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主任会见印度外长点评:金砖国家峰会,能让中印缓解分歧吗?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宏观经济 | 动态跟踪 研究结论 事件:2023 年 7 月 14 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应约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中印双方表示两国关系符合共同利益,将妥善应对分歧并推动中印关系改善,同意尽快就边界问题举行下一轮军长级会谈,以及启动金砖国家扩员进程。 ⚫ 中印两国经贸合作密切,边界问题是矛盾核心。2021 年中印双边进出口总额达到1256 亿美元,增长率高达 43%,2022 年在高位延续增长率 8%。近年来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规模较大,主要投资领域涉及电子商务、手机、电信设备、家用电器、电力设备、钢铁、工程机械等。2021 年美国超过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国仍保持是印度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三大出口国。印度人口规模大,消费需求攀升,对中国制造业有较深的依赖,本土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支持。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制约合作进一步深化,本次会见中王毅指出“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办法”,印度外长苏杰生也回应印方愿意“妥善应对双方分歧,推动印中关系尽快重回正轨”。 ⚫ 印度对中企经营和中国投资施加限制影响双边关系。手机和科技公司曾是最成功的出海印度的中国企业。中企生产的手机因为价格低、质量好在印度使用广泛,占据了 60%-70%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华为、Oppo、Vivio 等企业在印度都积累了较大的用户规模。但自 2020 年中印因边界问题关系紧张后,印度开始对中国手机产业和其他科技企业加大审查力度,并且限制中国企业对特定行业的投资。印度希望借助中国企业的供应链转移,发展本国的相关制造业,再通过对中企在印度的经营和投资施加限制,逐步将其排除在印度市场之外,以推动国内的“印度制造”目标实现。本次王毅主任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应当贯彻双方领导人稳定中印关系的共识,中方高度关注近期印方对中国企业采取限制性措施,希望印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 金砖国家扩员进程加快,中印两大国的区域影响力增强,未来合作空间进一步打开。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 5 个国家,是五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机制,近年来有多个国家表示加入的意愿,扩员也将为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争取到更多话语权。2015 年,隶属于金砖国家组织的金融机构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成立,中国在金砖国家组织中的领导力和话语权得以确认。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通过 SWIFT 货币支付体系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也让更多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减少美元依赖,寻求其他替代货币的紧迫性,金砖国家机制的吸引力增强。2021 年阿联酋、乌拉圭和孟加拉国加入新开发银行,埃及也在后期加入,目前孟加拉国、埃及、伊朗、阿根廷、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尼日利亚等国已提出加入金砖国家机制的申请,金砖国家扩员将加快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和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积极作用。2023 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将于2023 年 8 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目前扩员的相关事项仍在商讨进程中,中国对扩员的态度倾向于支持,俄罗斯与南非也日趋赞同,但印度和巴西两国持谨慎态度,印度与巴基斯坦、巴西与阿根廷双边关系紧张,金砖国家扩员的过程中可能触及与既有成员国的信任问题。中国和印度不仅是亚洲的两个区域大国,更同为金砖国家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未来新支付体系的推进和多边合作机制的扩大将增强两国的影响力,也推动中印双方进一步打开合作空间。 风险提示 印度在俄美两大国间延续平衡外交,政策稳定性存在一定风险。 中印两国的区域影响力上升,在亚太事务上可能产生角力,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报告发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24 日 证券分析师 孙金霞 021-63325888*7590 sunjinxia@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070001 证券分析师 曹靖楠 021-63325888*3046 caojingnan@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0010001 证券分析师 王仲尧 021-63325888*3267 wangzhongyao1@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8050001 香港证监会牌照:BQJ932 联系人 彭楚榕 pengchurong@orientsec.com.cn 弱消费并未扭转,生产有回暖信号——二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2023-07-19 生产和货运整体企稳回升——扩大内需周观察 2023-07-18 东方战略观察周报:从美国众议院 2024 财年国防预算法案中辨析政策信息 2023-07-18 金砖国家峰会,能让中印缓解分歧吗? ——王毅主任会见印度外长点评 宏观经济 | 动态跟踪 —— 金砖国家峰会,能让中印缓解分歧吗?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图 1:中印双边进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 图 2: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 1:印度打压中国企业部分案例 时间 事件 2020 年 6 月 Shein,Tiktok 和微信等中国应用被印度封禁。 2022 年 1 月 印度财政部指控小米印度公司逃税 65.3 亿卢比(约 5.5 亿元人民币)。 2022 年 7 月 印度执法局以“洗钱嫌疑”为由,突击搜查了 Vivo 和相关企业在印度的生产经营场所。 2022 年 7 月 印度税务部门对华为在印度的多个场所进行了搜查,并查看了华为印度公司的财务文件、账簿和公司记录。 2023 年 6 月 印度执法局向小米科技印度分公司和 3 家银行发出通知,指控小米违反《外汇管理法》,出于该指控,印度当局此前已经扣押了小米共 555.1 亿卢比资金(约 50 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澎湃新闻、新华社等,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 2:“印度制造”战略详情 措施 具体内容 降低政府管制壁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市场化改革,淡化经济中残留的计划体制色彩,提高私人投资和外资的持股比例上限,政府鼓励市场自由竞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税制改革。 简化税制,降低税负,并将更多税权收归中央。 征地制度改革 授权给邦政府,以各邦分而立法的方式来绕开议会,制定征地法案。 劳工制度改革 印度有严格的劳工保护制度和强大的工会势力,许多企业有意限制劳工规模,这也是造成印度非正式就业大规模存在的重要原因。莫迪相继推出《学徒条例》、《劳动法》修订法案,放宽相关法律条款,给予企业雇主更大话语权。 积极的经济外交政策 莫迪的经济外交以“联西望东”为主轴,自西吸收发达国家投资,向东联通东亚和东南亚新兴经济体,谋求全球价值链的枢纽地位。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问题
[东方证券]:王毅主任会见印度外长点评:金砖国家峰会,能让中印缓解分歧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47M,页数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