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2024年春季投资策略:保持耐心,左侧布局
保持耐心 左侧布局证券分析师:刘靖 A0230512070005研究支持:王雨晴A0230522010003/郑菁华 A02301230600012024.03.28—北交所2024年春季投资策略www.swsresearch.com2主要内容◼北证行情发展速度超预期,本报告旨在厘清迷雾,试图寻找24年市场发展脉络。自23年11月15日我们发布《成长与‘破圈’——2024年北交所投资策略》以来,行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23年11月20日开始北证成交金额从30亿左右上升至百亿以上,北证50指数同时大幅上涨,而在元旦后至春节前,北证50指数又出现了较大回撤,本报告旨在寻找市场发展线索,厘清北证接下来发展的主要脉络。◼估值大幅折价为基础,改革预期为催化,微盘因子带来短期增量资金,共同促成了23年底上涨行情。1)23年底北证行情与微盘风格息息相关。a. 北证50指数在过去两年走势基本与创业板指趋同,这和它们的行业结构相似有关,但从11月下旬开始,北证50趋势脱离了主要A股指数,而与万得微盘股指数趋同; b. 本轮北证市场重估的主要是市值30亿以下的小票,与万得微盘股指数成份股的市值区间几乎一致;c. 11月底几大指数见到阶段性高点的顺序为创业板指、科创50、中证1000、国证2000和北证50,市值因子起到估值抬升作用;d. 回顾2021-2023年三年北证和全A指数收益的贡献率,23年估值上升贡献了北证的正收益,而业绩则为下滑状态;2)估值折价和低流动性是原因,北证估值修复有内生需求。通过23年底的上涨,北证相对创业板的估值折价从50%以上,修复至20%-30%的水平。至行情高位时,北证相对创业板PE中值修复至了折价10%左右;3)政策落地预期为催化剂。23年底,市场对于“直接IPO”、“转板”、“920代码更换”预期较高,对市场形成了催化。◼估值折价大幅缩小,改革落地节奏慢于市场预期,量化资金等清理和微盘因子失效共同导致了北证回撤。1)相对创业板估值最高修复至10%左右;2)市场预期年底推出的“转板”“直接IPO”等政策均未落地,通过直接IPO快速高质量扩容,从而吸引增量机构资金介入的逻辑被打破;3)量化资金清理和微盘因子的失效,使得北证面临23年底流入的一定比例资金的退出。4)涨跌同源,2024年北证弱于市场的原因和23年底北证独立走强的原因同根同源。我们对比了北证A股在元旦前后两段行情,发现呈现明显正相关。www.swsresearch.com3◼短期还在出清,但预期过低就是机会,关注成交量、估值、市场量化指标的变化,自下而上重要性增加。1)短期内政策风向仍是严监管,北证改革需要纳入通盘考虑,需要时间;2)经过23年底以来的大涨大跌后,市场需要时间修复心态;3)直接IPO吸引增量机构逻辑打破,清理量化等导致部分资金流失;4)4月市场关注盈利因子,北证虽均已至少发布23年业绩快报,但市场对24Q1业绩仍有担心。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北证难以走出独立行情。但预期过低就是机会,可关注几个指标:一是成交金额。近期市场交易金额在缓慢下行,若降至与北证自由流通市值在全A中占比相匹配的成交量,则成交金额为35.7亿,还有一定下行空间;二是估值指标。按PE(ttm,整体法)计算,北证24/3/26收盘PE为28.03倍,相比创业板折价率为34.7%。而24年折价最高的点在40%左右。三是量化指标。我们采用60日平均的强势股占比观察,北证赚钱效应已经降到较低的极限水平。投资者可逐步关注绩优股估值降至性价比区间后的左侧机会。长期看,发展北交所的目标不会改变,预期低才有超预期的可能性,可关注后续920代码更换,做市商扩容、ETF等创新产品推出等。4-5月是市场集中24业绩预期进行调整的时间段,自下而上重要性增加。◼由于直接IPO政策推出节奏慢于预期,我们下调了北证24年新股发行数量。1)IPO收紧,新股涨幅上升,打新热情持续较高。北证IPO撤否率持续上升,新股冻结资金规模在1500亿附近,中签率维持历史低位。2)我们下调年内剩余新股发行数量预测。假设24年保持每周1-2家的上会节奏,年内按剩余39周算,并考虑一定的审核终止率,中性预计年内剩余70只新股发行,考虑发行数量60/70/80三种情况;中性预期新股首日涨幅50%,考虑40%/50%/60%三种情况;网上中签率中性预期考虑0.07%/0.12%/0.28%三种情况,最终中性预计4-12月,1000万/2000万/6000万/1亿资金申购收益率分别为3.79%/2.42%/1.51%/1.32%,对新股全部顶格申购,中性预期收益为230.55万元。3)关注“直联机制”后备军。根据Choice统计,截至2024/3/25,已经有50家企业通过直联机制申报新三板挂牌,其中4家正在北交所IPO上市审核程序,直联企业体量明显大于其他企业。主要内容(续)www.swsresearch.com4主要内容(续)◼23年业绩结构好于总量,关注汽车链、出口链、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等。1)23年北证业绩预喜率48.8%,高于科创板的42.5%;2)从单季看,北证A股23Q4营收增速跌至-4.7%,23Q4净利润增速跌至-34.8%,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均扩大。剔除贝特瑞后,23Q4营收增长2.5%,归母净利润增长-25.7%。3)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24年景气度仍相对强。北证汽车行业整体法下净利润增长19.3%,个股预喜率在77.3%。24年汽车行业增速仍相对较快,但边际预期难以大幅提升,可在低关注度时左侧布局。关注“出海占比高+客户优质”的组合:苏轴股份、骏创科技、奥迪威、三祥科技、易实精密等;关注有新产品预期的公司:丰光精密(谐波减速器)、万通液压(油汽弹簧悬架系统)等;4)化工23年业绩普遍下滑,关注盈利边际改善的可能。继续关注城市矿山金属回收萃取剂公司康普化学、预期低而扩产后业绩弹性较大的美邦科技。5)电子/计算机受消费电子低迷影响,24年展望更积极。看好AIPC、华为链、国产替代等方向,关注凯德石英、华岭股、戈碧迦、威贸电子等。6)消费现分化,社交型消费好于居家型消费。一是关注业绩仍有望中高增长的景气细分行业代表,如锦波生物等;二是关注美联储加息结束后全球经济体缓慢修复对出口型消费企业的带动,观察美之高、龙竹科技、锦好医疗等下游需求改善的可能性;三是关注与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相关的新型消费,关注柏星龙、康比特。7)从历史来看,小企业成长的概率随着GDP增速的放缓在下降,新质生产力仍是小企业弯道超车的主要方向。长期关注AI、机器人、卫星、科学仪器、生物科技、低空经济、氢能等相关公司。◼风险提示:政策落地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北交所流动性变差的风险主要内容1. 23年底“修复行情”之后?2. 下调新股数量预期,关注“直联机制”3. 结构好于总量,关注汽车、消费电子、出口链、新质生产力等5www.swsresearch.com61.1 23年底行情源于风格,可视为北证估值的一次集中修正◼2023/11/21起,北证交易金额从20亿左右攀升至百亿以上,北证50指数从842.82点(2023/11/20收盘),上升至收盘价最高11
[申万宏源]:北交所2024年春季投资策略:保持耐心,左侧布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3M,页数4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