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茶文化积淀和无糖化风潮来袭,无糖茶蓝海市场大有可为

茶文化积淀和无糖化风潮来袭,无糖茶蓝海市场大有可为2023-11-15分析师:郭梦婕证书编号:S1190523080002分析师:伍兆丰证书编号:S1190522110002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目录核心要点➢ 日本无糖茶市场:1990-2000年增速最快的细分饮料赛道,目前已成为第一大软饮品类,成就伊藤园、三得利本土龙头。日本自1990年后进入无糖茶时代,茶饮料市场规模从1990年的3064亿日元增长至2000年的7965亿日元,CAGR约为10.0%,同期软饮料大盘规模CAGR约2.7%。2020年茶饮料成为日本第一大软饮品类,占软饮料比例从1990年的11.3%提升至2020年的25.6%。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且集中度较高,2013-2022年日本RTD茶饮市场CR3稳定在68%-72%。伊藤园、三得利较早布局占领用户心智。在1990-1995年茶饮料的快速发展期中,伊藤园通过较早布局(1981/1985年分别首创罐装乌龙茶、罐装绿茶,1990年首创PET瓶装绿茶)、技术优势(率先解决杂质、异味、沉淀等问题)成为绿茶品类龙头,同时推动公司股价在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股价涨幅达594%;三得利乌龙茶推出略晚于伊藤园,但通过营销差异化,绑定使用正宗中国茶叶的形象,以及较强的渠道力(日本第二大饮料自动贩卖机运营体量)成为乌龙茶品类龙头。2022年伊藤园、三得利在即饮茶市场市占率位27%、23%,分别位居市场第一二位。➢ 中国无糖茶市场:茶文化积淀悠久&无糖化趋势驱动,无糖茶行业进入爆发期,对标日本无糖茶市场或有7倍增长空间。与日本人常年饮用绿茶的文化相似,中国茶文化深远悠久,长久的饮茶习惯以及丰富的茶底种类(传统六大茶类)为无糖茶饮发展打下基础。2017年起随着减糖概念兴起带动无糖茶行业进入爆发期,2022年无糖茶规模达72亿元,2017年-2022年CAGR达33%,同期国内即饮茶大盘CAGR仅为-1.2%。国内无糖茶发展经历3个阶段,1)市场培育期:国内无糖茶饮料始于由1997三得利乌龙茶进入中国市场,早期消费者习惯尚未形成。2)市场探索期:2011-2017年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等国内品牌陆续布局无糖茶赛道。3)市场快速发展期:2018年元气森林加速培育无糖饮料消费者,无糖茶主力消费者主要为85-95后青壮年,其中已婚女性消费者居多,随着健康化无糖化趋势兴起和便利性要求提升推动无糖茶行业实现爆发式增长。竞争格局上,东方树叶历经多年对市场培育,2021年成为行业龙头。竞争格局集中,线下渠道CR3稳定在88%-91.5%。4-7元的主流价格带竞争激烈,新锐国产品牌(东鹏、奈雪的茶、元气森林等)持续加入竞争。对标日本,我国2022年即饮茶无糖化率为7.7%,较日本的8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日本人均即饮茶饮用量约为我国的6倍,未来我国即饮茶占比以及无糖化率有望向日本靠拢,中长期无糖茶市场规模或有7倍增长空间。➢ 国内主要参与者:龙头农夫潜心培育数十年,品类培育深入人心,三得利入乡随俗并借助便利店渠道发展,新锐品牌加快布局。1)农夫山泉:2011年通过东方树叶较早布局无糖茶赛道,持续对消费者培育,随着18年起“无糖化”潮流崛起,于2021年推出大单品青柑普洱,推动公司茶&食品业务营收从21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2022年茶食品业务营收同比+51%,2023年上半年同比+60%,实现53亿元营收,已成为无糖茶龙头,2022年东方树叶在中国即饮茶市场市占率约1.5%,位居无糖茶品牌第一。2)三得利:日本无糖茶龙头之一,较早进入中国无糖茶市场。产品端,1997年在中国推出三得利乌龙茶产品并持续深耕乌龙茶品类,2016年至今持续升级迭代。渠道端,三得利早期与汇源合资借力其经销商体系(2022年已重新转变为自主经营模式),并且借助日资便利店渠道优势占领高线市场。2023年上半年高速乌龙茶销售同比增长约200%,并制定2030年中国市场完成200亿元的销售目标。3)东鹏饮料:公司制定了以能量饮料为第一发展曲线,以咖啡饮料、电解质饮料为第二发展曲线,以茶饮料、常温油柑汁等产品为战术和孵化产品的发展战略。2023年10月公司首次推出乌龙上茶产品,试销表现较好,并将推出英红上茶、茉莉上茶、普洱上茶等口味,后续无糖茶体量有望向补水啦看齐。目录一、复盘日本茶饮市场:无糖茶高景气成长,成就伊藤园、三得利本土龙头二、中国无糖茶市场:茶文化积淀悠久&无糖化趋势驱动,无糖茶蓝海市场迎来爆发三、竞争格局:龙头农夫深耕数十载,品类培育深入人心,新品牌加速入局目录1.1日本1990年后步入无糖化时代,本土龙头品牌占比较高资料来源:欧睿,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 日本自1990年后逐渐进入无糖茶时代,茶饮料行业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大盘。复盘过去40年,日本饮料市场结构从1990年前的碳酸饮料、咖啡时代逐渐进入咖啡、无糖茶饮时代。日本人深厚的饮用茶饮的文化叠加茶饮料的品质提升和便利性提升,持续推动茶饮料市占率持续提高。2000年茶饮料市场规模达7965亿日元,1990-2000年CAGR约为10.0%,同期软饮料大盘规模CAGR约2.7%。茶饮料占软饮料市场比例从1990年的11.3%提升至2000年22.5%,成为第二大品类。2015-2020年间茶饮料规模平稳,从8730亿日元提升至8770亿日元,CAGR约0.1%,同期软饮料大盘规模CAGR约-1.4%,占软饮料市场比例由23.7%提升至25.6%,成为日本第一大软饮品类。➢ 本土企业先发优势明显,成就三得利、伊藤园等本土化的软饮龙头。由于日本深厚的饮茶文化,本土企业如伊藤园、三得利是本土最早布局绿茶和乌龙茶的企业之一,早在80年推出便携装的无糖茶开始消费者培育,具有明显先发优势。根据欧睿显示,2022年日本RTD茶饮市场,伊藤园、三得利市占率分列1、2位,分别占27%、23%。市场头部相对集中,CR3稳定在70%左右。图表:日本软饮市场中茶饮料在软饮大盘占比持续提升010,00020,00030,00040,0001990199520002010201520202022茶饮料咖啡碳酸饮料矿泉水果汁运动饮料野菜饮料其他10%15%20%25%30%1990199520002010201520202022茶饮料咖啡碳酸饮料伊藤园三得利可口可乐麒麟朝日联合利华达亦多札幌控股大冢制药私人品牌其他资料来源: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图表:日本软饮料市场结构(单位:亿日元)图表:2022年日本RTD茶饮格局目录1.2行业复盘:经济腾飞期带动健康意识提升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 1975-1990年日本经济快速腾飞,健康意识逐步觉醒。从消费习惯维度观察,我们认为其受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影响较大。而随着1975-1990年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社会普遍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均发生较大变化,推动日本消费习惯逐步改变。➢ 消费力:高城市化率、女性就业占比提升、家庭小型化带来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1)高城市化率:1975年起日本已经进入高城市化率阶段,1975年-1990年城市化率由72%稳步提升至7

