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通胀高企,债市承压——2022Q2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NIFD季报主编:李扬彭兴韵周莉萍 张飞凤 孙铭伟2022 年 7 月《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特殊资产行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I 通胀高企,债市承压 摘 要 2022 年二季度,世界滞胀风险上升,主要经济体纷纷加息,货币政策趋向收紧。美联储自 2022 年 3 月正式开启加息周期,截至 6 月末已加息 3 次,并于 6 月 1 日启动缩表计划,预计每月将减持 475 亿美元资产;韩国和加拿大央行分别将其政策利率提高 125 个基点;英国央行自 2021 年底开始连续加息 5 次,共计 115 个基点,将政策利率提高至 1.25%;欧洲央行于 6 月初表示将于 7 月份开始加息 25 个基点,并从 7 月 1 日起停止净资产购买;而日本央行则表示仍将维持宽松的利率政策不变。 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2022 年二季度国内债券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利率中枢有所下行。债券总发行量同比持续增长,全市场净融资额同比大幅增长。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地方政府债发行继续加速,各券种发行增速分化。“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拉动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同比增长,交易结算量同比显著增长,现券交易结算量也普遍增长。2022 年二季度,债券市场新增首次违约主体数同比下降,整体债券违约规模连续 4 个季度逐季下降,违约风险可控且有所改善。但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仍是违约重灾区,同时,国企、民企信用风险分化加剧,需警惕民营企业信用风险进一步扩散。 债券市场法制建设持续提速。2022 年二季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证监会、深交所推 本报告负责人:彭兴韵 本报告执笔人: 彭兴韵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周莉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高级研究员 张飞凤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 孙铭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 【NIFD 季报】 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宏观杠杆率 中国宏观金融 中国金融监管 中国财政运行 地方区域财政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特殊资产行业运行 II 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沪深两市交易所修订发布多项审核业务指引,完善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体系,持续推进全面深化公司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央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坚定深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二季度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同比、环比均表现为下降,境外机构连续 2 个季度减持人民币债券,尽管短期市场波动持续,但中国债市中长期配置价值仍在,外资持续增配人民币资产是大势所趋。 从经济基本面看,市场信心恢复较慢,经济循环速度明显放缓,叠加输入性通胀压力下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新冠疫情反弹扰动,后续经济复苏过程或较为脆弱。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仍需维持稳健基调,通过总量和结构性工具来进行相机抉择,为经济复苏提供适应的金融环境。 目 录 一、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利率走势 ........................... 1 (一)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及利率 ........................ 1 (二)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及利率走势 ........................ 5 二、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分析 ................................. 7 (一)债券市场发行、存量及交易 .......................... 7 (二)债券市场违约情况 ................................ 11 (三)债券市场法制建设 ................................ 13 (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 15 三、展望 ................................................ 17 1 一、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利率走势 (一)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及利率 世界滞胀风险上升,主要经济体纷纷加息,货币政策趋向收紧。美联储自今年 3 月正式开启加息周期,截至 6 月末已经加息 3 次,分别提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25bp,50bp 和 75bp,将利率推升至 1.50%~1.75%的区间。同时,美联储亦于6 月 1 日启动缩表,计划每月减持 475 亿美元资产(包括 300 亿美元国债和 175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并预计在 9 月增加至每月减持 950 亿美元(600亿美元国债+350 亿美元 MBS)。与上一轮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相比,本轮加息步伐明显加快,其根本原因是快速上涨的通胀。 2022 年以来,美国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同比涨幅均高于 7.5%,6月同比上涨高达 9.1%,创下四十年来新高;欧元区通胀急速上行,调和 CPI 由 1月份的 5.1%快速上涨至 6 月份的 8.6%,创 1997 年有该项统计以来新高;日本通胀水平创新高,6 月份除生鲜食品以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核心 CPI)同比上涨 2.2%,连续三个月涨幅超过 2%(见图 1)。 在价格占比中,能源、交通运输和食品价格是推升本轮通胀的主要因素。而本轮国际通胀愈演愈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从需求端来看,新冠疫情后欧美国家采取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2020 年为应对新冠疫情,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出台了多项超宽松货币政策,实施量化宽松措施,大规模投放流动性。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刺激了消费需求,但同时也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成为推升本轮通胀的重要因素。从供给端来看,新冠疫情对生产和物流造成干扰,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供需错配,进一步推升商品价格。最后是地缘政治冲突引发了短期能源和粮食供给压力。俄罗斯是全球重要能源、化肥、工业金属出口大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均是世界重要的农业出口大国,乌克兰是全球小麦第五大和玉米第四大出口国,俄罗斯是全球小麦第二大和玉米第七大出口国。俄乌冲突导致原油、天然气和粮食等产品供应紧张,加之多国加强对农产品的出口管制,加剧了粮食危机,导致多种大宗商品价格一涨再涨。 2 图 1 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同比) 数据来源:Wind。 为面对棘手的治理通胀
【NIFD季报】通胀高企,债市承压——2022Q2债券市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8M,页数23页,欢迎下载。



