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疫情防控边际放缓,关注医疗服务标的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Table_Title] 医药生物 疫情防控边际放缓,关注医疗服务标的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讨论疫情防控政策边际趋缓的影响。 事件:2022 年 11 月 11 日,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综合组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包括(1)密接管理措施从“7+3”调整至“5+3”,(2)不再判定次密接;(3)取消中风险区,高风险区 5 天内未有新增即降为低风险区;(4)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入境人员从“7+3”调整至“5+3”,疫情防控出现明显边际放缓迹象。 医疗服务企业业绩增速有望快速修复。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多地散发疫情对医疗服务公司业绩造成明显压力,但医疗服务需求具备刚性特性,治疗需求只会延后而不会消失(参考今年 5-6 月份医疗服务企业经营情况快速恢复),在疫情防控精准化的趋势下,明年医疗服务企业业绩增速有望快速修复。 近期政策落地力度温和,行业风险基本出清,板块估值有望持续修复。近期种植牙集采、正畸集采、OK 镜集采、中药饮片联采等政策相继落地,且政策力度较为温和,我们预计对相关企业的影响相对有限。随着政策落地,我们认为行业政策风险基本出清,板块估值有望持续恢复。 板块估值已达到近 5 年较低点,配置性价比凸显。截止 11 月 11日,医疗服务核心标的估值均已处于近 5 年低位,按 PE(TTM)来看,爱尔眼科为 73X(分位点 11.2%),通策医疗为 73X(51.3%),海吉亚医疗 46.2X(10.5%),锦欣生殖 25.1X(3.2%),固生堂-70X(5.51%);按 PEG 来看,大部分标的2023 年 PEG 已位于 1.5 以下,板块配置性价比凸显。 推荐标的:爱尔眼科、海吉亚医疗、固生堂、通策医疗、锦欣生殖。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政策变动风险、重大医疗事故风险。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有所波动,涨幅在所有板块中排名中等偏后。本周(11 月 7 日-11 月 11 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 0.94%, 走势对比 [Table_IndustryList] 子行业评级 [Table_CompanyInfo] 推荐公司及评级 [Table_ReportInfo] 相关研究报告: 《太平洋医药行业周报 20221105:政策向好大势所趋,关注边际改善带来的估值反弹》--2022/11/05 《透景生命点评报告:经营情况逐季改善,一体机拓展空白客户》--2022/11/03 《联影医疗点评报告:国内市场稳步增长,国际市场取得持续性突破》--2022/11/02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盛丽华 电话:021-58502206 E-MAIL:shenglh@tpyzq.com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1190520070003 助理分析师:何展聪 电话:021-58502206 E-MAIL:hezc@tpyzq.com (30%)(23%)(16%)(9%)(3%)4%21/11/1522/1/1522/3/1522/5/1522/7/1522/9/15医药生物沪深300[Table_Message] 2022-11-13 行业周报 看好/维持 医药生物 行业研究报告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行业周报 P2 疫情防控边际放缓,关注医疗服务标的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51pct,跑赢创业板指数 0.96pct,在 30 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中游靠后。本周各个中信医药子板块除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中成药和医疗服务实现上涨,涨幅分别为 3.49%、2.08%、1.49%和 0.84%。医药流通、生物医药、化学制剂和医疗器械下跌,跌幅分别为-0.35%、-0.94%、-1.83%和-3.68%。 投资建议: 近期观点:经过调整医药板块估值接近底部,疫情稳定后边际改善和部分政策预期向好的刺激呈现良好的反弹势头,从基本面出发,考虑到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性,我们建议短期继续建议两条思路,优选: 一、疫情防控政策出现边际防放缓,建议关注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的优质标的。 2022 年 11 月 11 日,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综合组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包括(1)密接管理措施从“7+3”调整至“5+3”,(2)不再判定次密接;(3)取消中风险区,高风险区 5 天内未有新增即降为低风险区;(4)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入境人员从“7+3”调整至“5+3”,疫情防控出现明显边际放缓迹象。 同时,近期种植牙集采、正畸集采、OK 镜集采、中药饮片联采等政策相继落地,且政策力度较为温和。同时,随着疫情好转以及诊疗需求逐步释放,此前被政策压制的优质标的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重修复的逻辑。 此外,随着疫情防控趋缓,疫情防控相关产品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基于此,我们推荐: (1)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的医疗服务板块:爱尔眼科、海吉亚医疗、固生堂、通策医疗、锦欣生殖; (2)受益于防控措施放缓及疫情相关药品需求上升的药店板块: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 (3)抗疫设备: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美好医疗; (4)新冠检测:万孚生物、金域医学; (5)新冠疫苗:丽珠集团、康希诺、智飞生物; (6)新冠药物:君实生物、众生药业等。 二、关注边际改善带来估值反弹。 1、快速增长,业绩持续向好,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1) 生命相关上游:键凯科技(PEG 衍生物)、诺唯赞(分子酶)、百普赛斯(重组蛋白试剂)。 2) 口腔耗材:正海生物(活性生物骨获批在即)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行业周报 P3 疫情防控边际放缓,关注医疗服务标的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2、 下行风险有限,静待基本面催化。 1) 血制品板块(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多个省份浆站十四五规划,浆量成长性进一步打开),相关标的: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和博雅生物; 2) 药店板块(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迈瑞医疗(短期政策扰动不改长期发展逻辑); 3) 国内舌下脱敏龙头我武生物; 4) 国内药用玻璃龙头企业山东药玻; 5) 时代天使(本土隐形正畸龙头)。 中长期观点:关注变化中的不变,寻找相对确定性的机会 集采影响的持续扩大,投资层面的机会则在于:集采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多家企业供应相互可替代的品种,产能理论上是可以无限供应”。企业得以维持住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基础是竞争格局,动态的优良竞争格局则在于持续开发产品和产品迭代的能力,这个是不变的。 2022 开始启动 DRG/DIP 改革。 DRGs 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核心作用是通过精细化医保管理,在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和保障医保的可持续上取得平衡,不能主动适应游戏规则的医院将被淘汰,投资层面的机会则在于:优秀的民营医疗机构长期以来更关注成本
[太平洋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疫情防控边际放缓,关注医疗服务标的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7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