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整车行业2023年度策略:两超多弱走向两超多强!
新能源整车2023年度策略:两超多弱走向两超多强!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汽车与零部件证券分析师:黄细里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10001 联系邮箱: huangxl@dwzq.com.cn 联系电话:021-601997932022年12月11日 (核心观点◼ 复盘2020-2022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具备3大特征:1)一旦突破瓶颈销量爬坡速度非常快。2)初步形成两超多弱格局。3)盈利能力分化显著。◼ 2023年国内新能源景气度预测:依然高增长。基于国内经济稳增长+汽车相关政策友好假设前提下,我们预测国内乘用车批发销量/交强险零售/出口/新增库存分别为:2430万(同比+5%)/1950万(同比+1.6%)/380万(同比+50%)/100万。其中:新能源批发销量/交强险零售分别为:968万(同比+50%)/804万(同比+54%),对应渗透率约40%。➢ 新能源分技术路线看(交强险口径,下同):EV车型销量预计为470万(同比+78万),PHEV车型为267万(同比+164万),增程式车型销量为67万(同比+39万)。➢ 新能源分价格带看:0-10万元车型销量为128万(同比持平),10-20万元为374万(同比+160万),20-30万元为177万(同比+87万),30万元以上为126万(同比+38万)。➢ 新能源分地域看:增长核心来自东北&华北区域/三四五线下沉市场/非限购地区。2 oPmPrMmQnNqOnRoRtQrQpP9PaObRtRqQtRsQfQnMsQjMqRtR6MpOsPNZoMyRuOpOvM(核心观点◼ 国内新能源车企格局趋势研判:两超多弱走向两超多强。2023-2024年国内前9家新能源品牌市占率预计达到80%(2022年预计63%),且CR2(特斯拉+比亚迪)份额稳中小降至34%(2022年预计41%)。【理想汽车+AITO+蔚来】/【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值得重视。背后原因推导如下:➢ 1)渗透率30%-50%消费者诉求:性价比更高+更安全的电车!智能不是必选,但有比没有更好。2)该阶段产业技术创新进展:电动化:延续性技术创新主导且降本增效是关键!智能化:L2加速普及但L3+还在导入期。3)【疫情+逆全球化】对汽车供应链重塑以2022年7月为节点渡过最难危机阶段,保交付依然是重心,但车规级要求更需要均值回归,专业化分工与垂直一体化或将分庭抗礼。4)最终会导致车企竞争要素发生新的量变:【技术研发+供应链】权重降低,【产品定义+营销渠道】权重上升。◼ 整车估值体系如何看?2023年仍在量变阶段,但整车估值中枢长期将上移。以5-10年维度看,整车将随着【品类渗透率—爆款成功概率(质变拐点)—商业模式变化】演变估值中枢不断上移。2023年虽然【主角依然是电动化+配角是智能化】,但本轮【品类渗透率】天花板远高于SUV时代且初步培养出的车企具备全球竞争力,整车估值中枢我们认为或2倍PS(SUV时代1倍PS)。这个阶段若出现强α车企(类似2016-2017年吉利汽车)大概率还可以享受更多估值溢价。3 (核心观点◼ 综合以上分析,落实到投资层面,2023年整车板块排序:➢ 港股整车性价比更优于A股整车➢ 港股整车:优选【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其次【长城汽车+蔚来】/【比亚迪】等➢ A股整车:优选【华为(赛力斯/江淮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其次【比亚迪】等◼ 理想汽车:产品精准定位,新一轮周期强势,增程L系列叠加纯电新品打开全新空间。◼ 吉利汽车:23年雷神/极氪齐发力,中低端市场雷神全覆盖,极氪价格下沉,走量可期。◼ 华为(赛力斯/江淮汽车):依托华为品牌+渠道+智能化优势进行模式创新,进一步上量!◼ 长安汽车:CS/UNI系列混动叠加深蓝/阿维塔中高端纯电加速长安汽车新能源转型。◼ 长城汽车:皮卡/坦克两稳,哈弗/魏牌/沙龙/欧拉四突进,柠檬DHT混动贡献核心增量。4◼风险提示:轿车/SUV价格战超出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增速低于预期;芯片/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 一、复盘2020-2022年国内新能源市场 (特征一:一旦突破瓶颈销量爬坡速度非常快◼ 历史会相似但绝不可能完全复制。新能源替代油车斜率更陡峭,天花板更高。➢ 从现有销量数据看,新能源在100万辆横盘时间更久,从100-300-600万辆突破速度均更快于SUV。新能源时代特征:更全新品类创新导入期长,但新车技术创新迭代周期快导致上升速度快。➢ 从详细季度数据来看,2019年起的新能源与2012年起的SUV季度对比来看:1)第一阶段四个季度SUV增速整体快于新能源,差距逐步拉大;2)第二阶段六个季度新能源开始爆发,差距逐步缩小;3)第三阶段四个季度新能源销量反超SUV,行业渗透率达到基本相当水平。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图:新能源和SUV批发销量以及对应行业渗透率走势比较6(50)050100150200250SUV销量/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第二年/第三年:差距缩小追平SUV增长加速新能源爆发式提升第一年:差距拉大SUV缓慢增长新能源横盘第四年:新能源反超SUV增速放缓新能源继续爆发0%5%10%15%20%25%30%35%SUV渗透率新能源渗透率第二年/第三年:差距缩小追平SUV增长加速新能源爆发式提升第一年:差距拉大SUV缓慢增长新能源横盘第四年:新能源反超SUV增速放缓新能源继续爆发 (特征二:初步形成了两超多弱格局◼ 2020~2022年行业集中度变化:逐步由多强变为两超多弱,格局集中度不断提升。➢ 2020年:格局分散,群雄逐鹿。比亚迪+特斯拉两超格局维稳,3~15多强份额快速提升。➢ 2021年:一超初现,多强纷争。特斯拉两超份额缓慢上升,多强份额逐步被侵蚀转多弱。➢ 2022年:两超形成,多强转弱。比亚迪+特斯拉份额继续提升,多强份额下滑转多弱,尾部稳定。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20年车企格局:群雄逐鹿图:2022年车企份额:两超多弱70%10%20%30%40%50%60%70%CR2CR15-CR2其他0%10%20%30%40%50%CR2CR15-CR2其他0%10%20%30%40%50%60%CR2CR15-CR2其他图:2021年车企份额:多强纷争 (特征三:盈利能力分化显著◼ 特斯拉和比亚迪实现盈利本质是实现显著规模效应。两超(特斯拉+比亚迪)均实现连续单车盈利,理想处于盈亏平衡边缘,小鹏汽车/零跑汽车/蔚来亏损较大。体现形式上:1)特斯拉:底层技术创新—全球领导品牌溢价—全球超级大单品模式—直营模式;2)比亚迪:底层技术创新—供应链垂直一体化—全价格带覆盖—国内领导品牌溢价。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表:核心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毛利率以及单车盈利/万元8代码车企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TSLA.O特斯拉1.653.954.665.237.456.176.68002594.SZ比亚迪-0.280.270.450.170.240.730.972015.HK理想汽车-2.86-1.34-0.090.84-0.03-2.15-9868.HK小鹏汽
[东吴证券]:新能源整车行业2023年度策略:两超多弱走向两超多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7M,页数6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