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中药+国改行情加速,关注CGM放量等疫后复苏标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2023 年 05 月 28 日 医药生物 优于大市(维持) 证券分析师 陈铁林 资格编号:S0120521080001 邮箱:chentl@tebon.com.cn 刘闯 资格编号:S0120522100005 邮箱:liuchuang@tebon.com.cn 研究助理 王艳 邮箱:wangyan5@tebon.com.cn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 1.《MNC 大药企 2023 年重要研发看点预告系列一》,2023.5.26 2.《昊海生科(688366.SH):短看疫后修复,长看“医美+医药”双轮发展》,2023.5.22 3.《太极集团(600129.SH):业绩持续靓丽,经营数据+明确目标彰显信心》,2023.5.21 4.《恒瑞医药(600276.SH):王者归来 , 拥 抱 全 面 创 新 新 周 期 》,2023.5.21 5.《医药行业周报:继续中药+中特估,关注幽门螺杆菌检测和疫苗》, 2023.5.21 医药行业周报:中药+国改行情加速,关注 CGM 放量等疫后复苏标的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3 年 5 月 22 日-5 月 26 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基本持平,跑赢沪深 300 指数 2.4%,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6;2023 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 0.6%,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1%,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4 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三诺生物(18.10%)、翰宇药业(16.59%)、海翔药业(16.52%)、吉贝尔(13.00%)、康弘药业(12.49%)。 CGM 百亿级美金市场,国产上市后放量进展顺利。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患病率高,但未确诊率高,存在较大未满足治疗需求。2019 年全球、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 4.63 亿、1.16 亿,预计 2030 年将分别达到 6.43 亿、1.64 亿,而 2021 年我国 20-79 岁糖尿病患者未确诊率为 51.7%,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连续血糖监测(CGM)助力糖尿病患者更好实现血糖管控,市场规模达百亿美金级,国内市场处于导入期。连续血糖监测(CGM)可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的高效跟踪,预计 2030 年全球 CGM 市场将达 365 亿美元,当前国产份额占比极小,处于低渗透率导入期。国产新一代 CGM 产品陆续上市,产能销售建设进展顺利。鱼跃、三诺新一代 CGM 产品分别于 2023 年 3 月 15 日、2023 年 3 月 31 日相继在国内获批。其中三诺 CGM 半自动化生产线已建成,预计达到 200 万套的年产能;鱼跃、三诺产品线上渠道均已上市销售;海外拓展上,三诺 CGM 预计年内获CE 证,FDA 申请有序推进,鱼跃 CGM 也已开启 CE 申请,国产加速掘金百亿美元市场。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上周医药虽然整体跑赢大盘,但情绪仍低落,成交量占比仍6%出头,且两级分化严重。主要为 CXO 的医疗服务板块创新低,表现强势的主要为两类:1)中药板块最强,其中有国企改革预期的最强,目前中药+国企改革主题的个股本周五大涨,呈加速态势;2)中报预期不错的标的,23 年疫后复苏为明确主线,二季度时间已经过半,月度数据不错预期中报优秀的标的表现强势。我们认为当前仍需坚持“中西结合”+“中特估-国企改革”+“自下而上挖个股”的投资策略,具体不再赘述。站在全年角度,我们仍持乐观态度,医药有望戴维斯双击,将迎结构化行情,有业绩和政策两大支持:业绩上-国内进入后疫情时代,就诊和消费复苏明确,2023 年医药业绩向好;估值上-医保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控费逐步转向国家对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大;我们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强,医药消费、科技和制造将依次崛起,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医药消费崛起:疫后复苏为 23 年关键词,从产品到服务均将恢复,从 23Q2开始业绩有望超预期:1)中药:民族瑰宝,国家鼓励传承与创新,23 年业绩有望超预期,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和品牌传承,以及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创新方向,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康缘药业、方盛制药、桂林三金、同仁堂、健民集团、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和中国中药等;2)疫苗:看好小孩苗复苏和成人苗放量,关注: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和欧林生物等;3)消费药械:关注:长春高新、华东医药、泰恩康、一品红、我武生物、九典制药、鱼跃医疗、麦澜德和美好医疗等;4)零售药店:一心堂和健之佳等;5)医疗服务及临床 CRO:医院诊疗活动恢复正常,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锦欣生殖、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通策医疗、三星医疗、国际医学和何氏眼科等; 二、医药科技崛起:创新为永恒主线,关注宏观流动性改善,大品种 23 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康诺亚、再鼎医药、海思科、海创药业、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等;2)创新-15%-10%-5%0%5%10%15%2022-052022-092023-01沪深300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2 / 2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 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和元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3)创新器械:建议关注有望即将进入兑现阶段的创新品种,三诺生物、佰仁医疗、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 三、医药制造崛起:医保集采和 DRG/DIP 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为进口替代,同时设备板块还受益新基建和贴息贷款:1)医疗设备:重点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2)体外诊断: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普门科技、迪瑞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和浩欧博等;3)高值耗材: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骨科和吻合器等,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春立医疗、戴维医疗、天臣医疗、康拓医疗等;4)生命科学和药械制造上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智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浦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迈得医疗等; 本周投资组合:西藏药业、白云山、康弘药业、重药控股、中红医疗、津药药业; 五月投资组合:西藏药业、麦澜德、迈得医疗、桂林三金、重药控股、力生制药; 风险提示
[德邦证券]:医药行业周报:中药+国改行情加速,关注CGM放量等疫后复苏标的,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26M,页数2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