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启明系列:PMI为何持续回落?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18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PMI 为何持续回落? 债市启明系列|2023.6.1 ▍ 中信证券研究部 ▍ 核心观点 明明 FICC 首席分析师 S1010517100001 彭阳 FICC 分析师 S1010521070001 章立聪 资管与利率债首席分析师 S1010514110002 周成华 FICC 分析师 S1010519100001 5 月 PMI 数据延续回落,反映出工业和服务业的分化。在固定资产投资降速、商品消费需求不足、外需回落风险增大的背景下,制造业需求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产端的扩张。消费服务业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换后迎来“报复式”复苏。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分化,我们认为应采取辩证的视角来看待。 ▍5 月 PMI 主要指标显示,制造业市场需求延续回落,非制造业复苏斜率有所放缓。1、供需层面: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 49.6%和 48.3%,环比分别下降 0.6pct 和 0.5pct,生产活动有所放缓而市场需求延续回落。2、价格层面: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 40.8%,比上月下降 5.6pcts,出厂价格指数为 41.6%,较上月下降 3.3pcts,整体价格水平显著回落。3、建筑业: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8.2%,较上月下降 5.7pcts。4、服务业: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3.8%,低于上月 1.3pcts。5、各规模企业:大型企业 PMI 上升 0.7pct 至 50.0%,位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 PMI 分别下降 1.6pcts 和 1.1pcts 至 47.6%和 47.9%,连续两月位于临界点以下。 ▍制造业需求不足,供需矛盾加剧。5 月新订单指数以及库存指数均出现了下滑,反映出需求不足仍是核心制约。与此同时,价格指数持续回落,原材料供应商交货速度继续加快,反映出制造业供需矛盾的加剧。今年一季度生产快速修复,而需求恢复相对偏慢,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产的继续扩张,使得 5 月生产指数也降至荣枯线以下。 ▍投资及社零的修复斜率放缓是需求不足的内在原因。考虑到 2021 年及 2022 年存在基数效应,我们采取 2019 年为基年,计算今年 1-4 月的四年平均增速后发现,除出口保持高增外,社零以及三大投资增速均不及疫情之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在固定资产投资降速、商品消费需求不足、外需回落风险增大的背景下,制造业需求面临一定挑战。 ▍建筑业景气度回落,主要源于地产低景气以及重大项目前置。5 月建筑业整体景气度有所回落,主要受地产投资和销售增速下滑以及重大项目前置的影响。据我们估算,今年 4 月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至-7.3%,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也尚未恢复至 2021 年的水平,房企对未来的预期仍未改善,影响了建筑业的复苏进程。此外,重大项目前置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新项目多,过去几年积压的基建项目也大多在一季度陆续复工,二季度新增项目有所减少,基建增速有所放缓。 ▍服务业修复斜率略微放缓,未来或仍将延续复苏态势。5 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落至 53.8%,新订单指数下降 6.9 个百分点至 49.5%。分行业来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 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动能行业均位于 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位于收缩区间,景气水平有所下降。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60.1%,服务业企业对市场恢复发展持续看好。受益于疫情管控的放开,线下消费场景的约束不再,我们认为服务业复苏的逻辑没有发生变化,服务业或将延续复苏进程。 ▍结论:要辩证地看待工业和服务业的分化。4 月工业增加值数据公布后,市场认为读数偏低,工业表现较差。但这一印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几年表现较好带来的高基数效应。如果以 2019 年 1-4 月为基准,可以计算出今年1-4 月工业增加值的四年平均增速为 5.37%,接近 2017-2019 年的年化增速,处于合理范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增速放缓、出口仍未见底以及消费复苏遇到瓶颈都是工业需求的不利因素,如果接下来没有持续的需求刺激,工业表现或许会有进一步变差的可能。与此同时,市场大多认为服务业的表现较好, 债市启明系列|2023.6.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 但这一判断更多的是基于疫情期间的表现。如果同疫情之前的水平相比,服务业的增速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债市策略:PMI 连续两月出现回落,4 月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消费及工业需求仍较弱。对于债市而言,经济复苏程度不及预期,但市场可能开始博弈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长债利率或将呈现震荡偏多的走势。 ▍风险因素:国内政策力度变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工业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恢复不及预期。 nMpMqQsOqQtNoPnRwOrPpQbRbPbRmOpPoMmPiNqQqOiNrRpO8OoPsMuOpMwOvPpPyQ 3 ▍ 工业和服务业的分化 5 月 PMI 主要指标显示,制造业市场需求延续回落,非制造业复苏斜率有所放缓。1、供需层面: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 49.6%和 48.3%,环比分别下降 0.6pct和 0.5pct,生产活动有所放缓而市场需求延续回落。2、价格层面: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 40.8%,比上月下降 5.6pcts,出厂价格指数为 41.6%,较上月下降 3.3pcts,整体价格水平显著回落。3、建筑业: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8.2%,较上月下降 5.7pcts。4、服务业: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3.8%,低于上月 1.3pcts。5、各规模企业:大型企业 PMI 上升 0.7pct至 50.0%,位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 PMI 分别下降 1.6pcts 和 1.1pcts 至 47.6%和 47.9%,连续两月位于临界点以下。 5 月的 PMI 数据,清晰地反映出工业和服务业景气的分化。疫情三年间,投资和出口需求拉动的工业生产是中国 GDP 增速的主要支撑,服务业受到疫情防控措施的约束整体偏弱。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开始出现“报复式”复苏,服务消费也成为政府提振经济的核心抓手,“五一”假期的服务消费景气度在 4月的基础上进一步拔高;然而投资、出口需求则呈现边际走弱趋势,商品消费也在恢复性反弹后进入较为平稳的阶段,这意味着工业需求可能逐渐承压。 图 1:制造业和非制造业 PMI(%)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 制造业需求不足,供需矛盾加剧 制造业产需指数均有所回落,核心问题仍是需求不足。5 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 49.6%和 48.3%,较上月分别下降 0.6pct 和 0.5pct,生产活动有所放缓而市场需求延续回落。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为 47.6%和 48.9%,分别较上月下降0.3pct 以及 0.5pct,连续三个月有所下滑。企业端采购意愿有所下降,5 月采购量指数为49.0%,位于临界点之下。新订单指数、库存指数

立即下载
金融
2023-06-09
中信证券
19页
0.74M
收藏
分享

[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PMI为何持续回落?,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4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3 年 5 月 30 日人民币对各币种汇率当前值相对于前一日值变化百分比
金融
2023-06-09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6月流动性展望,跨季资金还能保持平稳吗?
查看原文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5 月 30 日流动性投放和回笼统计(亿元)
金融
2023-06-09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6月流动性展望,跨季资金还能保持平稳吗?
查看原文
2021 年 5 月 30 日至 2023 年 5 月 30 日公开市场操作和到期监控(亿元)
金融
2023-06-09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6月流动性展望,跨季资金还能保持平稳吗?
查看原文
半年期票据转贴利率
金融
2023-06-09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6月流动性展望,跨季资金还能保持平稳吗?
查看原文
DR007 月度均值变化(%) 图 13:R007 月度均值变化(%)
金融
2023-06-09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6月流动性展望,跨季资金还能保持平稳吗?
查看原文
剔除非银的新增存款(亿元)
金融
2023-06-09
来源:债市启明系列:6月流动性展望,跨季资金还能保持平稳吗?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