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吸附分离材料,下游多业务协同发展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深耕吸附分离材料,下游多业务协同发展 主要观点: [Table_Summary] 深耕吸附分离材料,下游业务多线布局 公司是国产吸附分离材料龙头公司,吸附分离材料种类齐全,包括 30 多个系列 100 多个品种,产品品系涵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均粒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等,市场覆盖中国、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区域。公司目前拥有吸附材料产能合计达 50000吨,并具备一定的柔性生产空间。同时,公司 50000L/年层析介质生产车间已完成土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 2022 年 10 月底完成调试进行试生产,将有效提升公司产品供应能力。公司积极布局吸附材料下游不同应用,目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植物提取、离子膜烧碱、环保、化工催化、湿法冶金、水处理等领域。下游多业务的布局,降低了公司对于单一行业的依赖程度,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吸附法盐湖提锂成本优势凸显,公司在手订单强势增长 在碳酸锂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各国均加大对锂资源的开发。目前,制备碳酸锂主流工艺一共有三种,分别是锂辉石煅烧、云母提锂和盐湖提锂,三种制备工艺的成本差距极大。吸附法盐湖提锂单吨碳酸锂成本能控制在 3 万元及以下,相对于锂辉石提锂(45 万元/吨)和云母提锂(5 万元/吨)的成本具备明显优势,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上升。公司是国内吸附法盐湖提锂行业龙头,能提供吸附材料、系统装置和技术服务的一体化设计和安装。根据公司 2022 年中报的数据,公司目前盐湖提锂在手合同总金额达 15.78 亿元,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 5.8 万吨,包括锦泰锂业二期、五矿盐湖二期改造、西藏城投国能矿业、亿纬锂能金海锂业、西藏珠峰、金昆仑锂业等项目,同时还签订包括盐湖股份“盐湖沉锂母液高效分离中试实验研究项目”、比亚迪(中蓝长化)600 吨碳酸锂中试和配套除硼中试生产线、五矿盐湖 10000 吨/年 ED 浓水深度除镁成套装置等多个中试项目,预计未来公司盐湖提锂订单将强劲增长。 生物医药用吸附材料市场广阔,打造公司新增长极 根据赛多利斯预测,中国 2024 年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将达到 670 亿欧元,2021-2024 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20.81%。相比美国、欧洲生物医药市场,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增速明显,未来成长前景广阔。我国政策也积极推进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国务院于 2021 年 3 月发布《“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政策规定要进一步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生物药的审批速度。全国各省市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继出台系列生物药市场发展利好政策。政策发力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市场规模扩张,制备相关产品的吸附材料需求持续高涨。公司色谱填料+层析介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固定化 [Table_StockNameRptType] 蓝晓科技(300487) 公司研究/公司深度 [Table_Rank] 投资评级:买入(首次) 报告日期: 2022-08-22 [Table_BaseData] 收盘价(元) 87.00 近 12 个月最高/最低(元) 110.00/49.12 总股本(百万股) 330 流通股本(百万股) 196 流通股比例(%) 59.35 总市值(亿元) 287 流通市值(亿元) 170 [Table_Chart] 公司价格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Table_Author] 分析师:尹沿技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20001 电话:021-60958389 邮箱:yinyj@hazq.com 分析师:许勇其 执业证书号:S0010522080002 邮箱:xuqy@hazq.com 联系人:王强峰 执业证书号:S0010121060039 电话:13621792701 邮箱:wangqf@hazq.com 联系人:刘天文 执业证书号:S0010122070031 电话:18811321533 邮箱:liutw@hazq.com -50%-24%2%28%54%8/2111/212/225/22蓝晓科技沪深300[Table_CompanyRptType1] 蓝晓科技(300487)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2 / 30 证券研究报告 酶载体突破 7-ACA 酶法工艺产业化,有效降低了传统化学法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产业升级。同时,公司部分产品取得关键性进展,第二代高耐碱性 ProteinA 亲和填料已完成多家客户抗体项目小试验证,mRNA 纯化亲和填料 oligodT 及超大孔离子交换填料持续开发,完成部分客户测试,oligodT 亲和填料和超大孔离子交换填料开发成功,连续流层析系统开发方面,已经与客户合作完成工艺参数设计,并开始进行生产。产能方面,新建年产 50000L 层析介质生产车间已完成土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 2022 年 10 月底完成调试进行试生产。新产能建成后,可实现单批次产量 2000L,满足部分客户对填料单批次使用量的需求,提高客户自身产品的批次稳定性。随着公司技术的不断突破,生命科学领域有望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又一极。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吸附分离材料龙头公司,率先打破外国技术封锁,实现高端吸附分离材料国产化。同时,公司大力拓宽吸附材料应用领域,目前已经实现在金属提取、化工催化、生物制药、水处理、环保和食品等领域的工业化生产。随着下游需求不断向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高端吸附分离材料国产化带来的红利。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1.10、27.20、34.56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5.35、7.35、9.3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7、35、27 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 (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3)原材料价格波动; (4)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5)新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 [Table_Profit] 重要财务指标 单位:百万元 主要财务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 1195 2110 2720 3456 收入同比(%) 29.5% 76.6% 28.9% 27.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11 535 735 932 净利润同比(%) 53.8% 72.1% 37.5% 26.8% 毛利率(%) 44.6% 46.9% 48.9% 49.2% ROE(%) 14.9% 21.3% 22.7% 22.4% 每股收益(元) 1.43 1.62 2.23 2.83 P/E 68.78 47.46 34.53 27.22 P/B 10.38 10.11 7.84 6.10 EV/EBITDA 48.17 35.01
[华安证券]:深耕吸附分离材料,下游多业务协同发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79M,页数3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