK 买入 262 比亚迪 002594 CH 买入 285 广汽集团 2238 HK 买入 5.5 广汽集团 601238 CH 买入 14 亿和控股 838 HK 买入 1.5 永达汽车 3669 HK 买入 2.7 美东汽车 1268 HK 买入 4 资料来源:彭博,招银国际环球市场 相关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 – 2023 广州车展:产品定义与技术创新并重” – 2023 年 11 月 20 日 2024 年 4 月 29 日 敬请参阅尾页之免责声明 2 牌外,奇瑞捷途也变成主攻越野车的品牌,本次车展捷途展台摆放的几乎全部为越野车。一汽丰田复活了普拉多,利用混动技术把发动机排量从3.5L 降到 2.4T,预售价 45.98 万起,初期排产规划 3,000-4,000/月。福特烈马 Bronco 在美国月销近万台,其国产车型在此次北京车展上市,定价29.98 万起,我们认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此外以越野造型为卖点的纯电车型也层出不穷,例如奇瑞 iCAR V23 和此前上市的宝骏悦也 Plus。随着行业内卷升级,越野车市场也有成为红海的风险,这也是投资者对长城的担忧之一。 自主品牌深度布局 MPV 市场。过去 MPV 作为相对小众的市场,几乎被日系品牌和别克 GL8 所垄断,近几年随着多胎家庭及乘坐体验的需求增长,自主品牌逐步推出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获得较好的利润,例如腾势 D9、极氪 009 等,广汽传祺也逐渐变成一个主销 MPV 的品牌。今年以来,小鹏 G9、理想 Mega 纷纷入局,本次车展首发的极氪 Mix 也以“宝宝巴士”的昵称在网络流传,前排旋转座椅和对开门设计展现了较好的差异化。极氪 009 光辉四座版也于车展前夕上市,售价 78.9 万元,我们预计其毛利率或达 35-45%。此外亮相的自主品牌 MPV 新车型还包括:奇瑞星途 E08、上汽大通大家 7、江淮瑞风 RF8 鸿蒙版、东风风行星海 V9 等。 重要新车选择独立发布,车展仅作为亮相的平台,销售人员或比车模更重要。不同于过去车企往往选择借助车展的流量推动新车上市,随着信息碎片化程度加深、社交媒体的兴起、车型周期缩短,我们注意到现在自主品牌很少会在车展的发布会上首发最新技术或推出重要新车型,另一方面,很多在官方统计口径中的首发车型,也因为工信部车型申报或谍照的传播而被消费者提前熟知,车展车型的新鲜感已经有所下降。自主品牌中比较期待的小鹏 Mona,蔚来第二品牌乐道 L6 和极氪 CX1E 全新中型 SUV 都没有在本次车展亮相,不少新车型的内饰也没有公开。北京车展或对海外媒体和汽车人的冲击会更大一些。而不少自主品牌的销售人员在媒体日上也不遗
[招银国际]:汽车行业:北京车展“出圈”,“以旧换新”落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2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