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财政”系列1:中央加杠杆后,基建增速能到多少?
中国经济丨深度报告 [Table_Title] 中央加杠杆后,基建增速能到多少? ——“大财政”系列 1 %%%%%%%%research.95579.com1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2 / 28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万亿增发国债引发市场对后续中央加杠杆、“大财政”的热烈讨论。本篇报告一方面讨论明年财政基建增速,另一方面也是后续“大财政”系列研究的开始。市场讨论的重心在于今年 3.8%的赤字率,在明年乃至未来能否持续。全球主要国家均已突破 60%负债率、3%赤字率的约束,我国中央或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且明年稳增长需求强烈。在 3.8%赤字率、3.8 万亿专项债额度等中性假设下,广义赤字率 6.6%、广义财政支出增速 4%、基建增速在 8.4%-12.4%区间。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SAC:S0490520090001 SAC:S0490520080011 %%%%%%%%research.95579.com2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更多研报请访问 长江研究小程序 [Table_Title2] 中央加杠杆后,基建增速能到多少? ——“大财政”系列 1 中国经济丨深度报告 [Table_Summary2] 万亿增发国债或打开中央加杠杆的空间 万亿增发国债信号意义强烈,或拉开中央加杠杆的序幕。原因在于:1)本次增发国债是自 2000年之后、时隔 23 年再次调整赤字,且赤字率直接提升至 3.8%的历史新高;2)但从今年经济基本面的实际需要来看,为实现 5%的增速目标而增发国债的必要性不强,或更多作用于明年;3)从政策空间来看,2022 年末国债仍有约 8316 亿限额空间可供超发,且流程更为便利。万亿增发国债引发市场对后续中央加杠杆、“大财政”的热烈讨论。本篇报告一方面讨论明年财政基建增速,另一方面也是后续“大财政”系列研究的开始。 3.8%的赤字率可否持续? 市场讨论的重心在于今年 3.8%的赤字率,在明年乃至未来能否持续,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 3%的赤字率约束是否可靠。所谓政府债务“国际标准”(即赤字率 3%、负债率60%)来自于 1992 年欧共体提出的“趋同标准”,该标准在最初设定时并未提供合理的解释,学术界普遍认为或是参考了当时欧共体各国政府赤字率、负债率的平均值,且在后续执行过程中,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内部及全球主要国家大多已突破了该标准上限。 那么,到底怎样的债务水平是可持续的?政府部门债务本金可以借新还旧,因此当付息利率能被收入增速覆盖,理论上意味着债务可持续。从全社会部门来看,我国仍满足实际 GDP 增速高于实际利率的条件、具备债务扩张空间;从政府部门来看,国债、地方一般债付息利率(r)锚定的收入增速(g)分别为中央、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目前仍满足 g>r 的条件,但地方专项债付息利率锚定的收入增速为卖地收入,而近两年卖地收入下滑较多,导致专项债付息压力攀升,2022 年末专项债付息支出占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同比提升 3.5pct 至 8.5%。 2024 年广义财政支出有多少? 收入决定支出,收入端可拆分为常规收入、债务收入、结余资金等三部分。 1、常规收入:考虑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左右是税收收入)与名义 GDP 增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政府性基金收入(80%左右是卖地收入)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密切相关,中性情形下,我们假设二者增速分别为 6%、-10%,对应广义财政收入增速约为 2%。 2、债务收入:考虑到国内中央财政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以及明年经济稳增长需求,中性情形下,我们假设 2024 年赤字率持平为 3.8%、赤字 5.1 万亿;考虑到地方专项债券付息压力较大,不宜大幅扩张,但城中村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我们仍假设 2024 年专项债额度持平为 3.8万亿;对应 2024 年广义财政赤字率、负债率约为 6.6%、59%。 3、结余资金:2023 年财政结余资金主要来自于 2022 年中央单位特殊上缴利润的结转(约 7000亿)以及地方结余资金(约 1.2 万亿)两部分,目前后者仍有万亿资金可供调入,其他结余资金则参考历年均值,在没有利润上缴的情形下,预计结余资金将较 2023 年减少 41%。 根据“广义财政支出=常规收入+债务收入+结余与调入资金”的关系,在上述中性假设下,并考虑万亿增发国债两年 2:8 的使用节奏,预计 2024 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约为 4%。 2024 年基建投资增速有多少? 2023 年基建增速保持高位,主要归功于配套资金。我们细拆基建资金来源的结构:前三季度投向基建的信贷增速达 33%;前 11 月城投债净融资较 2022 年末增长约 11%;而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投向基建的增速均较低。 展望 2024 年,中性假设下基建增速或处于 8.4%-12.4%的区间。2024 年基建资金来源中,财政支撑力度或有提升,但在地方化债背景下,信贷、城投债等配套资金或有下滑,我们假设 2024年信贷、城投债净融资增速分别下滑至 10%、5%,结合前述对财政支出的中性假设,预计 2024年基建增速约为 8.4%。此外,中央加杠杆的形式将对基建投资增速产生较大影响,若参考今年的财政设计(万亿增发国债用作特别国债管理,主要投向基建),将 5.1 万亿赤字中 1 万亿资金专项投向基建,则对应 2024 年基建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提升至 12.4%。 2024 年化债进程及付息压力展望 最后我们对明年化债进程和付息压力进行展望。本轮 1.38 万特殊再融资债以一般债为主(占比 64%),且向高风险地区倾斜,贵州、天津、云南、内蒙古、辽宁等发行规模均超千亿。地方化债是长期工作,明年或仍有约万亿空间,但 2024 年政府债务付息压力仍不容忽视。在 2024年赤字率 3.8%、专项债持平等假设下,预计 2024 年政府债务付息规模 2.3 万亿,同比增长12%,其占广义财政收入比重提升 0.6pct 至 7.9%。 风险提示 1、假设和测算存在偏误;2、增发国债资金对经济的拉动效果超预期;3、地产销售及投资修复进度超预期;4、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突出重围》2023-10-15 •《如何看待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一揽子化债方案?》2023-08-13 •《流水不争先——2023 年下半年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2023-08-01 2023-12-01%%%%%%%research.95579.com3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4 / 28 中国经济 | 深度报告 目录 万亿增发国债或打开中央加杠杆的空间 ........................................................................................ 6 3.8%的赤字率可否持续? .........................................................
[长江证券]:“大财政”系列1:中央加杠杆后,基建增速能到多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1M,页数2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