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知识产权年度调研报告
前言 正值 2023 年 4 月 26 日,又是一年世界知识产权日,过去的一年里,伴随全球科技竞赛升级日益升级,全球各国对知识产权也投入了更多的关切,对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工作也面临着更变化的环境、更严峻的挑战。在这充满变化的一年,智慧芽立足去年第一次调研的经验,继续倾听来自科技企业知产决策者的一线声音,浓缩成这份报告,力图还原最真实的行业生存状况,探讨最热门的行业焦点话题,捕捉最新的行业发展动向。今年,我们更加聚焦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在保留与去年相同的“知识产权”层面话题的同时,聚焦一半的篇幅深度探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我们希望系统性地解读在企业的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到底扮演何种角色、如何才能释放更多价值。今年,我们更向外关照,将调研拓展到全球范围。利用智慧芽的全球客户网络,在调研了中国近 600位企业知识产权相关决策者的同时,也收集了 200 余个海外样本。我们在叙述中国状况的同时,也将视野放在全球,时刻以全球眼光为中国企业寻找参照系。今年,我们更向深处探寻,立体呈现更多知产实践的企业范本。深度访谈中国及海外共 15 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决策者,遍及新能源汽车、 AI 制药、正极材料、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领域,深度展现其前瞻思路、前沿做法,形成完整案例集合。今年的报告分为四个篇章:知识产权宏观、知识产权实战、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案例集合。在第一篇,我们基于智慧芽专利数据和综合外部数据,简要回顾了 2022 年全球及中国知识产权的整体形势;在第二篇,我们延续去年报告思路,从价值认知、资源投入、具体实践三方面阶段企业知产工作的最新状况;在第三篇,我们系统探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包括 IP 如何赋能全过程科技创新,以及 IP 情报如何激发科技创新;在第四篇,我们以 Q&A 的形式完整呈现来自 16 家优秀企业知产决策者的标杆经验和深度思考。通过这份调研报告,我们希望赋能所有知识产权的从业者,尤其是企业知识产权的决策者,了解行业最新动向;我们希望启发更多的企业研发工作者,展现知识产权在创新中的多重角色和多层价值;我们也希望向外触达更多的知识产权关切者,展现行业成就,传递行业呼吁。陪伴知产行业发展,赋能全球科技创新,是智慧芽始终秉持的愿景和使命,我们也将持续开展这个调研,穿越时间周期,释放更多价值,在这个变化的世界,共同成长。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2023 年 4 月3智慧芽《2023 全球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调研结论摘要4智慧芽《2023 全球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2022 年,全球科技竞赛持续加速,中国科技创新产出影响全球。在经济增长趋缓的同时,中国 R&D 经费投入保持两位数中高速增长,是全球的两倍。作为研发活动的技术产出,全球专利申请活动暂时低迷,中国的授权发明专利仍然快速增长。2022 年,全球知产发展竞争和融合兼具,而中国也正推动知产强国战略在各层次落地。全球层面上的趋势,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曲折前进中拥抱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未来技术”的国家竞赛中强化竞争。而在中国自身层面上,2022 年是在 2021 年制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后的密集政策落地时期,各方面制度正在快速完善。2022 年,中国知识产权实践表现出“提质量”、“拓深度”、“多运用”的发展态势。知产创造减量提质,专利申请总量降低而发明专利和 PCT 专利增长;知产服务生态蓬勃发展,代理机构数量、从业人数及营收水平均显著提升;知产保护更聚焦更激烈,知识产权案件总数减少而最高院审理增加;知产运用更深度,专利许可、转让次数显著增长,质押融资规模大幅提升。一、知产新趋势:2022 全球和中国表现中国科技企业普遍拥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专利和商标最为普遍,专利和商业秘密价值最大。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标这四类主要知识产权的普及程度均在七成以上,商标和专利超过九成。各项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专利的价值认同度最高, 85% 的受访者认为具有“较大价值”和“极大价值”,其次是商业秘密。过去一年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来说是卓有成效的一年,专利的多层次价值在科技企业中全面拓展,但企业对专利的核心要求日益聚焦风险防控和市场竞争。在专利的本体价值、业务价值、资产价值的三个圈层七类价值中,按各类价值在企业中“是否发挥”统计,七类价值的应用程度分别较上一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业务价值圈层整体应用程度达到七成以上。但按“企业最重视哪一项价值”统计,企业更加关注助推业绩达成的短期价值,原本对技术价值和品牌价值的部分关注都转向“防范经营风险”和“限制竞争对手” 。(关于专利价值的三个圈层七个类别,详见 2.2 章节)。相比于 IP 团队,C 级高管明显更重视专利的业务价值甚于本体价值,而研发负责人的专利价值认知则更为局限。按“企业最重视哪一项价值”统计,C 级高管对三类业务价值的总体重视程度达到 45% 之高,达到于“本体价值”相当的重视程度,且远超 IP 团队的认知高达 20 个百分点,尤其对其中“提升品牌声誉”和“提供技术情报”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 IP 团队。而研发负责人的关注焦点更集中于本体价值。放眼未来,受访企业对专利的未来价值提升普遍抱有信心,并在企业各个决策层级进一步形成共识。高达 85.7%的受访者认为专利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价值”。其中 IP 负责人和研发负责人认知相当,C 级高管也有近80% 的认同度,对专利价值的共识相比上一年有了更强的向上穿透。二、价值再认知:本体价值为先,业务价值为重5智慧芽《2023 全球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2023 年,中国科技企业在专利上的资源投入依旧轻装简从。最典型的 IP 部门 / 团队配置仍然不足 5 人,最典型的 IP 部门预算配置在 500 万以内。企业对 IP 的资源投入明显放缓,相对研发预算而言,增长更慢且两极分化更为突出。经济形势压力下,近1/10 的企业缩减了 IP 工作预算,两倍于 2021 年情景;20-50% 和 50% 以上的高增长企业总计仅占约 15%,是 2021 年的一半。对比同期研发预算,IP 工作整体上预算增速更低,但有更多高预算增长企业占比,更两极分化的 IP 预算背后,意味着 IP 工作在与研发协同时可能出现更多错配和更多挑战。少数超速增长,一方面来自汽车和能源行业有较多的 IP 预算高增长,另一方面,也来自较多成长中企业,尤其是进入发展正轨的拓展阶段企业,正快速追赶和提升 IP 投入。IP 工作预算紧约束下,企业仍在加大投入推动 IP 工作数字化。相比 2022 年,科技企业在 IP 工作的数字化投入上有显著提升,中位数投入从 10 万以下提升至 10-20 万元。这也意味着,企业更倾向于以“转型升级”而非“增加人员”的方式,以提升工作成效。IP 工作正得到企业高层的更多关注,但也意味着更多期待、更高要求。平均的“向 CEO 汇报”频率正在从“每季度一次”快速向“每月一次”提升,甚至超过海外。三、动态中平衡:资源投入紧缩,工作要求提升在专利团队的各项工作中,申请和风险管控是多数 IP 团队最重要的工作,也有部分企业聚焦资产运用和情报洞察。专利工作的重心分配需要遵循发展规律和行业逻辑。伴随企业成长,专利工
2023中国知识产权年度调研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44M,页数10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