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量New Force总第4460期
新力量 New Force 第一上海研究部 research@firstshanghai.com 总第 4460 2024 年 1 月 26 日 星期五 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 www.mystockhk.com 研究观点 【大市分析】 港股仍有进一步上拉机会 【公司研究】 药明生物(2269,买入):23 年新增综合项目数 132 个,Q4 新增项目数出现大幅反弹 【公司评论】 名创优品(MNSO.N/9896.HK):目标 2028 年全球门店数翻倍,未来五年收入复合增速不低于 20% 评级变化 新旧新旧变动新旧变动新旧变动药明生物2269买入 买入36.3036.300%0.7900.990-20%1.1401.1400%公司代码评级目标价(港元)2023年EPS(港元)2024年EPS(港元) 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 香港中环德辅道中 71 号永安集团大厦 19 楼 咨询热线:400-882-1055 服务邮箱:Service@firstshanghai.com 网址:www.mystockhk.com 第一上海 新力量 New Force - 2 - 本报告不可对加拿大、日本、美国地区及美国国籍人士发放 【大市分析】 首席策略师 叶尚志 852-25321549 Linus.yip@firstshanghai.com.hk 港股仍有进一步上拉机会 1 月 25 日,港股继续上拉走了一波三连升,恒指再涨了有逾 300 点,终于站回到了 16000 点心理整数关以上,正如我们指出,估计有进入逼空行情发展阶段的机会了,将有望引发一波逼空的技术性升势,把恒指进一步上拉至 17000 点水平。事实上,港股正处于政策市当中,源于股市确实已经过份低残不合理了,情况也已影响到调结构的大格局运行发展。继房产房住不炒方向确定了之后,股市将成为今后 3 年甚至以上、调结构大格局的接替蓄水池,尤其是现时大盘股的总体估值那么低,如果要引导资金逐步往股市流的话,相信目前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顺着大格局来前进的时点,也是必须要做的,但首要是要重塑市场对股市的信心。因此,我们相信这次股市托底的决心和能力,而先把股市推高推回到合理位置水平是目前要做的,另外也可以把盘面上的过于空头思维调整一下。当市场恢复理性后,相信就是这一波股市托底行动成功的标记。目前,港股的空头仍然未见有撤离迹象,总体沽空金额仍录得有逾 280 亿元,占总体成交量比例有逾 21%继续超标,在这情况下,相信仍要逼空仍要上拉。 港股连升第三日继续上拉,并且以接近全日最高位 16254 点来收盘,仍处上攻势头,加上进一步站回到 20 日线 16112 点以上,虽然现时多空博奕依然激烈,但多头的攻击性还是来得比较强的。指数股继续普涨修正但开始有点分化,其中,具有低估值高派息特质的中特估品种继续领涨,石油相关股更加是明显跑出,中海油(00883)涨了 4.79%率先创历史新高,而中石化(00386)和中石油(00857)也分别涨了有 7.25%和 8%。 恒指收盘报 16212 点,上升 312 点或 1.96%。国指收盘报 5469 点,上升 116 点或 2.16%。恒生科指收盘报 3311 点,上升 30 点或 0.9%。另外,港股主板成交量有 1320 亿多元,而沽空金额有 281.2 亿元,沽空比例 21.29%继续超标。至于升跌股数比例是 1117:572,日内涨幅超过 12%的股票有 47 只,而日内跌幅超过10%的股票有 33 只。港股通第二日出现净流入,在周四录得有逾 18 亿元的净流入额度。 第一上海 新力量 New Force - 3 - 本报告不可对加拿大、日本、美国地区及美国国籍人士发放 【公司研究】 但玉翠 852 2532 1539 tracy.dan@firstshanghai.com.hk 高小迪 852-25321960 xiaodi.gao@firstshanghai.com.hk 行业 CDMO 股价 30 港元 目标价 36.3 港元 (+21.1%) 市值 1277 亿港元 已发行股本 42.58 亿股 52 周高/低 71.1/25.85 港元 每股净现值 9.6 港元 股价表现 药明生物(2269,买入):23 年新增综合项目数 132 个,Q4 新增项目数出现大幅反弹 23 年新增综合项目数 132 个 23 年新增项目数 132 个,其中 Q1 受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影响只新增 8 个项目,Q2有所复苏新增 46 个项目,Q3 新增 15 个项目,Q4 出现强劲复苏新增 71 个项目,23 年公司非新冠新增项目数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北美贡献约 55%的新增项目,中国区新增项目数占比大幅反弹至 25%,欧洲和全球其他地区分别占 14%和 6%。23年的新增项目中有 18 个项目是临床或 cmo 阶段转入的分子,临床 III 期&CMO 共赢得 9 个分子,超过之前 5 个的预期,公司将 24 年新增项目数目标由 80 提升至110 个。 23 年总项目数 698 个 23 年总项目数 698 个,其中临床前 339 个,临床 I 期 203 个,临床 II 期 81 个,临床 III 期项目 51 个,商业化项目 24 个。值得注意的是 23 年临床前至临床 I 期只有 61 个项目转化,展示在医药融资低迷环境中转化率较低,需要持续关注积压的临床前项目未来转化情况。公司的微生物平台迅速发展,23 年已有 25 个项目、43 个分子(分子形式主要有酶、重组蛋白、VLP-病毒样颗粒和其他),预计 24年可增长至 35 个项目、60 个分子。另外公司的 XDC 业务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按综合项目数计),22 年全球市场份额 9.8%(按销售收入计),目前 XDC 项目数有110 个,其中 43 个是进行中 IND 后的生物偶联项目,药明合联 50%的利润计入药明生物股东应占利润。 产能进展 公司 23 年的产能为 27.6 万升,预计 26 年产能达到 58 万升。爱尔兰工厂的 5.4万升产能预计 2024 年起将有大量商业化生产需求和实现盈亏平衡,2025 年产能接近满产。产能的快速提升基于管线药物的商业化生产需求,预计管线中有每年有望贡献 2 亿+美元的商业化生产收入的项目 7 个,每年贡献 1-2 亿美元的商业化收入的项目 10 个,每年贡献 0.5-1 亿美元的商业化收入的项目 8 个,以上项目的 CMO收入预计超过 20 亿美元。在生产端公司凭借 WuXiUITM 更高的收获蛋白浓度和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更低的生产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目标价 36.3 港元,买入评级 公司于 12 月 7 日开始回购,至今已回购 4486 万股,约占总股本的 1.1%。药明生物借助 CRDMO 驱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我们预计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及 CMO 收入递延导致公司 23 年调整后净利润下滑约 5%,但考虑到投资收益亏损、汇兑收益下降,药明合联上市费用等,我们将 23 年净利润大幅下调至下降 25%。我们调整了公司模型,以 DCF 为公司估值,由于公司波动加大
[第一上海]:新力量New Force总第4460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9M,页数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