立即下载
食品饮料
2023-11-26
太平洋
伍兆丰,郭梦婕
33页
1.92M
收藏
分享

[太平洋]:食品饮料行业:茶文化积淀和无糖化风潮来袭,无糖茶蓝海市场大有可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2M,页数3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餐饮收入从 2010 年 1.8 万亿增至 2021 年 4.69万亿,11 年 CAGR 为 9%
食品饮料
2023-11-26
来源: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平稳复苏,关注备货政策催化
查看原文
饮料行业各品类 2014-2019 年销售额 CAGR
食品饮料
2023-11-26
来源: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平稳复苏,关注备货政策催化
查看原文
休闲食品各品类市场份额
食品饮料
2023-11-26
来源: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平稳复苏,关注备货政策催化
查看原文
2022 年葡萄酒行业产量 21.4 万千升,同-20.1%图表 15:2023 年 10 月葡萄酒行业产量累计同比-14.0%
食品饮料
2023-11-26
来源: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平稳复苏,关注备货政策催化
查看原文
2022 年啤酒行业产量 3568.70 万千升,同+0.2%图表 13:2023 年 10 月啤酒行业产量累计同比+2.2%
食品饮料
2023-11-26
来源: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平稳复苏,关注备货政策催化
查看原文
百强企业调味品产量从 2013 年 700 万吨增至 2020年 1627 万吨,7 年 CAGR 为 13%
食品饮料
2023-11-26
来源: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平稳复苏,关注备货政策催化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