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各省级区域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I 中国各省级区域 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2018 年 12 月 I 课题组成员 组长:黄剑辉(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成员:应习文 王静文 袁雅珵 任 亮 孙 莹 张雨陶 伊 楠 外聘专家(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 李 凯 张荣刚 伊丽娜 梅 怡 章守颖 李欣然 曹 樱 任大明 中国各省级区域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I 内容提要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区的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地区不平衡矛盾,需要准确地衡量当今中国各省级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为此,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在总结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GCI)、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CDI)等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筛选了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基础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财政、金融市场、知识经济与创新等 12 大类指标(归纳为“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三种类型),对我国 31 个省级区域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横向对比分析,并将各省的指标与全球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形成《中国各省级区域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2018)》报告。本报告与《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2018)》一起,构成了研究系列,可为各地方政府找准在全球、全国的定位和差距、制定未来改革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二、中国各省级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及问题 1.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总体来看,2017 年我国地区经济运行展现出一定韧性,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中西部地区支撑作用愈发增强,东部地区经济基本平稳,东北地区经济触底修复。但也要看到,目前国内经济形势稳中有变,各种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交织,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尤其是南北分化问题日益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中西部地区支撑作用愈发增强。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均占到全国的 20%左右。近年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政策叠加效应显著,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区域增长新动能不断集聚。2017 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 9 年超过东部地区。中西部新兴区域增长极加速形成,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东部地区经济基本平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传统引擎作用依然显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II 著,在改革创新、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引领全国高质量转型发展。从经济总量看,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构成我国区域经济“第一阵营”,从人均看,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1万元。从增速看,福建省领跑东部,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东北地区经济触底修复。2017 年,辽宁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 4.2%,较上年回升 6.7 个百分点,黑龙江、吉林两省同比分别增长 6.4%、5.3%。传统产业复苏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强支撑地区经济企稳回升,积极因素在不断积聚。未来东北振兴政策还需持续加码,继续以转变政府职能、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优化地区投资营商环境。同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南北地区分化问题日益凸显。2017 年以来,我国地区分化问题进一步突破四大板块的限制,南北区域差异显著。南方地区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六成以上。广东、江苏等南方发达省份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成效明显,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受东部地区新兴经济带动和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贵州、云南、重庆等西南地区省市成为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而北方省份普遍面临经济增速下降、传统产业收缩、传统动力减弱、资源能源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凸显等问题。山东省作为北方经济第一大省经济总量与广东、江苏差距拉大。全国有 8 个省区市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均来自北方地区,其中内蒙古、天津、甘肃三省区市经济增速仅为 4.0%、3.6%、3.6%,较上年分别下滑 3.2、5.5、4.0个百分点。 2.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由于各地区经济特点和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同,经济结构和服务业占比存在较大差异,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征显著。 2017 年,全国仅 10 个省区市服务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北京和上海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 80.6%和 69.2%,位列全国前两名,远超全国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率先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培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在“互联网+”发展战略带动下,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服务业成为推动当地甚至全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 而中西部地区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偏重偏旧,产业升级进程缓慢,加上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多数地区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均偏低。2017 年,在服务业占 GDP 比重低于 50%的 18 个省区市中,15 个为中西部省区市。随着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服中国各省级区域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III 务业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3. 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快增长,但区域内出现分化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较大,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与东部发展差距,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公路、铁路、通信网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增强当地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中西部地区内部省份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分化现象。具体表现在: 公路建设方面,2017 年,全国公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 49.7 公里,比上年增加 0.8 公里。重庆、河南、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等 6 个中西部省市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 100 公里以上,分别排在全国第 1、3、6、7、12、13位,其中重庆、安徽和湖北公路建设较上年的增长量分别达到每百万平方公里 6.1、4.1 和 5.0 公里,公路密度和增长量均大幅高于全国水平;而黑龙江、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 6 省区公路网密度却低于全国水平,分别为每百平方公里 36.7 公里、35.2 公里、17.4 公里、11.3 公里、11.1 公里和 7.4 公里,与上述 6个中西部省市公路建设水平差距悬殊。 铁路建设方面,2017 年,全国铁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 1.32 公里,比上年增加 0.03 公里。

立即下载
金融
2019-02-19
民银智库
95页
4.61M
收藏
分享

[民银智库]:2018中国各省级区域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61M,页数9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9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9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09 年以来三次地产限购放松政策带来杠杆率的提高
金融
2019-02-19
来源:信用释放的困境与解决:宽货币向宽信用还缺什么?
查看原文
我国当前生育意愿下降
金融
2019-02-19
来源:信用释放的困境与解决:宽货币向宽信用还缺什么?
查看原文
2018 年 4 月至 12 月,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新发债券单月新增规模
金融
2019-02-19
来源:信用释放的困境与解决:宽货币向宽信用还缺什么?
查看原文
企业债券融资增速近期有所修复
金融
2019-02-19
来源:信用释放的困境与解决:宽货币向宽信用还缺什么?
查看原文
2018 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投放上的积极政策
金融
2019-02-19
来源:信用释放的困境与解决:宽货币向宽信用还缺什么?
查看原文
日央行购买 ETF 指数基金历史累积值及季度变动值
金融
2019-02-19
来源:信用释放的困境与解决:宽货币向宽信用还缺什么?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