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组合拳”

注:本报告的预测及建议只作为一般的市场评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报告版权归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复制、刊登、引用或向其他人分发。研究报告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组合拳”——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阅读摘要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诠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延续机遇、挑战并存的基本提法,但明确给出“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的整体判断。对于经济工作任务,短期“稳中求进”,稳预期重要性提升;中长期“以进促稳”,坚定“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政策统筹主线,“先立后破”是正确处理“稳”与“进”关系的钥匙,财政政策要积极、货币政策要稳健,政策工具要创新和协调。部署四大经济“组合拳”,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第一,宏观政策组合拳,总量积极的基础上,更强调政策本身的精准增效,以及不同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第二,创新改革组合拳:聚焦科创、民企、开放等重点领域,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制度红利。第三,扩大需求组合拳: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强调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以制度性开放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第四,风险化解组合拳:“先立后破”,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将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统筹考虑。房地产一方面要“立”: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另一方面要“慎破”:稳步化解风险,一视同仁地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继续发挥“三支箭”作用。地方债“立”的角度,要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撬动社会多元资金。同时强调“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要“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破”的角度,积极采用转移支付、再融资债券等政策手段,配合市场化债机制,稳妥化解债务风险。欢迎扫码关注工银亚洲研究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李卢霞 侯鑫彧 黄斯佳王珊 苏静怡 杨妍1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组合拳”——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近日,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 2023 年经济工作,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系统部署了 2024 年经济工作。一、深入诠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有利条件大于不利因素”的基本判断,强调防范化解风险相比前两年,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疫情对供给和需求的直接冲击逐步消退;二是外部政策、地缘形势更加复杂。但多重不确定性扰动下,全球需求和增长前景依然偏弱。在此背景下,此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也出现了相应调整:一是“需求收缩”调整为“有效需求不足”;二是“供给冲击”调整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三是“预期转弱”调整为“社会预期偏弱”;四是新增“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的表述。对经济发展环境,延续了机遇、挑战并存的基本提法,但明确给出“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的整体判断,既在于提振内部信心和底气,也回应了当前国际市场部分对中国经济的悲观论调。(二)经济工作任务:短期“稳中求进”,稳预期重要2性提升;中长期“以进促稳”,坚定“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今年会议对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新增“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一方面是强调短期延续以“稳”为主,另一方面,相比于去年的“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预期的重要性大为提升。复杂形势下,预期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均提升,对外政策诠释和沟通工作重要性相应增强。本次会议新增“以进促稳”,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21 年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22 年未提),指出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相较去年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经济增长诉求,坚定“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的辩证思维。(三)政策统筹主线:“先立后破”,财政政策要积极、货币政策要稳健,政策工具要创新和协调“先立后破”明确了中国经济创新转型的逻辑和路径,也是对宏观调控政策基调和方向的整体要求。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创新的攻坚期,在经济新增长动能的“立”尚未弥补传统动能“破”之后的缺口之前,政策仍需重视稳定传统动能。具体到政策内容,强调要推动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包括稳健货币政策对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以及更广泛的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3二、部署四大经济“组合拳”,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一)宏观政策组合拳:总量积极的基础上,更强调政策本身的精准增效,以及不同政策间的协调配合1.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今年会议财政政策定调“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上首次提到“用好财政政策空间”,表明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是跨周期逆周期宽信用、稳增长的重要发力基础。第一,“适度加力”表明财政政策加力仍有总量空间。2023 年四季度增发 1 万亿国债后,今年财政赤字率从 3%升至 3.8%。2024 年稳增长大概率仍需赤字率继续突破 3%。今年新增国债 5,000 亿元结转明年,并提前下达 2024 年度部分新增地方债额度,有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支持 2024年初经济工作“开门红”。第二,“提质增效”旨在进一步强调调整支出结构。一方面多向民生领域重点倾斜,例如增发国债首批项目清单明确将学校医院、公共交通、减灾防灾、农田建设等民生基础设施列为重点投入;另一方面重点投向高新技术及制造业产业升级等领域;同时削减“一般性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第三,政策发力统筹好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间关系。考虑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中央政府加杠杆、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区域发展是财政4政策发力重要方向,同时经济大省在“以进促稳”、化解风险方面要发挥更大作用。2.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本次会议对货币政策定调“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相比 2022 年的“精准有力”、2021 年的“灵活适度”更强调相机、提效等要求。第一,“量”的投放重视“价格水平预期目标”。本次会议首次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需“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此前 2022 年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多因素影响下今年物价中枢偏低,不利于稳预期、稳增长,客观上提升了价格水平在货币政策目标中的权重,预期 2024年货币政策总基调仍较积极(见图表 1)。第二,疏通“价”的传导渠道,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1,今年 6 月和 8 月基准利率连续调降 25BP,1 年期和 5 年期LPR 利率分别下行 20BP、10BP,3 季度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4%、与去年末持平,考虑今年通胀水平较低、实际利率较高,亟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宽货币”加快向“宽信用”传导,改善融资需求。第三,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的重要作用。本次会议继续强调做好重点领域金融支持,要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1 2021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二中明确,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包含 5 个方面,分别是LPR 压缩点差;调降 MLF 利率;调降再贷款利率;优化存款利率监

立即下载
综合
2023-12-19
工银亚洲
17页
1.14M
收藏
分享

[工银亚洲]: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组合拳”,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4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盾安环境 PE-Bands 图表51: 盾安环境 PB-Bands
综合
2023-12-19
来源:盾安环境(002011)聚焦与重生,新兴业务发展可期
查看原文
可比公司 Wind 一致预期 PE
综合
2023-12-19
来源:盾安环境(002011)聚焦与重生,新兴业务发展可期
查看原文
公司归母净利润
综合
2023-12-19
来源:盾安环境(002011)聚焦与重生,新兴业务发展可期
查看原文
费用率预测
综合
2023-12-19
来源:盾安环境(002011)聚焦与重生,新兴业务发展可期
查看原文
公司整体收入及毛利率预测
综合
2023-12-19
来源:盾安环境(002011)聚焦与重生,新兴业务发展可期
查看原文
主营业务收入预测—制冷设备业务
综合
2023-12-19
来源:盾安环境(002011)聚焦与重生,新兴业务发展可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