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600673)产研一体新材料平台,多点开花高质量成长
上市公司 公司研究 /公司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有色金属 2023 年 04 月 20 日 东阳光 (600673) ——产研一体新材料平台,多点开花高质量成长 报告原因:强调原有的投资评级 买入(维持) 投资要点: 重新认识东阳光:产研一体平台型新材料企业。背靠东阳光研究总院快速实现新产品先进工艺产业化,践行大客户一体化战略持续配套高端新材料享受行业头部盈利,实现自身高速高质量成长。公司自电容器制造起家,90 年代末率先实现电容器核心原材料——电极箔的国产化替代,自此奠定产业研发基因;2005 年成立研究院,先后助力公司实现光伏级 PVDF、钎焊箔(热管理材料)、三代制冷剂、锂电正极材料、锂电级 PVDF、积层箔产业化,产业化时间点及工艺水平均在国内领先。另一方面公司成功践行大客户战略,实现多产品协同配套,逐渐发展出铝箔加工及氟化工两大产业链,成长为平台型新材料公司。 公司推动全球首个积层箔产业化项目落地,预期 2023 年实现投产 2000 万平。2022 年9 月公司公告与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区人民政府签署 4000 万平积层箔入园协议书,规划一期投资 6 亿元,产能 2000 万平积层箔/年,2023 年底竣工投产;二期 2000 万平/年产能预计 2024 年开工建设。积层箔是电容器核心原材料电极箔的一种,采取了全新的制备工艺,理论核心性能——比容量一次性提升 40%以上,并且性能进一步迭代空间广阔,同时受益新能源电能转换及 AI 硬件设施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带来的增量市场空间,积层箔有望凭借性能优势大规模占领增量市场、拓展存量市场。公司自 2018 年起参与积层箔产业化项目,此次产业链升级涉及从上游铝粉到终端产品,上下游深度绑定进场壁垒极高。 三代制冷剂配额争夺结束行业盈利回暖,预期公司获得 4.4 万吨三代制冷剂配额有望充分受益。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三代制冷剂生产消费将逐渐受限,中国三代制冷剂选取基线值取决于 2020-2022 年全行业平均销量,配额确定后将无法增加,并从 2029 年起持续缩减配额。因此配额计算窗口期内各厂商持续扩产获取更高配额,叠加下游房地产及汽车领域需求不佳,三代制冷剂供过于求导致行业整体处于亏损。2024 年行业开始执行配额生产,后续下游房地产及汽车需求修复,预期三代制冷剂行业盈利将迎来修复。根据公司公告 2020-2022 年三代制冷剂销量分别为 3.35/4.21/5.72 万吨,预期将获得超过4.4 万吨销售配额,公司拥有氯碱化工产能,自备甲烷氯化物成本具备行业竞争力,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盈利回暖。 公司有望实现高速高质量成长,维持买入评级。2023 年公司有望实现 2000 万平积层箔产能落地,有望获得 4.4 万吨制冷剂销售配额充分享受行业盈利回暖,同时持续扩张PVDF、电池铝箔、正极材料、电容器产能,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 年初以来锂电级PVDF 价格下降 58%至 10.5 万元/吨,根据测算电池铝箔供需关系自 2024 年起趋于宽松加工费存在下降风险,考虑公司部分产品未来行业盈利水平存在下行压力,下调 2023-2024 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5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7.6/26.1/34.8 亿元(原预测 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 21.7/34.5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4/9/7 倍,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极佳,2023 年 PEG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部分产品行业盈利快速下降风险,电极箔新增产能爬坡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数据: 2023 年 04 月 19 日 收盘价(元) 8.17 一年内最高/ 最低(元) 13.4/5.48 市净率 2.5 息率(分红/ 股价) 3.30 流 通 A股 市 值 ( 百 万元) 24488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3370.13/11760.27 注:“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基础数据: 2022 年 12 月 31 日 每股净资产(元) 3.24 资产负债率% 58.42 总股 本/ 流 通 A 股( 百万) 3014/2997 流通 B 股/H 股(百万) -/- 一年内股价与大盘对比走势: 证券分析师 王宏为 A0230519060001 wanghw@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何成洋 A0230122030001 hecy@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何成洋 (8621)23297818×转 hecy@swsresearch.com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12,802 11,699 12,754 16,830 21,912 同比增长率(%) 23.4 -8.6 9.0 32.0 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874 1,243 1,757 2,608 3,482 同比增长率(%) 110.3 42.3 41.3 48.5 33.5 每股收益(元/股) 0.29 0.41 0.58 0.87 1.16 毛利率(%) 21.5 20.2 24.3 27.2 28.2 ROE(%) . . . . . 市盈率 28 20 14 9 7 注:“市盈率”是指目前股价除以各年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是指摊薄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ROE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04-2105-2106-2107-2108-2109-2110-2111-2112-2101-2102-2103-21-50%0%50%100%(收益率)东阳光沪深300指数 公司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3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投资评级与估值 公司定位新材料一体化平台型企业,背靠东阳光研究总院快速实现新产品先进工艺产业化,践行大客户一体化战略持续配套高端新材料享受行业头部盈利,实现自身高速高质量成长。2023 年公司有望实现 2000 万平积层箔产能落地,有望获得 4.4 万吨制冷剂销售配额充分享受行业盈利回暖,同时持续扩张 PVDF、电池铝箔、正极材料、电容器产能,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7.6/26.1/34.8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4/9/7 倍,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极佳,2023 年 PEG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维持买入评级。 关键假设点 电子元器件:2023-2025 年中高压腐蚀化成箔销量分别 4800/5600/6400 万平米,同期积层化成箔销量分别 300/1600/3000 万平、电容器营业收入分别7.3/13.9/26.3 亿元。 化工新材料:2023-2025 年制冷剂单吨价格分别为 2.5/3/3.5 万元。 高端铝箔:2023-2025 年电池铝箔销量分别为 1.5/4/6 万吨。 能源材料:2023-2025 年正极材料销量分别为
[申万宏源]:东阳光(600673)产研一体新材料平台,多点开花高质量成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91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