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沈飞(600760)成熟产品需求饱满,加力研发再添新机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A 股公司深度 航空装备Ⅱ 成熟产品需求饱满,加力研发再添新机 核心观点 公司为我国主要歼击机生产厂商,成熟三代/三代半产品正处于规模放量阶段,三代(半)、四代改装型号进展稳步推进。当前我国军工航空装备仍处于数量提升与更新换代的关键阶段,对于成熟机型与新型号的需求持续提升。空军方面,二代机退役换装三代进程进一步加速,三代及三代半战机保有量持续提升,特种用途需求快速显现,四代机或将向美国发展路线靠拢。海军方面,随着蓝海海军建设进展的不断推进,对于不同型号舰载机的列装需求日益迫切。在内需不断提升高的背景下,叠加未来日益扩大的外贸需求,公司有望实现产品谱系与业绩的双重突破。 歼击机主要上市平台,业绩增稳确定性高 中航沈飞是 A 股歼击机唯一上市平台,旗下子公司沈飞集团主要进行歼击机的生产和研制,防务航空产品主要包括歼-11、歼-15、歼-16 系列及 FC31。公司主业高度集中,近年营收净利持续增长,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资产负债结构逐步优化。23 年,公司一季度已开始实现一定量的产品交付,上年末到手订单已开始消化并形成业绩兑现,后续公司业绩维持增速、持续释放高度可期。 行业格局稳定,轻重交替各司其职 我国战斗机整机的研制生产主要集中在中航工业集团,其中歼击机分别由沈飞和成飞进行研制和生产。两大主机厂同一代系产品在轻重分类、产品性能、对标定位、列装用途等方面均不相同,但由于机型本身性能参数设定限制,两大主机厂现有产品不存在明显竞争,仍将保持“轻重互补、各司其职”的整体供应格局。 总量亟待提升,谱系仍需完善 根据 Flight Global 2023 年最新发布 WAF 数据显示,国现役军机总量约为 3259 架,其中攻击型军机 1545 架,特种用途战机 112架,加油机 4 架,运输机 288 架,攻击直升机 913 架,教练机 397架。由于 WAF 目前仍按我国海陆空三军进行航空器数量统计,且 2022 年度尚未统计新型通用直升机数量,因此我国实际军用飞机总量应略高于统计数值,约为 3500 架。美国军用飞机总量 维持 买入 黎韬扬 litaoyang@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16090001 发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7 日 当前股价: 42.72 元 主要数据 股票价格绝对/相对市场表现(%) 1 个月 3 个月 12 个月 -4.39/-6.39 -23.73/-21.51 -32.19/-33.23 12 月最高/最低价(元) 72.46/42.35 总股本(万股) 275,569.95 流通 A 股(万股) 274,473.68 总市值(亿元) 1,177.23 流通市值(亿元) 1,172.55 近 3 月日均成交量(万) 1178.04 主要股东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66.10% 股价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35%-25%-15%-5%5%15%2022/8/82022/9/82022/10/82022/11/82022/12/82023/1/82023/2/82023/3/82023/4/82023/5/82023/6/82023/7/82023/8/8中航沈飞上证指数中航沈飞(600760.SH) A 股公司深度报告 中航沈飞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约有 13300 架,数量上为我国总量近 4 倍,我国现役军机在总量上仍与美国存在明显差距。 与美国相比,我国现役歼击机在衍生谱系、需求定位方面已与美国基本看齐,个别型号性能甚至已优于与其对标的美国歼击机。但通过全型号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现役四代机与电子战相关型号两方面,我国仍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 内外需求共进,型号空间达千亿级别 我们预计,未来我国空军将逐步以三代和三代半战机替换现存二代战机,并在战斗机装备数量上追赶美军,新增三代战机 300 架、三代半战机 800 架,其中歼-11 数量约为 150 架、歼-16 数量约为 400 架,市场空间总计约为 407.50 亿美元;未来 10 年航母舰载机需求量约为 160 架,其中歼-15 与四代舰载各 80 架,市场空间总计约为 104 亿美元。我们认为,公司将受益于各型歼击机的持续列装,航空装备业绩或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公司 4 种主力型号战斗机市场空间约为 511.50 亿美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目前国内主要歼击机上市平台之一,未来将充分受益于军机需求放量;加力投入新机研制生产能力,公司研发水平、产能与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新机型下线后也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公司 2023 年至 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28 亿元、36.45 亿元、46.13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7.04%、24.47%、26.57%,相应 23 年至 25 年 EPS 分别为 1.06、1.32、1.67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40、32、2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重要财务指标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 34,088.36 41,597.74 49,992.16 60,765.48 74,152.11 YOY(%) 24.79 22.03 20.18 21.55 22.03 净利润(百万元) 1,695.72 2,304.91 2,928.11 3,644.61 4,613.10 YOY(%) 14.56 35.93 27.04 24.47 26.57 ROE(%) 14.86 17.95 18.57 19.91 21.44 EPS(摊薄/元) 0.87 1.18 1.06 1.32 1.67 P/E(倍) 12.92 36 40 32 26 P/B(倍) 7.40 6.57 7.52 6.48 5.51 资料来源:iFinD,中信建投证券 A 股公司深度报告 中航沈飞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目录 一、公司概况:歼击机主要上市平台,业绩增稳确定性高................................................................................ 1 1.1 歼击机主要上市平台,航空制造业务持续拓展 ...................................................................................... 1 1.2 营收净利持续增长,业绩稳定释放确定性高...................................................................
[中信建投]:中航沈飞(600760)成熟产品需求饱满,加力研发再添新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7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